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
“国不可一日无君,远儿,你找个机会对那些大臣们敲打敲打,早点登基做皇上。皇上说的话,楚家人再不听,那就不愁没理由给他们按上个造反的罪名。”
丽妃的这番话正和贤王的心,有了这个理由,登基的事就不用偷偷摸摸着了。
“儿臣领……”
“不行!此事不妥!”秦承安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偏离了当初有的计划。要对付楚家人有更多的办法,为何要走这一步?
难道说,这俩人……
“为何不妥?难道秦殿下还有更好的打算吗?”眼看着这事就拍板钉钉了,秦承安这个时候突然反对,他不是白忙活了吗?
虽说贤王眼中的怒意只是一瞬间的事,但还是被秦承安给捕捉到了。他猜测的果然没错,这里面有猫腻。
“做皇帝确实可以压制楚家,但这个皇帝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布置。现在战事在即,为了对付楚家,就要浪费这么多机会,怕是得不偿失吧?”
“再说了,我听边疆传信来说,楚更九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去。”
“你们齐国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楚更九的威望,也不容小觑。”
丽妃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把秦国兵引进大齐国来。至于其他的,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做的准备。
贤王憋着一口怨气,不死道:“那依秦殿下所言,那该怎么收回楚家的兵符。要知道,他楚家拿着先帝御赐之物,又深受父皇的信任,除了继承大统外,本王可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压制他们。”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再想想其他办法吧。”秦承安的一句话就把贤王的后路给堵死了。
这场商谈闹得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离开丽妃的寝宫后,秦承安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贤王背着他干了什么事,还是警惕些,让人去打听打听才好有对策应付。
现在大皇子被皇上拿下,是生是死,谁也不知道。宫里就剩下贤王和三皇子了。
这会儿贤王召集了所有大臣,问大家选谁暂代国事。大家都不傻,情况都这么明显了,自然是要顺大流走,选贤王了。
“臣认为,贤王品德有孝心,近日又为大齐国诸多操劳,这份用心,足以胜任监国之事。”
“刘大人所言极是,臣也是这样想的。臣愿意相信,外面的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
有一两个开头奉承的马屁精,后面的人就算是不想表态,也不行了。谁愿意再这个时候被贴上忤逆的罪名?
一边倒的局势,贤王早就想到了。他看了旁边人一眼,估摸着以三皇子的暴躁脾气,定会不满的。
“各位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在暗中指责本王品德有问题,不孝顺父皇吗?”三皇子那双粗.黑的剑眉微微上挑,两颗眼珠子瞪得跟牛眼似的那么大,看上去很凶。
能长久站在这里上朝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这种送命题,他们才不会去答。
“贤王,您看武王他误会我等的意思了。这,这些话从何说起啊?!”
“各位,各位大人都别害怕。武王那是在跟大家开玩笑的。”贤王吃了这么多人的‘好处’,自然是向着大臣们说话的。
“三皇弟,你也得改改这性子了。各位大人不过是为了大齐国的江山,百姓们的顾虑在说话。”
“说真的,能被这么多大人认可,本王也很惊讶。”
三皇子瞥了贤王一眼,两只鼻孔里喷出来了两道热气,“哼,本王倒是没有看出来。”
对于皇位,三皇子从未想过。只不过,身在帝王家,他是太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们兄弟三个,不管是谁做皇上,都不会允许其他两位兄弟安安稳稳活在京城的。
无情帝王家,不是空口说说就来的这句话。
他可以不计较这些,但是他的母妃,会因此丧命的!
“三弟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贤王从袖子里掏出来了那份不完整的圣旨。将有字迹的那一面,面向了所有大臣。
“本来我也不想拿出来的,毕竟这是份不完整的圣旨,上面没有盖上御玺的印记。本王担心有些人会故意揣测,揣测这份圣旨的真假。”贤王说这番话的时候,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三皇子。
“你看我做甚?我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三皇子心里很失望,同时的他又觉得这事本就会这样发展。
像丽妃那样的女人,父皇是宠到骨子里的。他怎会忍心看到喜欢的女人,早早进入冰冷的皇陵里,以陪葬这样残酷的惩罚死去?
可怜了他的母妃,到这会儿还坚信他的好父皇不会那般残忍,不会这样对待他们母子二人的。
“老臣可以证明这圣旨是真的。当时皇上深夜召见了我、张大人、王大人和敏大人拟召。只是当时皇上病重得厉害,说了贤王的名字后,还没有来得及拿出御玺来,就昏了过去。”
有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人作证,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见也不
丽妃的这番话正和贤王的心,有了这个理由,登基的事就不用偷偷摸摸着了。
“儿臣领……”
“不行!此事不妥!”秦承安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偏离了当初有的计划。要对付楚家人有更多的办法,为何要走这一步?
难道说,这俩人……
“为何不妥?难道秦殿下还有更好的打算吗?”眼看着这事就拍板钉钉了,秦承安这个时候突然反对,他不是白忙活了吗?
虽说贤王眼中的怒意只是一瞬间的事,但还是被秦承安给捕捉到了。他猜测的果然没错,这里面有猫腻。
“做皇帝确实可以压制楚家,但这个皇帝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布置。现在战事在即,为了对付楚家,就要浪费这么多机会,怕是得不偿失吧?”
“再说了,我听边疆传信来说,楚更九已经带着大队人马赶了过去。”
“你们齐国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楚更九的威望,也不容小觑。”
丽妃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把秦国兵引进大齐国来。至于其他的,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做的准备。
贤王憋着一口怨气,不死道:“那依秦殿下所言,那该怎么收回楚家的兵符。要知道,他楚家拿着先帝御赐之物,又深受父皇的信任,除了继承大统外,本王可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压制他们。”
“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再想想其他办法吧。”秦承安的一句话就把贤王的后路给堵死了。
这场商谈闹得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离开丽妃的寝宫后,秦承安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贤王背着他干了什么事,还是警惕些,让人去打听打听才好有对策应付。
现在大皇子被皇上拿下,是生是死,谁也不知道。宫里就剩下贤王和三皇子了。
这会儿贤王召集了所有大臣,问大家选谁暂代国事。大家都不傻,情况都这么明显了,自然是要顺大流走,选贤王了。
“臣认为,贤王品德有孝心,近日又为大齐国诸多操劳,这份用心,足以胜任监国之事。”
“刘大人所言极是,臣也是这样想的。臣愿意相信,外面的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
有一两个开头奉承的马屁精,后面的人就算是不想表态,也不行了。谁愿意再这个时候被贴上忤逆的罪名?
一边倒的局势,贤王早就想到了。他看了旁边人一眼,估摸着以三皇子的暴躁脾气,定会不满的。
“各位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在暗中指责本王品德有问题,不孝顺父皇吗?”三皇子那双粗.黑的剑眉微微上挑,两颗眼珠子瞪得跟牛眼似的那么大,看上去很凶。
能长久站在这里上朝的大臣,哪个不是人精。这种送命题,他们才不会去答。
“贤王,您看武王他误会我等的意思了。这,这些话从何说起啊?!”
“各位,各位大人都别害怕。武王那是在跟大家开玩笑的。”贤王吃了这么多人的‘好处’,自然是向着大臣们说话的。
“三皇弟,你也得改改这性子了。各位大人不过是为了大齐国的江山,百姓们的顾虑在说话。”
“说真的,能被这么多大人认可,本王也很惊讶。”
三皇子瞥了贤王一眼,两只鼻孔里喷出来了两道热气,“哼,本王倒是没有看出来。”
对于皇位,三皇子从未想过。只不过,身在帝王家,他是太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们兄弟三个,不管是谁做皇上,都不会允许其他两位兄弟安安稳稳活在京城的。
无情帝王家,不是空口说说就来的这句话。
他可以不计较这些,但是他的母妃,会因此丧命的!
“三弟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贤王从袖子里掏出来了那份不完整的圣旨。将有字迹的那一面,面向了所有大臣。
“本来我也不想拿出来的,毕竟这是份不完整的圣旨,上面没有盖上御玺的印记。本王担心有些人会故意揣测,揣测这份圣旨的真假。”贤王说这番话的时候,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三皇子。
“你看我做甚?我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三皇子心里很失望,同时的他又觉得这事本就会这样发展。
像丽妃那样的女人,父皇是宠到骨子里的。他怎会忍心看到喜欢的女人,早早进入冰冷的皇陵里,以陪葬这样残酷的惩罚死去?
可怜了他的母妃,到这会儿还坚信他的好父皇不会那般残忍,不会这样对待他们母子二人的。
“老臣可以证明这圣旨是真的。当时皇上深夜召见了我、张大人、王大人和敏大人拟召。只是当时皇上病重得厉害,说了贤王的名字后,还没有来得及拿出御玺来,就昏了过去。”
有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人作证,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