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都还没出现。”
“去买米了,估计快回了。”许嬷嬷给舒询剥着红薯皮。
舒姝站起来披了斗篷:“我去门外迎迎她。”
刚出了大门,就听着巷子口传来吆喝声,正是念巧和于德胜两个人在瞪眼。
念巧不示弱的掐腰,垫着脚尖仰头不示弱的看着男人:“想欺负人啊?”
于德胜有些结结巴巴,慌忙往后退了步:“你这娘子好生无礼,不是你先撞上我的?”
“我撞上你,我能摔在地上?”念巧指着地面,又往前逼了一步。
“好好,行了,我给你赔不是,”于德胜连忙作揖,腋下夹了两块木板子。
“赔不是就完了?你看我的裙子都划破了!”念巧心疼的看着裙子,“这可是我家姑娘买的料子。”
“这……”于德胜也不知该如何说,难道让他一个大男人说出送人一套裙子的话吗?那还像话?
舒姝摇头,颇有些无奈。那于德胜看着五大三粗的一个男人,想不到被一个姑娘逼得节节败退,偏得念巧还是个不饶人的。
“茶坊的桌椅能修好,谢谢两位公子了。”她走过去,把念巧往回拉了一把。
“姑娘,你别拦我……桌椅?”念巧正想撸起袖子,闻言眨着眼睛看舒姝。
“许嬷嬷没跟你说?前天,于家两位公子在茶坊帮着修理桌椅。”舒姝道,很轻易就在念巧的眼中看出歉意,但是更多的还是固执。
于德胜倒没多追究,他也知道这隔壁的念巧姑娘对所有人都有敌意,或许是想欺负她们的人太多了吧?
“就别叫什么公子了,我听着都别扭。”
“不介意的话,谢谢于家大哥了。”舒姝道。
“我还有事,先过去了。”说完,于德胜迈着大步离开,很快就转过了巷子口。
念巧叹气,嘴撅的老高,手里捏着裙子,上面已经磨破:“可惜了。”
“我看看?”舒姝看了看,“回去给你绣上一朵婆罗花,保准比之前还好看。”
“真的吗?”念巧笑了起来,“应该会很好看,姑娘手艺不会错。”
“你倒不客气。”舒姝笑着,带着人一起往家走。念巧的性子简单,不管多生气,只要一哄就会重新高兴。
“念巧,前些天有谁来过家里没有?”她想起前天的事,薛鉴知道她开茶坊是意料之中,但是廖千恒是如何知道的?
于婶应该不会说出去,那么就是自己家里人说出去的。
谁知,念巧听了就变得吞吞吐吐,手指挠着自己的鼻子。
“嫂嫂不让你说?”舒姝似乎猜到了,念巧一向什么话都告诉她,现在不说话,定是有人嘱咐了。
念巧支支吾吾:“就是少夫人的那个堂姐,姑娘去天牢看望太傅的前一天,她来过。”
“姜夫人?”
“对,她和少夫人在屋里说了好一会子话,没让我们进去。”念巧好像做了错事一般,偷看了舒姝一眼,“姑娘,你别告诉少夫人是我说的。她说怕你和姜夫人再起冲突。”
舒姝点头。这么看来,廖千恒是从姜氏那里知道的?那么跟明顺侯府什么关系?
要是直接去问嫂嫂又不妥当,嫂嫂虽然性子软,但是嘴巴有时候是真紧。
正巧,姜晴娘提着一个篮子出来:“姝姝,跟我去隔壁于婶子家一趟,帮了咱许多,该去谢谢的。”
“应该的。”舒姝应着,接过姜晴娘手里的篮子看了眼,里面是家里做的点心。
一进于家大门,便见于德铭站在墙边,手中握着书卷,见人进来,连忙弯腰作礼。
于婶子笑着将舒家姑嫂俩迎进屋去,提着热水泡了茶。
“快过年了,家里都准备好了?”于婶子客气的问。
“差不多了。”姜晴娘性子温婉,说话起来细声细气。
于婶子倒有些不自在了,她一个市井的婆子何曾跟着大家姑娘说过话?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尽力说那些她平时不太讲的。
“听说新皇在腊月二十九登基,介时……”这话说出口来方觉得不对劲,人家的爹还关在天牢中,说这些不是揭人家伤疤?
倒是姑嫂俩
“去买米了,估计快回了。”许嬷嬷给舒询剥着红薯皮。
舒姝站起来披了斗篷:“我去门外迎迎她。”
刚出了大门,就听着巷子口传来吆喝声,正是念巧和于德胜两个人在瞪眼。
念巧不示弱的掐腰,垫着脚尖仰头不示弱的看着男人:“想欺负人啊?”
于德胜有些结结巴巴,慌忙往后退了步:“你这娘子好生无礼,不是你先撞上我的?”
“我撞上你,我能摔在地上?”念巧指着地面,又往前逼了一步。
“好好,行了,我给你赔不是,”于德胜连忙作揖,腋下夹了两块木板子。
“赔不是就完了?你看我的裙子都划破了!”念巧心疼的看着裙子,“这可是我家姑娘买的料子。”
“这……”于德胜也不知该如何说,难道让他一个大男人说出送人一套裙子的话吗?那还像话?
舒姝摇头,颇有些无奈。那于德胜看着五大三粗的一个男人,想不到被一个姑娘逼得节节败退,偏得念巧还是个不饶人的。
“茶坊的桌椅能修好,谢谢两位公子了。”她走过去,把念巧往回拉了一把。
“姑娘,你别拦我……桌椅?”念巧正想撸起袖子,闻言眨着眼睛看舒姝。
“许嬷嬷没跟你说?前天,于家两位公子在茶坊帮着修理桌椅。”舒姝道,很轻易就在念巧的眼中看出歉意,但是更多的还是固执。
于德胜倒没多追究,他也知道这隔壁的念巧姑娘对所有人都有敌意,或许是想欺负她们的人太多了吧?
“就别叫什么公子了,我听着都别扭。”
“不介意的话,谢谢于家大哥了。”舒姝道。
“我还有事,先过去了。”说完,于德胜迈着大步离开,很快就转过了巷子口。
念巧叹气,嘴撅的老高,手里捏着裙子,上面已经磨破:“可惜了。”
“我看看?”舒姝看了看,“回去给你绣上一朵婆罗花,保准比之前还好看。”
“真的吗?”念巧笑了起来,“应该会很好看,姑娘手艺不会错。”
“你倒不客气。”舒姝笑着,带着人一起往家走。念巧的性子简单,不管多生气,只要一哄就会重新高兴。
“念巧,前些天有谁来过家里没有?”她想起前天的事,薛鉴知道她开茶坊是意料之中,但是廖千恒是如何知道的?
于婶应该不会说出去,那么就是自己家里人说出去的。
谁知,念巧听了就变得吞吞吐吐,手指挠着自己的鼻子。
“嫂嫂不让你说?”舒姝似乎猜到了,念巧一向什么话都告诉她,现在不说话,定是有人嘱咐了。
念巧支支吾吾:“就是少夫人的那个堂姐,姑娘去天牢看望太傅的前一天,她来过。”
“姜夫人?”
“对,她和少夫人在屋里说了好一会子话,没让我们进去。”念巧好像做了错事一般,偷看了舒姝一眼,“姑娘,你别告诉少夫人是我说的。她说怕你和姜夫人再起冲突。”
舒姝点头。这么看来,廖千恒是从姜氏那里知道的?那么跟明顺侯府什么关系?
要是直接去问嫂嫂又不妥当,嫂嫂虽然性子软,但是嘴巴有时候是真紧。
正巧,姜晴娘提着一个篮子出来:“姝姝,跟我去隔壁于婶子家一趟,帮了咱许多,该去谢谢的。”
“应该的。”舒姝应着,接过姜晴娘手里的篮子看了眼,里面是家里做的点心。
一进于家大门,便见于德铭站在墙边,手中握着书卷,见人进来,连忙弯腰作礼。
于婶子笑着将舒家姑嫂俩迎进屋去,提着热水泡了茶。
“快过年了,家里都准备好了?”于婶子客气的问。
“差不多了。”姜晴娘性子温婉,说话起来细声细气。
于婶子倒有些不自在了,她一个市井的婆子何曾跟着大家姑娘说过话?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尽力说那些她平时不太讲的。
“听说新皇在腊月二十九登基,介时……”这话说出口来方觉得不对劲,人家的爹还关在天牢中,说这些不是揭人家伤疤?
倒是姑嫂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