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的点心都让韩家人深深怀疑他是不是把钱掌柜的一口酥给搬空了。
韩家老屋还是老样子,韩春山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韩春树不堪入耳的咒骂声,本来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混蛋,如今断了腿,更是变本加厉,连装都懒得装了。
韩铁根在正房炕上吸着旱烟,烟斗里的烟丝明明灭灭,屋里满是呛人的烟味,可见韩铁根吸了有一会儿了。
“爹?”韩春山喊了声,“你怎么不点灯呀?”
“是春山来了呀?”韩铁根放下烟杆,摸索着点燃了油灯。
灯芯上的火苗蹿了蹿,跳跃着燃了起来。屋子里慢慢亮了起来,韩老头坐在昏黄的光影里,平白添了几分孤寂。
“爹,我给你和娘送年货来了。”韩春山咽下到嘴边的关切,将脚边的背篓打开道:“这是今日苏峰,噢,就是云朵未来夫婿刚送过来的点心,县城一口酥的点心,味道很不错。现在天气冷,点心也比较耐放,你和我娘留着慢慢吃。”
韩铁根叹了口气,道:“哎,好!云朵要定亲的事情我听说了,唉,以前的事情是爹娘和春树对不住你们一家。”
韩春山笑了笑,没有应声,将背篓里的布料掏出来道:“这是云塘她娘准备的布料,今年铺子里忙,没时间给你和娘做衣裳,便直接送了布料过来,到时候让春芳做一下吧。”
韩铁根也不再提云朵的事,笑着点点头,“好。”
“背篓底下是一只猪后腿,半扇肉以及半盆猪油,你让娘将猪油熬出来,估计够你们吃半年了。”
猪油是云朵让韩春山加上的,家里杀猪得了一盆油脂,大半盆都让韩春山送了过来。
韩家老屋之前为了还韩春树的赌债,将家里养的猪和鸡都卖了,农村炒菜用的油,几乎一半都是猪油。韩家老屋今年没有杀猪,就没有猪油可用,家里倒是种了油菜籽,但是种油菜籽是为了卖钱,一般人家很少用菜籽油,毕竟菜籽油榨起来费功夫,还不便宜。
云朵吃不惯猪油,用猪油炒的菜她总觉着有股味道。韩春山一家自从云朵掌勺之后,就将猪油换成了菜籽油,贵是贵了点,但是好吃呀。因此,云朵才让韩春山将家里大半的油脂都送了过来。
韩春山放好东西,父子之间疏于交流,也找不到可以聊的话题,干巴巴坐了会儿,韩春山起身打算回去。韩铁根叫住韩春山,“你娘马上就回来了,你不等等她吗?”
韩春山来的时候周氏刚好出门去村头给韩春树拿药了,估摸着时间也快回来了,所以韩铁根才有了这么一问。
韩春山摇摇头,“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不然云朵她们该担心了,我改日再来看你和娘。”
眼看着韩春山要抬脚出门,韩铁根叹了口气,声音在寂静中格外苍凉,“春山,你恨我和你娘吗?”
韩春山脚步一顿,沉默着摇了摇头,疾步向外走去。
摔下的门帘带进来的寒风吹熄了油灯,韩铁根伸手抹了把脸,“唉!”
一声叹息里,包含了多少情绪,大概只有韩铁根自己知道了。
第48章 新想法
村里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响完鞭炮将先祖们接回家之后,家里便不能再洗东西了。
因为吴县的人相信,在将先祖们接进门供奉之后,不止供桌上点心瓜果和香烛是给先祖享用的,家里的酒水饭汤也会通过洒在供桌前地上的方式来让先祖享用。
而这期间如果将洗漱的水倒在院子里不就是间接的让先祖喝子孙的洗澡水洗脚水吗?这不得损福折寿啊!
这个习俗让云朵很不习惯,从初一到初三,不能洗头不能洗澡,只能早上简单的洗个脸,简直让人抓狂。
先祖是除夕晚饭前迎进门,初三晚饭后响鞭炮烧纸钱送走。如果家里有新丧的直系亲属,则会一直供奉到元宵节后再送走。
除夕这日一早刘氏和陈婶李婶三人便烧起了院子里的两口大锅,一口里煮的是猪头和排骨,另一口里面煮的是猪肝等内脏。在这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条件差一些的人家一年到头可能连一口肉都吃不起,只有过年的时候,不管家里再穷,都会割上几两肉给家人解解馋。
对小孩子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肉和点心可以吃,有压岁钱可以拿,这大概就是小孩子都无比期待过年的原因。
吴县这边的人家习惯在除夕的时候将家里的猪头一锅煮了,然后将猪头肉退骨,再将肉切大块后叠放在一起,用纱布包好后拿合适重量的石头压住定型,放个两三天就可以吃了。
压好的猪头肉肥瘦相间,直接切片凉拌就是一道好菜了。
一部分五花肉留着做菜,一大部分则切成了指腹大小的方块,加了大量的调味粉和盐,炒成了臊子。
因为加的盐和调料粉量极重,所以臊子肉可以存放很久,手艺不好的,可能还没出正月就长毛了,厨艺精湛的,炒得臊子可以吃一年。
杀完猪当天晚上陈婶和李婶就已经帮着刘氏炒好了臊子,昨天还帮着
韩家老屋还是老样子,韩春山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韩春树不堪入耳的咒骂声,本来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混蛋,如今断了腿,更是变本加厉,连装都懒得装了。
韩铁根在正房炕上吸着旱烟,烟斗里的烟丝明明灭灭,屋里满是呛人的烟味,可见韩铁根吸了有一会儿了。
“爹?”韩春山喊了声,“你怎么不点灯呀?”
“是春山来了呀?”韩铁根放下烟杆,摸索着点燃了油灯。
灯芯上的火苗蹿了蹿,跳跃着燃了起来。屋子里慢慢亮了起来,韩老头坐在昏黄的光影里,平白添了几分孤寂。
“爹,我给你和娘送年货来了。”韩春山咽下到嘴边的关切,将脚边的背篓打开道:“这是今日苏峰,噢,就是云朵未来夫婿刚送过来的点心,县城一口酥的点心,味道很不错。现在天气冷,点心也比较耐放,你和我娘留着慢慢吃。”
韩铁根叹了口气,道:“哎,好!云朵要定亲的事情我听说了,唉,以前的事情是爹娘和春树对不住你们一家。”
韩春山笑了笑,没有应声,将背篓里的布料掏出来道:“这是云塘她娘准备的布料,今年铺子里忙,没时间给你和娘做衣裳,便直接送了布料过来,到时候让春芳做一下吧。”
韩铁根也不再提云朵的事,笑着点点头,“好。”
“背篓底下是一只猪后腿,半扇肉以及半盆猪油,你让娘将猪油熬出来,估计够你们吃半年了。”
猪油是云朵让韩春山加上的,家里杀猪得了一盆油脂,大半盆都让韩春山送了过来。
韩家老屋之前为了还韩春树的赌债,将家里养的猪和鸡都卖了,农村炒菜用的油,几乎一半都是猪油。韩家老屋今年没有杀猪,就没有猪油可用,家里倒是种了油菜籽,但是种油菜籽是为了卖钱,一般人家很少用菜籽油,毕竟菜籽油榨起来费功夫,还不便宜。
云朵吃不惯猪油,用猪油炒的菜她总觉着有股味道。韩春山一家自从云朵掌勺之后,就将猪油换成了菜籽油,贵是贵了点,但是好吃呀。因此,云朵才让韩春山将家里大半的油脂都送了过来。
韩春山放好东西,父子之间疏于交流,也找不到可以聊的话题,干巴巴坐了会儿,韩春山起身打算回去。韩铁根叫住韩春山,“你娘马上就回来了,你不等等她吗?”
韩春山来的时候周氏刚好出门去村头给韩春树拿药了,估摸着时间也快回来了,所以韩铁根才有了这么一问。
韩春山摇摇头,“天色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不然云朵她们该担心了,我改日再来看你和娘。”
眼看着韩春山要抬脚出门,韩铁根叹了口气,声音在寂静中格外苍凉,“春山,你恨我和你娘吗?”
韩春山脚步一顿,沉默着摇了摇头,疾步向外走去。
摔下的门帘带进来的寒风吹熄了油灯,韩铁根伸手抹了把脸,“唉!”
一声叹息里,包含了多少情绪,大概只有韩铁根自己知道了。
第48章 新想法
村里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响完鞭炮将先祖们接回家之后,家里便不能再洗东西了。
因为吴县的人相信,在将先祖们接进门供奉之后,不止供桌上点心瓜果和香烛是给先祖享用的,家里的酒水饭汤也会通过洒在供桌前地上的方式来让先祖享用。
而这期间如果将洗漱的水倒在院子里不就是间接的让先祖喝子孙的洗澡水洗脚水吗?这不得损福折寿啊!
这个习俗让云朵很不习惯,从初一到初三,不能洗头不能洗澡,只能早上简单的洗个脸,简直让人抓狂。
先祖是除夕晚饭前迎进门,初三晚饭后响鞭炮烧纸钱送走。如果家里有新丧的直系亲属,则会一直供奉到元宵节后再送走。
除夕这日一早刘氏和陈婶李婶三人便烧起了院子里的两口大锅,一口里煮的是猪头和排骨,另一口里面煮的是猪肝等内脏。在这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条件差一些的人家一年到头可能连一口肉都吃不起,只有过年的时候,不管家里再穷,都会割上几两肉给家人解解馋。
对小孩子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肉和点心可以吃,有压岁钱可以拿,这大概就是小孩子都无比期待过年的原因。
吴县这边的人家习惯在除夕的时候将家里的猪头一锅煮了,然后将猪头肉退骨,再将肉切大块后叠放在一起,用纱布包好后拿合适重量的石头压住定型,放个两三天就可以吃了。
压好的猪头肉肥瘦相间,直接切片凉拌就是一道好菜了。
一部分五花肉留着做菜,一大部分则切成了指腹大小的方块,加了大量的调味粉和盐,炒成了臊子。
因为加的盐和调料粉量极重,所以臊子肉可以存放很久,手艺不好的,可能还没出正月就长毛了,厨艺精湛的,炒得臊子可以吃一年。
杀完猪当天晚上陈婶和李婶就已经帮着刘氏炒好了臊子,昨天还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