来什么也不说。但若是真想袒护个什么,也不会旁敲侧击拐弯抹角,而是大大方方拿出来说,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这样的人,似乎也很符合宁铮对景湛的印象。
宁铮暗地里琢磨了好几天,疑心渐渐也消了,只想着或许他们这种人眼里看着所谓“大道”,也没什么忠君爱国的心而已。
加上江凌先前提到的“玉玺”确实让宁铮动心,于是他思来想去几天,还是决定冒这一次险。
思及此,宁铮略略沉吟片刻,直言道“哪里的话,先生的话,自是有大道理的。本王到底也是做人兄长的,自然也想请先生劝劝本王那顽固不灵的弟弟——省的大家闹得兄弟难看,动刀动剑的,不值当。”
江凌将手里的银匙往博古架上一丢,拍了拍手上沾染的香灰,说道:“王爷是想让我去安庆府?”
“这一路上战乱甚多,不如本王与先生同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宁铮说:“另外,先生或许也听说过了,本王的长子先前不巧阵前身亡,此次前去安庆府,也请先生替他做个法事,保他早日超度。”
江凌皱了皱眉。
江凌本不想答应宁铮这样的麻烦事,也没那个兴趣给宁成益做什么超度。但宁铮既抛出了宁衍这个饵,江凌也不好不咬钩,否则去见宁衍这事儿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夜长梦多,江凌不由得叹了口气,作出了第一次让步。
“可以。”江凌说。
宁铮心中定了一定——看来这位国师也不是完全油盐不进,只要找准了他的脉门,便还是能够拿捏他。
这让宁铮心里暗喜,面对着江凌时也平白多出了几分底气。
“只是本王不免要问先生一句,若是本王答应了先生的条件,先生准备怎样处置他。”宁铮意有所指地道:“天下乱则百姓苦,本王不想留有后患,也是为天下着想。虽然先生开口,本王少不得要给几分颜面,但若是此事不能解决,恐怕本王也不能真正安心,到时候反倒徒生风波。”
“王爷拿到玉玺和诏书后,我会将他带走。”江凌顿了顿,接着说:“带回昆仑,让他静修,此生不再入关。”
“当然,为了安他的心,王爷也要出一封诏书,说明此生不会要他的性命。”江凌说:“……若非如此,恐怕宁衍不会相信王爷。”
宁铮略微皱紧了眉头,显得有些犹豫。
他肯答应江凌,不过是权衡之计,他打心眼里没想放过宁衍——毕竟这历朝历代,哪有造反之后不杀旧主,反而将其放虎归山的。
可现在江凌的话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宁衍怎么想先不说,他作为宁衍的“发小”,要先替他要一重保障。
宁铮心里百般犹豫,不想要出尔反尔的名声,又想要玉玺和诏书,实在两难。
江凌也不催促他,她重新拾起银匙,优哉游哉地侍弄起那些娇贵的香粉来。
过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宁铮心里对大位的渴望还是占据了上风,他咬了咬牙,冷声道:“本王答应先生,既如此,未免夜长梦多,先生这便与我一同出发吧。”
正文 ——便是杀了他也不为过。
宁铮前脚出了庐州府,不过短短三个时辰,宁衍便收到了他的消息。
“所以说,他终于肯纡尊降贵地来见朕一面了?”宁衍问。
“听说宁铮是在庐州城那边得了个奇人,加上要应付王爷前线的和谈,所以耽误了几日。”秦六说:“但看现在的情况,约莫是跟王爷谈崩了。”
宁衍靠在冰凉的砖墙上,轻轻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不管他再怎么暗示宁怀瑾此事是他故意为之,宁怀瑾都不会什么都不做,无论是明抢还是和谈,总要想办法的。
宁怀瑾本就是这样固执的人,他一直都清楚的很。
宁衍手里捏着几粒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搓弄着。
宁怀瑾那边如何他大概能猜得到,有谢珏在,他也不怎么担心——但秦六说起的另一件事显然激起了宁衍的兴趣。
“奇人?”宁衍问道:“什么奇人?江湖人?”
“……暂时不清楚。”秦六为难地摇了摇头,说:“那人藏得颇深,也很得宁铮敬重,平日里并不出来,哪怕是随宁铮一起启程来安庆府,也是斗笠蒙面,坐着马车。只是宁铮附近没有影卫在,所以没法具体查探情况。”
秦六甚少有回不上宁衍话的时候,说完自己也觉得颇为心虚,忙道:“……若陛下想知道,属下可以再去打探。”
“那倒不用了。”宁衍说:“既然带回来了,那想必是朕总能见到的人。”
宁衍话虽这么说,心里却不免也犯起了嘀咕。这一年多来,宁铮身边有什么人,都是什么门路,他不说完全门清,也知道个十之八九了,还真没想到会突然冒出这么个没名头的人。
饶是宁衍自认已经将这内外的谋算摸清吃透了,也不免因为这等小变故有所不安。他现在身在安庆府,孤身一人待在这敌营里,本来就是要步步小心,一招都走错不得,更别提是遇到这样令他毫无准备的事儿了。
宁衍默然不语地垂下眼,用指尖敲了敲膝盖。
——能让宁铮都敬重的人,得是什么样的了得人物。
宁衍有心要保存实力,所以不曾将身边仅剩的几位影卫派出去打探情报,而是打定了主意要以逸待劳,好好会会这位“奇人”。
只是宁衍千算万算没算到,那居然还是位“熟人”。
从庐州府到安庆府本没多少路,当初宁衍受着伤,一步三晃地被人送回来时也才走了两天,更别提宁铮一行人。
江凌记挂宁衍的事儿从来不是秘密,她也从来没在宁铮面前掩饰过,几乎是在长乐王府门前一下车,便直截了当地要见宁衍。
许是到了自己地盘,底气足了的缘故,宁铮没像之前一样一口答应江凌的要求,而是略微拿了拿乔,拢着袖子笑道:“先生未免也太急了,舟车劳顿,不如先梳洗一二,用些席面,正事明日再说也来得及。”
江凌本来就是为了宁衍来的,现在离他只有一门之隔,哪有闲心去跟宁铮和和气气地装什么好“君臣”。
若不是怕宁衍被宁铮关在了什么蹩脚的地方,江凌都恨不得一匕首抹了宁铮的脖子,好一了
——这样的人,似乎也很符合宁铮对景湛的印象。
宁铮暗地里琢磨了好几天,疑心渐渐也消了,只想着或许他们这种人眼里看着所谓“大道”,也没什么忠君爱国的心而已。
加上江凌先前提到的“玉玺”确实让宁铮动心,于是他思来想去几天,还是决定冒这一次险。
思及此,宁铮略略沉吟片刻,直言道“哪里的话,先生的话,自是有大道理的。本王到底也是做人兄长的,自然也想请先生劝劝本王那顽固不灵的弟弟——省的大家闹得兄弟难看,动刀动剑的,不值当。”
江凌将手里的银匙往博古架上一丢,拍了拍手上沾染的香灰,说道:“王爷是想让我去安庆府?”
“这一路上战乱甚多,不如本王与先生同去,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宁铮说:“另外,先生或许也听说过了,本王的长子先前不巧阵前身亡,此次前去安庆府,也请先生替他做个法事,保他早日超度。”
江凌皱了皱眉。
江凌本不想答应宁铮这样的麻烦事,也没那个兴趣给宁成益做什么超度。但宁铮既抛出了宁衍这个饵,江凌也不好不咬钩,否则去见宁衍这事儿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夜长梦多,江凌不由得叹了口气,作出了第一次让步。
“可以。”江凌说。
宁铮心中定了一定——看来这位国师也不是完全油盐不进,只要找准了他的脉门,便还是能够拿捏他。
这让宁铮心里暗喜,面对着江凌时也平白多出了几分底气。
“只是本王不免要问先生一句,若是本王答应了先生的条件,先生准备怎样处置他。”宁铮意有所指地道:“天下乱则百姓苦,本王不想留有后患,也是为天下着想。虽然先生开口,本王少不得要给几分颜面,但若是此事不能解决,恐怕本王也不能真正安心,到时候反倒徒生风波。”
“王爷拿到玉玺和诏书后,我会将他带走。”江凌顿了顿,接着说:“带回昆仑,让他静修,此生不再入关。”
“当然,为了安他的心,王爷也要出一封诏书,说明此生不会要他的性命。”江凌说:“……若非如此,恐怕宁衍不会相信王爷。”
宁铮略微皱紧了眉头,显得有些犹豫。
他肯答应江凌,不过是权衡之计,他打心眼里没想放过宁衍——毕竟这历朝历代,哪有造反之后不杀旧主,反而将其放虎归山的。
可现在江凌的话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宁衍怎么想先不说,他作为宁衍的“发小”,要先替他要一重保障。
宁铮心里百般犹豫,不想要出尔反尔的名声,又想要玉玺和诏书,实在两难。
江凌也不催促他,她重新拾起银匙,优哉游哉地侍弄起那些娇贵的香粉来。
过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宁铮心里对大位的渴望还是占据了上风,他咬了咬牙,冷声道:“本王答应先生,既如此,未免夜长梦多,先生这便与我一同出发吧。”
正文 ——便是杀了他也不为过。
宁铮前脚出了庐州府,不过短短三个时辰,宁衍便收到了他的消息。
“所以说,他终于肯纡尊降贵地来见朕一面了?”宁衍问。
“听说宁铮是在庐州城那边得了个奇人,加上要应付王爷前线的和谈,所以耽误了几日。”秦六说:“但看现在的情况,约莫是跟王爷谈崩了。”
宁衍靠在冰凉的砖墙上,轻轻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不管他再怎么暗示宁怀瑾此事是他故意为之,宁怀瑾都不会什么都不做,无论是明抢还是和谈,总要想办法的。
宁怀瑾本就是这样固执的人,他一直都清楚的很。
宁衍手里捏着几粒石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搓弄着。
宁怀瑾那边如何他大概能猜得到,有谢珏在,他也不怎么担心——但秦六说起的另一件事显然激起了宁衍的兴趣。
“奇人?”宁衍问道:“什么奇人?江湖人?”
“……暂时不清楚。”秦六为难地摇了摇头,说:“那人藏得颇深,也很得宁铮敬重,平日里并不出来,哪怕是随宁铮一起启程来安庆府,也是斗笠蒙面,坐着马车。只是宁铮附近没有影卫在,所以没法具体查探情况。”
秦六甚少有回不上宁衍话的时候,说完自己也觉得颇为心虚,忙道:“……若陛下想知道,属下可以再去打探。”
“那倒不用了。”宁衍说:“既然带回来了,那想必是朕总能见到的人。”
宁衍话虽这么说,心里却不免也犯起了嘀咕。这一年多来,宁铮身边有什么人,都是什么门路,他不说完全门清,也知道个十之八九了,还真没想到会突然冒出这么个没名头的人。
饶是宁衍自认已经将这内外的谋算摸清吃透了,也不免因为这等小变故有所不安。他现在身在安庆府,孤身一人待在这敌营里,本来就是要步步小心,一招都走错不得,更别提是遇到这样令他毫无准备的事儿了。
宁衍默然不语地垂下眼,用指尖敲了敲膝盖。
——能让宁铮都敬重的人,得是什么样的了得人物。
宁衍有心要保存实力,所以不曾将身边仅剩的几位影卫派出去打探情报,而是打定了主意要以逸待劳,好好会会这位“奇人”。
只是宁衍千算万算没算到,那居然还是位“熟人”。
从庐州府到安庆府本没多少路,当初宁衍受着伤,一步三晃地被人送回来时也才走了两天,更别提宁铮一行人。
江凌记挂宁衍的事儿从来不是秘密,她也从来没在宁铮面前掩饰过,几乎是在长乐王府门前一下车,便直截了当地要见宁衍。
许是到了自己地盘,底气足了的缘故,宁铮没像之前一样一口答应江凌的要求,而是略微拿了拿乔,拢着袖子笑道:“先生未免也太急了,舟车劳顿,不如先梳洗一二,用些席面,正事明日再说也来得及。”
江凌本来就是为了宁衍来的,现在离他只有一门之隔,哪有闲心去跟宁铮和和气气地装什么好“君臣”。
若不是怕宁衍被宁铮关在了什么蹩脚的地方,江凌都恨不得一匕首抹了宁铮的脖子,好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