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不知哪听的说法,说女子的名字从《楚辞》中出,方能一生顺遂安乐,健康平安。”四福晋饮了口茶水,略带着挪揄地开口。
    宋知欢嗤笑一声,“这才真真儿是无稽之谈呢,若是从《楚辞》里取了名字便能如此平安了,怕我母亲当年要把《楚辞》翻烂了。”
    四福晋紧紧抿着唇,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宋知欢上上下下看了一番,最终在“翼遥”二字上轻轻点了点。
    四福晋看了直道:“果然咱们是心有灵犀,我也觉着‘翼遥’二字最好。其余三个,‘灵均’不免刚硬了些,‘兰佩、离芷’过于柔软,终究小家子气。还是‘翼遥’软中带刚,朗朗上口,不算本来的寓意,只看这字,两样凑在一起,随风而上扶摇直起,正配咱们家这个金枝玉叶。‘遥’又与‘瑶’同音,琳琅良玉,岂不美哉?”
    “本不觉得有多好,敏仪你这一番解释,到令人觉着除了这两个字以外都不好了。”宋知欢笑了,细细摩挲着手中的茶碗,随口道:“我倒没多想其中的意味,只是这二字最和眼缘罢了。”
    “这种事岂不是眼缘最重要的。”四福晋就此敲定了主意,一时手边东西不凑手,也没命人再去备笔墨,只将炕桌上随意摆着的一小罐胭脂打开,用护甲挑了起来,圈了那两字,道:“就定了这两个字,回头给咱们大格格上了玉碟,就叫‘爱新觉罗翼遥’。”
    小丫头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随着四阿哥疼爱女儿的名声传遍朝野的同时,宋知欢也听到了一则好消息。
    四月中的殿试,宋家二哥宋知方被康熙皇帝当场点为探花,称其有“琳琅美玉”之才,入翰林院为官。
    宋家上下欣喜若狂,宋知欢也极为欣喜,一连两日吃好睡好,美其名曰:为二哥欢喜。
    其实宋家大哥宋知信当年也是二榜进士头名,不比状元榜眼探花三等,却也一时风光无限。
    娶妻娶得是大理寺卿的嫡幼女齐氏,以宋家的家世已算高攀,仗着的不过是宋母和齐母多年的交情,并大理寺卿齐大人也极看好宋知信的人品。
    如今宋知信果然不愧齐大人的看重,外放三年后回京入户部为官,因在外时政绩好看,今已位列从四品之衔,起点高,高开高走,不愧为少年英才。
    宋父为了儿子能在户部更好发展,也是知道自己不长于仕途,如今已经回翰林院修书去了。便是如此行事,反而成就了宋家如今一门四进士的美名。
    宋家老四宋知新叛道离经搞海运,用自己和姐姐的私房钱大发一笔,这几年给宋知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小金库。
    老三就是一门四进士里唯一的异类,他和老四一母同胞,娘胎里养得好,生来一把好力气,于武道颇为精通,考的是武举是,虽然把宋父气的不轻,却也凭着好武功和好相貌考出一个武探花,封了正四品都司,使了关系去边关了。
    宋知欢心里暗暗算着,三十五年便有一场皇帝亲征、皇子随行的大战,以老三的武艺和智谋机灵,又有好药傍身,想来在性命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官运亨通不是问题。
    为人长姐的心思,宋知欢只盼着宋知诚能平安无恙,位极人臣是好,却不是必须的。
    终究弟弟的性命才是最为紧要的。
    轻轻叹了口气,宋知欢收回自己飘到天边的思绪,慢慢开始整理手边的书册。
    身在宫中各样不便,合香、插花等等未出阁的爱好多半是不能实现了,煮茶倒是熟练,但自从离开了宋母的羽翼,宋知欢小姐就欢快地抛开了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茶具,最多最多小炉子上支个茶壶煮起来,柔成纵然无奈,也只能随她。
    其余乐器弈棋书画骑射剑术一类倒也都颇有涉猎,在宋母的压迫下也都算得上精通,但……它们已经被宋知欢扔到脑后去了,理由如上。
    也因此,她现在每日最大的消遣,除了逗孩子、和四福晋李氏二人打发时间,或偶尔扎两针刺绣外,便只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书籍了。
    自从有了女儿,宋知欢仿佛又有了心思,将那些攒着箱子的空隙带进宫里的正经书翻了出来开始一一整理,古书中的故事一点一滴被翻了出来,将伴随着小小的翼遥,从襁褓中的婴儿长到亭亭玉立的少女,再到嫁为人妇。这些故事去其糟怕取其精华,最后将伴随翼遥一生。
    “仔细想想,当年我额娘若是有知欢你这个耐心,怕是我对这些书还能再精一些。”四福晋放下手中绣了一半的兜子,仰头活动了一下脖颈,看着伏案书写的宋知欢,含笑道。
    柔成捧了茶水来,宋知欢啜了两口茶水,笑意中略微透出两分无奈来,“我这是闲的实在无聊,才拿这个打发时间的。其实当年若不是我母亲万分敦促,我怕是恨不得离这些拗口咬牙的史经书籍远远的。”
    四福晋笑了,摘了手上护甲逗了逗摇篮中笑呵呵玩着布老虎的翼遥,随口与宋知欢闲话道::“今儿白天,我听佟娘娘的意思,万岁爷大许是要带着宫眷皇子们去外头园子上避暑,咱们爷大许也得跟着去。
    我想着,咱们翼遥年岁

章节目录

我在清朝当咸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青丘一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丘一梦并收藏我在清朝当咸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