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我都找了,就差掘地三尺了!”
“别吵。”谢珏拧着眉低喝一声:“成什么德行。”
“南北两边已经找了五百里,再远怎么也远不到那边去了。”谢珏说:“现下看来,就只有东边还没去过了。”
“不可能啊将军。”丁岳大声道:“打从金寨镇起,再往东都是宁铮的守境,那边山高水远,难打得很,王爷就算是被伏,也不能往那边跑。往那边走,岂不是自寻——”
他后半句没说出口,就被谢珏的冷厉的目光给瞪了回去。
“王爷吉人天相。”谢珏也不知道是在陈述事实,还是在安慰自己,只低声道:“会没事儿的。”
屋内其他几位副将面面相觑,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不约而同的沉重神色。
——可不是吗,要是宁怀瑾有事儿,在座的诸位说不定都得跟着吃挂落。
“那——”
丁岳刚一开口,就忽而听帐外传来一阵凌乱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一阵唱声还未落,宁衍便已经掀开帐子走了进来。
宁衍穿着件上阵的轻甲,腰间配着剑,披风上沾着一层寒露灰土,脸色煞白,神色难看得紧。
见他来了,帐内几位或大或小的将领具是脸色一变,齐刷刷地便要请罪。谢珏更是几步从主座上下来,走到宁衍面前便要掀袍下跪。
“陛下,臣——”
“先起来。”宁衍一把捞住他的胳膊,干脆打断了他。
宁衍拽起了谢珏,然后视线顺势在屋内环绕了一圈,开口道:“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不怪诸位。”
这满屋大大小小的主帅副将具是一愣,像是没想到宁衍能说出这样善解人意的话来。
“都起来。”宁衍又唤了一声,说道:“其他将军先暂且下去歇歇,朕有话跟昭明说,明日再与各位叙话。”
其余几位副将见他神色淡淡,说话时也颇为冷静,又肯唤谢珏的字,猜想他大约确实没有迁怒的心思,心里的大石不免咣当落了地。
宁衍来前,这满营人无不以为他是来兴师问罪的,现在见他这副模样,便知是自己小人之心,羞愧下不免也对宁衍信重起来。
几位副将互相推搡着出了帐子,宁衍走上主座,顺手给自己倒了杯冷茶,咕咚咚灌下去,脸上才露出了些许疲态来。
“昭明。”宁衍低声道:“程大夫可在营中?”
谢珏没成想他开口第一句是问程沅,愣了片刻,才忙道:“在。”
宁衍点了点头,冲着门口的秦六吩咐道:“去请。”
“陛下可是身子不太舒服?”谢珏担忧地问。
宁衍自己又灌了杯茶下去,将略显急促的呼吸一点点捋顺,才把玩着茶盏,点了点头。
“朕三天没合眼了。”宁衍的声音很沉,带着浓重的疲累感,听起来仿佛是一句句从嗓子里用气音挤出来的:“……觉得有点撑不住。”
谢珏听得心里不好受,又想起他进门时的态度,更觉得于心有愧。
“陛下,臣已经在找了,掘地三尺也必定把人找回来。”谢珏道:“您得保重龙体,否则王爷回来看了也要心疼。”
宁衍摇了摇头,靠在座上歇了一会儿,才又问道:“都找哪里了。”
谢珏这些日子确实已经尽心了,自从宁怀瑾失踪后,这方圆五百里的舆图和沙盘都快被他背下来了。他将沙盘往宁衍身侧推了推,指了指上头插着木棍的地方,将这些日子他们找过的地方都细细说了一遍,连宁怀瑾可能往哪撤退的几条路线都说得很详细。
宁衍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说道:“东边找过了吗。”
谢珏一听便知道他是跟自己想到了一起去,说道:“去过一次,只是那边地势复杂,又有宁铮的守军在金寨县拦着,没能够细搜。”
“王爷身边带着两万兵马,这两万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折损,就算是打起来,也得有个战场痕迹。”谢珏说:“这些日子,臣一直在循着这个线索找,可惜暂无所获。”
宁衍点了点头。
谢珏的思路没错,比起大海捞针地找某个人,寻着一支队伍显然更简单。
但直到现在,谢珏还没摸出个头绪,就说明宁怀瑾并不是在两军交战的边线被人伏击的,所以才会直到现在也没找到战场在哪。
宁衍眯起眼睛,在脑子里描绘了一下附近的地形,又问道:“怀瑾先前想取金寨县,走的哪条路。”
谢珏从沙盘旁抬起头,为难地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儿暂且不知,为了不走漏风声,王爷的行军路线都是他自己定,只有出去了才知道走哪条路。这次王爷是佯攻,本想着牵扯敌人精力后便撤退,未曾想跟敌军过多拉扯,所以也没有事先与臣商议。”
宁衍拧着眉揉了揉鼻梁,心止不住地往下沉。
他心里有一个极为不好的猜想,来时担忧了一路,现下终于验证了。
“……既如此。”宁衍缓缓问:“那敌军是怎么知道,怀瑾是往哪走的。”
正文 “突围前夜”
九华山西峰,一条钩锁挂在一棵松树根系上,被向下甩进了云雾中。
几息之后,绳索发出细微的撞击声响,断崖下的树丛晃了晃,似乎是落到底了。
宁怀瑾站在断崖口上握着钩锁晃了晃,确认底下是一处可以落脚的平台,才松了口气,将富裕的绳索往岩壁周围的两块大石上绕了两圈,搭了个活扣系紧了。
“王爷。”宁怀瑾身后一个年轻人走上前来,往崖下望了望,说道:“下面情况不明,为保安全,属下先下吧。”
宁怀瑾看着漆黑一片的断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量着什么,片刻后点了点头,让开了崖边的那处空地。
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这几天不知道是山中湿气太重还是怎么,宁怀瑾身上的伤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还发起了热来,眼见着是一天比一天虚弱。他带出的这一队又无人通药理,哪怕身在山中也没法就地取材,手头的药用完后,就只能硬挨着。
十里几天前夜里进山打了只野鸡,剥皮拆骨在山峰另一侧架着火烤熟了,回来背着旁人私下给宁怀瑾添了一餐,好歹给他续了些精气神。
只可惜细密的低烧还是磨掉了宁怀瑾身上大半的力气,他虽然咬着
“别吵。”谢珏拧着眉低喝一声:“成什么德行。”
“南北两边已经找了五百里,再远怎么也远不到那边去了。”谢珏说:“现下看来,就只有东边还没去过了。”
“不可能啊将军。”丁岳大声道:“打从金寨镇起,再往东都是宁铮的守境,那边山高水远,难打得很,王爷就算是被伏,也不能往那边跑。往那边走,岂不是自寻——”
他后半句没说出口,就被谢珏的冷厉的目光给瞪了回去。
“王爷吉人天相。”谢珏也不知道是在陈述事实,还是在安慰自己,只低声道:“会没事儿的。”
屋内其他几位副将面面相觑,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不约而同的沉重神色。
——可不是吗,要是宁怀瑾有事儿,在座的诸位说不定都得跟着吃挂落。
“那——”
丁岳刚一开口,就忽而听帐外传来一阵凌乱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一阵唱声还未落,宁衍便已经掀开帐子走了进来。
宁衍穿着件上阵的轻甲,腰间配着剑,披风上沾着一层寒露灰土,脸色煞白,神色难看得紧。
见他来了,帐内几位或大或小的将领具是脸色一变,齐刷刷地便要请罪。谢珏更是几步从主座上下来,走到宁衍面前便要掀袍下跪。
“陛下,臣——”
“先起来。”宁衍一把捞住他的胳膊,干脆打断了他。
宁衍拽起了谢珏,然后视线顺势在屋内环绕了一圈,开口道:“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不怪诸位。”
这满屋大大小小的主帅副将具是一愣,像是没想到宁衍能说出这样善解人意的话来。
“都起来。”宁衍又唤了一声,说道:“其他将军先暂且下去歇歇,朕有话跟昭明说,明日再与各位叙话。”
其余几位副将见他神色淡淡,说话时也颇为冷静,又肯唤谢珏的字,猜想他大约确实没有迁怒的心思,心里的大石不免咣当落了地。
宁衍来前,这满营人无不以为他是来兴师问罪的,现在见他这副模样,便知是自己小人之心,羞愧下不免也对宁衍信重起来。
几位副将互相推搡着出了帐子,宁衍走上主座,顺手给自己倒了杯冷茶,咕咚咚灌下去,脸上才露出了些许疲态来。
“昭明。”宁衍低声道:“程大夫可在营中?”
谢珏没成想他开口第一句是问程沅,愣了片刻,才忙道:“在。”
宁衍点了点头,冲着门口的秦六吩咐道:“去请。”
“陛下可是身子不太舒服?”谢珏担忧地问。
宁衍自己又灌了杯茶下去,将略显急促的呼吸一点点捋顺,才把玩着茶盏,点了点头。
“朕三天没合眼了。”宁衍的声音很沉,带着浓重的疲累感,听起来仿佛是一句句从嗓子里用气音挤出来的:“……觉得有点撑不住。”
谢珏听得心里不好受,又想起他进门时的态度,更觉得于心有愧。
“陛下,臣已经在找了,掘地三尺也必定把人找回来。”谢珏道:“您得保重龙体,否则王爷回来看了也要心疼。”
宁衍摇了摇头,靠在座上歇了一会儿,才又问道:“都找哪里了。”
谢珏这些日子确实已经尽心了,自从宁怀瑾失踪后,这方圆五百里的舆图和沙盘都快被他背下来了。他将沙盘往宁衍身侧推了推,指了指上头插着木棍的地方,将这些日子他们找过的地方都细细说了一遍,连宁怀瑾可能往哪撤退的几条路线都说得很详细。
宁衍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说道:“东边找过了吗。”
谢珏一听便知道他是跟自己想到了一起去,说道:“去过一次,只是那边地势复杂,又有宁铮的守军在金寨县拦着,没能够细搜。”
“王爷身边带着两万兵马,这两万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折损,就算是打起来,也得有个战场痕迹。”谢珏说:“这些日子,臣一直在循着这个线索找,可惜暂无所获。”
宁衍点了点头。
谢珏的思路没错,比起大海捞针地找某个人,寻着一支队伍显然更简单。
但直到现在,谢珏还没摸出个头绪,就说明宁怀瑾并不是在两军交战的边线被人伏击的,所以才会直到现在也没找到战场在哪。
宁衍眯起眼睛,在脑子里描绘了一下附近的地形,又问道:“怀瑾先前想取金寨县,走的哪条路。”
谢珏从沙盘旁抬起头,为难地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儿暂且不知,为了不走漏风声,王爷的行军路线都是他自己定,只有出去了才知道走哪条路。这次王爷是佯攻,本想着牵扯敌人精力后便撤退,未曾想跟敌军过多拉扯,所以也没有事先与臣商议。”
宁衍拧着眉揉了揉鼻梁,心止不住地往下沉。
他心里有一个极为不好的猜想,来时担忧了一路,现下终于验证了。
“……既如此。”宁衍缓缓问:“那敌军是怎么知道,怀瑾是往哪走的。”
正文 “突围前夜”
九华山西峰,一条钩锁挂在一棵松树根系上,被向下甩进了云雾中。
几息之后,绳索发出细微的撞击声响,断崖下的树丛晃了晃,似乎是落到底了。
宁怀瑾站在断崖口上握着钩锁晃了晃,确认底下是一处可以落脚的平台,才松了口气,将富裕的绳索往岩壁周围的两块大石上绕了两圈,搭了个活扣系紧了。
“王爷。”宁怀瑾身后一个年轻人走上前来,往崖下望了望,说道:“下面情况不明,为保安全,属下先下吧。”
宁怀瑾看着漆黑一片的断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量着什么,片刻后点了点头,让开了崖边的那处空地。
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这几天不知道是山中湿气太重还是怎么,宁怀瑾身上的伤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还发起了热来,眼见着是一天比一天虚弱。他带出的这一队又无人通药理,哪怕身在山中也没法就地取材,手头的药用完后,就只能硬挨着。
十里几天前夜里进山打了只野鸡,剥皮拆骨在山峰另一侧架着火烤熟了,回来背着旁人私下给宁怀瑾添了一餐,好歹给他续了些精气神。
只可惜细密的低烧还是磨掉了宁怀瑾身上大半的力气,他虽然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