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买椟还珠了。
    刘氏和掌柜还要再劝,云朵却摆摆手,拿起旁边一个面脂盒子道:“娘,您也知道我不喜欢用胭脂这些的,我们买点面脂吧,给您还有李婶陈婶她们用。”
    刘氏遗憾的点点头,和云朵挑了几盒面脂装了起来。
    而后在首饰铺子里,刘氏不容云朵质疑,硬是帮着云朵挑了两支簪子和一对手镯。云朵看上一支金簪,想要买给刘氏,但刚刚花钱大方的刘氏却死活不同意,直言自己半截身子进土的人戴什么金簪。
    云朵将簪子直接插在刘氏的发髻上,笑道:“您疼女儿,还不许女儿心疼心疼您呀?瞧您戴上多好看,就这么定了。”
    刘氏摸了摸头上的发簪,胸口被暖意充满,她笑着道:“好,就听你的。”
    店里其他妇人都羡慕不已的看了过来,看看别人家的女人,漂亮乖巧又孝顺,再看看自己家的,唉,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从首饰铺子出来的时候刘氏心疼的脸都快皱起来了,光那支金簪居然就要三十两,也太贵了点。云朵看刘氏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劝道:“娘,您就别心疼了,那三十两不是我付的嘛。”
    刘氏瞪了云朵一眼,“你的银子不是银子呀?”
    “那您也没吃亏呀,您不是还让掌柜送了很多小东西吗?”
    “这倒是!”刘氏将手里的小盒子递给周月,“来,小月拿好,回去你和小雪分了,过年戴着玩。”
    盒子里是掌柜后来送的两对耳坠子和一对银手镯,分量轻,但是小巧可爱,像周月陈雪这么大的小姑娘戴刚刚好。
    姑娘家都无法拒绝首饰的魅力,周月欢喜的接过,将盒子抱在怀里朝刘氏和云朵道了谢。
    等到了腊月二十八这日,韩家面点铺挂出了“过年暂停营业”的牌子,彻底关了门。
    云朵和韩云塘这两日已经盘完了账,从开业至今,刨除当初买铺子花的二百两和肉菜等成本,这几个月竟是赚了六百五十两。
    六百多两,这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一辈子都挣不到数呀。韩春山和刘氏盯着桌上的一堆银子,面面相觑,都有点傻了。
    韩家的钱还是由云朵保管的,她收好银子,拿出二十两,递给刘氏道:“娘,年底这段时间表姐她们和李婶陈婶也挺累的,今日结算工钱的时候,给表姐每人多加二两,给陈叔他们,还有梅子姐晓霞姐每人多给一两,就当是给大家的辛苦钱。”
    说着又对韩春山道:“爹,这二两银子你送年货的时候送去给韩家老屋吧,他们不仁,我们却要顾忌着义,不能在这种小事上让人抓到把柄。”
    韩春山面色诧异地向云朵看了过来,似是没有想到云朵会让他给韩家老屋送钱。
    刘氏和云塘明白云朵自然不是为了韩家老屋的人,只是为了韩春山而已。他们对韩铁根周氏毫无情感,只剩厌恶,但韩春山不同。韩铁根和周氏对他再不好再苛刻,那也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可以恨他们,但同样心里也无法彻底放下他们。
    尤其是这次小年回去后,看到似乎老了十岁的韩铁根和周氏,韩春山心里确实不太好受。
    云朵叮嘱道:“爹你将银子偷偷塞给老头子,千万别让韩春树看到。”
    韩春山点点头,只觉得窝心无比,闺女真的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啊。
    云朵看韩春山这般感动,便也没有再说透,她一方面是为让韩春山心里好受些,好好过个年。另一方面却是为了云泉,他年后就要开始进学堂读书了,要是后面要科考什么的,在家族名声方面是万万不能有污点的。
    午饭时刘氏将准备好的银子分给了大家,几人俱是欣喜不已,这几两银子拿回去,今年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陈寿和李婶他们也惊喜不已,在韩家吃得好睡得好,东家人好相处,虽然平时厨房的活累了点,但是每日在厨房和大家说说笑笑过得很踏实。前两天东家还送了布料给大家制新衣,如今竟然还有每人二两的银钱,怎么能不惊喜。
    李婶推拒道:“夫人,这赏银我们就不要了,每日吃的好睡的好,都是拜老爷夫人所赐,怎么能再拿这么多赏银呢?再说了,夫人和姑娘前两日还赏了耳坠和手镯给小月小雪这两丫头呢。”
    陈婶也连连称是。
    刘氏笑道:“你们就莫要推辞了,铺子里活有多累我又不是不知道。以后每个月月钱一两,你们也要替儿子女儿攒点钱呀。”
    说到这里陈寿李婶也不再推拒,满怀感恩的向韩春山一家道了谢。
    吃完饭王丽姐妹和梅子晓霞就回家了,韩春山一家也打算回顾家庄过年,等铺子里的事情处理完,连带着陈寿家和李婶一家都是要跟着回去的。下午的时候麦冬送来了她给韩家人做的衣裳鞋袜,把韩云塘和刘氏高兴坏了。
    云塘是高兴麦冬给他做了一身新衣,针脚细密,剪裁合体,一看就是用心做了的。
    麦冬听从云朵的建议,给韩春山做了双鞋,给刘氏绣了方帕子,云泉则是一个颜色鲜艳的荷包,云泉欢

章节目录

农家包子的奋斗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uby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uby酱并收藏农家包子的奋斗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