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经过这次的朝廷辩论宁宇才真正看清了朝中的很多弊端,也真正明白了皇上为什么要有想整改朝政的想法了。
    作为一个朝中新人也明白术业有专攻。边防提出需要增防,一帮文臣却在那里争论有没有必要现在增防,难道不是应该讨论征兵和后勤保障么?
    只听张首辅说:“皇上,蛮族自十年前被护国公伤了根基,最近几年才刚刚恢复过来,去年又遭遇了暴雪实没有侵犯的底气。臣以为现在曾兵实为无用。”
    兵部尚书刘长河说:“张首辅好大的口气,国之门户岂是你一句你以为就能决定的!在边防上任何不安因素都不能疏忽。请皇上恩准增兵。”
    又有人出来反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最后户部表示增兵好说粮草难供。到此才算是告一段落。
    下朝后荣昌帝的心情很不好,虽然没有发脾气但是满身的低气压还是充斥着整个大殿。
    荣昌帝看着御案上成摞的奏折一点想批改的欲望都没有,王全胜知道每次朝中有人提到护国公皇上都会这样。今天更是明显的心情不好。
    大家都敛声屏气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荣昌帝突然问宁宇:“魏修撰今日朝中的争论你怎么看?”
    他没有像以前一样直呼宁宇的名字,反而以他的官职称呼,宁宇心中已有计较站起来说:“回皇上,臣以为现在户部提出的粮草难供恰恰是最容易的。”
    他这样一说荣昌帝就被他的话吸引了:“人家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你这里反而成了最容易的,说来听听。”
    “皇上,要是户部说增兵难那臣真的没办法变出那么多人,但是粮草还是能想出办法的。”
    “粮草国库可能没有突然增加的兵士的,但是在各大粮商手里却有。臣有办法让朝廷不用花一个银子就能筹到粮草。”
    荣昌帝听他这么说一下站了起来:“魏宁宇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皇上,蛮族为什么有冒犯边关的可能,还不是因为我们这里有他们没有的东西么。他们没有得到的途径当然要来抢,我们只要允许大雍的粮商可以到蛮族去经商,朝廷抽以重税以粮草的形式让他们交到北方边关。增兵的粮草不就有着落了么。”
    “自从大雍建朝以来也不是和蛮族没有商业往来,就严令不让粮食销往草原,但是也挡不住有人走私,如果被发现代价还是很大的,这就导致了走私到蛮族的粮食价格是大雍的数倍,但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如果粮食交易合法化,每年有十个名额发放到全国的粮商中价高者得,朝廷抽五成的先期税,粮商每销往蛮族三十石粮食必须再交一匹成年马为后期税。这样朝廷就可做到以蛮族来养北方兵。”
    荣昌帝听完他说的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才对宁宇说:“你详细的写个折子交上来。”宁宇躬身说是。
    第二天荣昌帝召集大臣到仁和殿议事,等人到齐了荣昌帝直接让王全胜把一个折子拿给众人看:“众卿看一下折子上写的可不可行?”
    大家围在一起看就听兵部尚书一声大叫:“好主意!”然后强行从张首辅手里拿过去折子恨不得一下就能看完。
    只看了个大概兵部尚书刘长河就忍不住了,用他那铜铃一样的大眼睛热切的看着荣昌帝问道:“皇上,这是哪个大才想出来的主意!真是绝了!”
    荣昌帝没有回答他直接问:“你就说可行不可行吧?”
    “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刘长河感慨的说。
    可是有人和他有不同的看法,张首辅提出反对意见:“臣觉得不妥,开放对蛮族的粮食供应难道不是让他们更有实力了么,到时候他们兵强马壮对边关更是威胁!”
    他说完就有几人出来附议。
    当然也有赞同的,吏部尚书周勤仁说:“臣以为此法可行。每年的粮食走私的数量也不少,要不然蛮族只依靠他们自己的粮食绝对恢复不了那么快。这样只是把粮食贸易合法,正好以此来养边关为什么不行?”
    他直面张首辅就差说每年的粮食走私的利益都被他给收了,要不然那么好的事他为什么反对!
    “不能给蛮族出售粮食是□□亲自写的诏令,怎么可以随便更改呢!”张首辅拿出这个理由来反对,一时之间大家都不敢说话了,要知道后人不能随便更改先人的规矩,更何况是□□亲写的诏令!
    荣昌帝嗤笑了一声说:“既然张首辅这么守着先皇们的诏令那就去皇陵去给□□当差吧。”
    荣昌帝话一落地张首辅
    就跪倒在地口中连说:“皇上息怒,臣只是为了皇上的圣名着想。”
    这就是拿孝道来压制荣昌帝。
    “朕当了十几年太子被先皇亲自教导治国之道,父皇从未教过朕要用先皇们的政令来管理现在的天下,竟不知张首辅是比朕更知道应该怎么管理大雍的人。”
    荣昌帝说了这些张首辅已经是满身大汗,要不是经历的风雨多了现在恐怕已经摊到在地。

章节目录

弄权(女扮男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南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南南并收藏弄权(女扮男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