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念彻底洗刷了不祥的名头,许玉敏和赵妃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许荣穹体恤许诗琳的大义,将她记在了皇后名下。
    显然,这于她而言是最好的结局,让那些等着看她笑话的人大跌眼镜。
    只是,这些仍没阻止灾情的到来。
    那年的冬天又长又冷,天寒地冻,人尚且有冻死的,何况是地里的庄稼。来年开春,整个大宋一时间激增无数流民,甚至皇城周边,也是史无前例的严重。
    即使,他已经减免赋税,仍是无法阻止流民的增加,眼见着,人心动乱,地方不安。
    许念去找了许荣穹。
    那一日,他们在御书房谈到很晚,出来后,许念就得到了可随意出宫的令牌。
    之前,她所要种的辣椒,想着安排无家可归的人,这下彻底派上用场,成了许多新增流民的避难所,甚至有人靠着这个,救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不止于此,她种下的红薯、土豆,与吏部结合,为百姓们发种育苗,帮他们度过初始的困难。为此,许念还特意去了附近几个村落的田间地头,亲自指导当地百姓。
    她教他们用这个种粮保命,也将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于初期分于他们。
    在之后,她更是授人以渔。
    教他们做这些吃食的衍生品,比如土豆粉、红薯粉、红薯淀粉、粉丝、粉条。。…层出不穷,既让他们能吃饱饭,又能在吃饱饭的同时,有赚银钱的技能。
    简而言之,就是活下来、富起来。
    那些受了许念恩惠的百姓们,甚至后来在庙里为她做了个塑像,将小公主供起来。
    因为,没有她,就没有活下来的他们。
    这一年,除了最开始的动乱与流民激增外,新增的粮食、新掌握的赚钱方法,让无数百姓感激涕零。
    也正是在这一年,许念在民间的名声一日比一日响亮。那些见过她的,没见过她的,心中唯记着曾有这样一位公主不顾自己的身份,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
    倘若,这个时候,谁要说一句许念的不好,便会有无数人涌上去,胖揍那人一顿。
    正是如此,大宋这一年的灾情比往年过得都更顺利。约莫,没用上一整年的功夫,百姓便恢复了正常生活。甚至相较之前,流民和乞丐反而更少了一些。
    这一年年底,许荣穹感念许念曾为国为民的贡献,正式册封于她。
    许念成为皇家这一辈第一个有封号的人,封地为富庶的江城。
    至此,再无人敢提及“她为不祥”一事。
    因她封号,为“福安”。
    于万民有福,佑大宋之安。
    作者有话要说:说几句感言吧。
    这本书是我读者最多的一本,非常感谢与如此可爱有趣的你们遇见。
    说实话,这本书写到现在是我最长的一本,也是我越写状态越好的一本,我能感觉到我写得很开心快乐,明天开启新支线,希望我们一起走下去,看更好的未来。
    谢谢,爱你们~
    (本章所有评论发红包)感谢在20201216 17:59:28~20201216 23:51: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桃花朵朵开3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6、长大
    时光悠悠,八年一晃而过。
    八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不少事,对许念来说,概括来说,就是终于过足了一把富二代的瘾,每天吃吃喝喝,有事就是遛狗种菜,无事就是晒晒太阳。
    好不快哉。
    曾经,查无此人的九公主,无人敢踏足的破败小院,已成了大宋皇宫最受欢迎的地方。
    许嘉庆、许诗悦和林璟等人成了这里最老且忠实的那批大户。后来发展的,还有许荣穹的一众宫妃。
    替原主报了仇之后,许念每日过得逍遥又自在,只盼着十五岁快点到来。
    唯一值得说的是,宫里的哥哥姐姐们走得越来越多了。随着年龄到了,他们有的会多留个一两年,之后,有的去了封地,有的是直接在皇城得了宅子。
    总而言之,不在宫里住了。
    就连林璟,常在住在宫里的他,也是于去年搬了出去。甚至说,过了这两个月,五六月份的时候,他便要动身去西北边关的军营了,好好历练一番。
    大家都出去了。
    只有许嘉兴、许嘉文和许念三人留在宫里。
    “唉,么么时候能轮到我啊。”
    许念躺在摇摇椅上,仰着脸看向天空,伸手遮在眼前,指缝中露出缕缕光芒。
    “主子,仔细着点,外面风大。”
    春桃拿了件绒毯子盖在许念身上,悉心叮嘱。
    “主子,这天乍暖还寒的,小心染了风寒。您向来不爱吃药的,一不小心吹了

章节目录

全民吃货了解一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夭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夭野并收藏全民吃货了解一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