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什么味道也感受不到了,只由着那个鲜、那个香带着自己神游,去了遥不可及的北海,又去了缥缈虚无的蓬莱,到了最后,口中仍是那团舍不去的鲜香滋味。
    “这个馄饨,可以。”
    许嘉庆咬着馄饨,毫不犹豫地夸赞。
    一旁的老夫妻垂首站着,听着夸赞脸上浮现浓浓的喜意。
    “我们老两口没旁的本事,就会做这几种吃食,贵人们吃得满意就好。”
    那个老妪有些局促,但嘴角是上翘的,显然许嘉庆的认可对她来说是极大的肯定。
    “那这个玉蝉羹是什么?”
    许念听着这个颇文艺的名字,好奇地看着瓷白碗中的那份玉蝉羹,鱼汤奶白,鱼片薄透而不烂,片片保持着鱼肉的完整。
    “回贵人的话,这个是老伴从未名湖中捞出的大鲤鱼,想着贵人们想吃应季的吃食,便做了这份玉蝉羹。”
    老妪恭谨回答。
    “为何叫玉蝉羹呢?”
    许念接着问道。
    “这个名字与其做法,可有何特别之处?”
    无怪许念问得清楚,实在是吃货的本能而已。看见一个新的吃食,之前又没怎么接触过,故而想探个究竟。
    好在,老妪觉得以他们这几人的穿着,不像是偷师学艺之人,故而没怎么藏私,老老实实回答。
    “这个名字老妪也不知,只听说是一个举子吃了这个玉蝉羹而起的,应该是说这个玉蝉羹的鱼片细白如玉,而它本身又如蝉翼那般纤薄,因此被起名为玉蝉羹。”
    “这道玉蝉羹的做法也很简单,新鲜的大鲤鱼去鳞,剔鱼骨、分鱼肉,分开的鱼肉切成细细的薄片,而后裹上一层厚厚的绿豆淀粉。同时,用砂锅和鱼骨熬煮清汤,放上一些黄酒、姜片去腥味,煮好的鱼汤过滤一遍后留下清汤,舍去肉渣。值得一说的是,鱼汤的鲜味想达到极致,一定要多放胡椒粉。”
    “这道菜本也不是老妪自个儿的独门手艺,而是有个人曾看我们两人谋生困难,便交予我们二人的,还望贵人们可以喜欢。”
    老妪说完,恭谨地弯身等着许念他们几人说话。
    许嘉庆听得云里雾里,只是诚实地夹了片鱼肉放入嘴里。
    “好烫啊!”
    他大呼小叫。
    “小庆,你慢着些,长这么大了,还毛毛躁躁的。”
    许念没好气叮嘱他,而后也夹了一片鱼肉尝了尝。
    鱼肉定型又完整,因着用了绿豆淀粉裹着鱼肉,是以鱼肉特有的纯鲜嫩爽被锁在其中,没有流失一分一毫。入口,又鲜又嫩的味道随之而来,整个人陷在又一重绝妙的享受之中。
    而且,绿豆淀粉爽滑,更加增加了鱼肉的滑嫩,配着浓郁奶白的鱼汤,一片鱼肉是鲜爽的,一口鱼汤是烫而熨贴的,再吹着画舫的窗户透过来的徐徐春风,裹挟着淡淡的芳香,整个人立时便被治愈了。
    “天天这样享受,做个纨绔又何妨呢,你说是不是啊九妹?”
    许嘉庆吃着玉蝉羹,嘴里全是那种鲜得不得了的味道,美好又舒适。
    一旁的林璟和越秦云听着他这样大咧咧说着,不由眼角一抽。
    可此时此景,他们无不对许嘉庆的这份知足常乐生出了点点艳羡之情。
    倘若就此做个纨绔,真的没什么不好啊!
    可是,他们也只能想想。
    另一边,许念给那对老夫妇发了赏赐,表示对这顿饭的认可,之后,便请他们出去做事,可不必随旁伺候了。
    离开之前,老妪壮着胆子,对许念道:“一旁的山海兜贵人们不妨尝尝,再斟一杯桃花醉,应是不错的。”
    她这么一说,引起了许念的兴趣,她的目光落在那盘山海兜之上。透明的三角状,里面包裹着的绿的、粉的、黄的内馅儿,泛着浅浅的鲜香味儿,不强势,却也是不易被忽视的。盘子旁边,亦放着四碟:“老妪,不妨多停一步,给我们讲讲这山海兜如何?”
    “回贵人的话,这个山海兜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老妪慢慢回答。
    “那这个薄透的外皮是何物?”
    越秦云疑惑开口。
    他发现,自从来了大宋,过往的学识好像一瞬间全清空了,整个人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
    那就是,孤陋寡闻。
    “回贵人,这个薄透的外皮是用的绿豆淀粉兑水做成的粉皮。”
    老妪话没说完,许念就兴奋接道:“是不是兑成那种稀得如流水的糊浆状,然后放在一个大圆盘中,圆盘放在沸水之上,舀一勺倒进去,晃悠一下,然后这个糊糊就成了凝固的粉皮,对不对?”
    这个,是前世很多手工凉皮的做法,没想到这里有异曲同工的。
    待她说完,老妪脸上浮现出结结实实的惊讶。
    没想到,贵人们也知道这种吃食的做法?
    她压下心中所想,接着道:“是的,这个绿豆粉皮便是这样做成的。而山海兜的内馅

章节目录

全民吃货了解一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夭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夭野并收藏全民吃货了解一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