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来商量一番,在云朵和云塘的坚持下,买下了商铺街出售的家具铺子。
    首先镇子口的那个铺子虽说便宜,但是太小了,后厨容不下太多厨具和人;而集市背后的铺子大小倒是适宜,就是因为地段问题租金很贵,而且还会跟另一家包子铺对上。一番比较下来,倒是商铺街这个铺子最划算。
    一来韩家包子摊名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大家会下意识的来商铺街买,不用担心客源问题,又不怕因为挪动摊位而损失客源。
    二来铺子是带了院子的,这样到时候王丽王晓她们就可以在院子里住下来,毕竟包子点心之类的东西,都是需要大早上起来忙活的。
    三来云朵可不打算就卖些包子花卷儿就罢手的,所以铺子面积尤为重要。再者,这院子的主人走的急,价格定得也合理,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云朵云塘都是爽快人,既然决定买下了,就爽快的付了银子,和房东在衙门过了文书。房东听说她们要开包子铺,便大手一挥,将铺子里剩余的桌椅板凳送给了他们。
    只是在县衙过文书的时候出了点争执。按理来说,铺子应该是要放到韩春山名下的,可是韩云塘却坚持要将铺子放在云朵名下。
    韩春山和刘氏觉着反正都是给自家孩子给谁都无所谓,云朵倒是和云塘拗上了,一个坚持不要,一个坚持要给,让韩春山夫妇和房东很是无语。
    最后还是云塘坚持说是自己出钱,给自己妹子的嫁妆,一锤定音。
    买铺子花了一百八十两,既然要卖包子吃食,那么厨房的装修就是重中之重了,为了能尽早开业,韩春山父子也暂停了摆摊,专心致力于铺子的装修。
    只在原先摆摊的地方挂了个牌子,上书:因新店装修暂停摆摊,下月初五韩家面点铺在商铺街隆重开业,敬请光临。
    来排队的人一时口口相传,倒是将开店的消息传了开来。
    韩春山父子忙着装修,云朵和刘氏则在家专心研究面点铺子开业后售卖的包子和面食。
    地达菜的包子作为经典自然是要保留的,而韭菜已经要过市了,口感不好自然不适合再售卖。
    云朵和刘氏商量了一下,定下了猪肉大葱馅儿,猪肉香菇馅儿,酸菜土豆馅儿和酸豆角馅儿四种。
    另外馒头保留,花卷儿则又尝试增加了几种花样和味道,葱油花卷儿是在之前的花卷儿上改良的,在刷面的油里爆了小葱,蒸出来麦香伴着葱香,别有一番风味。
    五香花卷儿是云朵起的诨名,她其实想做油酥来着,但是一时想不起做法,就暂时只在油里加了花椒粉,辣椒粉和八角粉等调料,做成了五香花卷儿,虽比不得加了油酥的,但也很让大家惊艳了。
    这几日梅子和晓霞照例还是来韩家帮忙的,当然二妞也跟着来了。
    地达菜洗好之后容易存放,因此梅子和晓霞今日一直在清洗地达菜。听说韩家在镇上买了铺子,俱是羡慕不已,纷纷道贺。
    二妞看向云朵和刘氏的眼神更是热烈了几分,又是一番殷勤,搞得大家尴尬不已。只是这事二妞家没有挑明,韩家也不好说什么,好在韩春山父子一直在镇上忙面点铺装修,跟二妞倒也遇不上。
    面点铺子开张的日子已经通知过亲戚和要好的乡邻了,刘氏和云朵寻了日子,去王丽王晓家将请她们去面点铺子做工的事情讲了一下,不出意外的王丽王晓两家欣然应允。
    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吃住都在镇上,生意好的话还有分红,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云朵便和王丽两姐妹约好了到韩家培训的时间,带着两家人送的蔬果吃食回家了家。
    云朵和刘氏这边进展顺利,心情自然不错。但是远在镇子上的韩春山韩云塘父子就有点苦逼了。
    二妞最近也看出了刘氏和云朵对她的态度,心里颇为恼怒。自己都这般低下身段讨好了,云朵和刘氏却这般不识好歹。
    放弃吧,却又舍不得英俊的韩云塘和韩家的家财,光这次韩家买的铺子,就够让二妞母女俩眼馋了。
    母女俩一商量,这个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明显行不通,不如直接拿下韩云塘来的划算。
    这不,二妞就找到韩春山父子忙活的店铺来了。
    彼时韩春山正在收拾后院房东留下的木头等边角料,韩云塘正拿着青砖砌云朵所说的外带窗口,李大夫的孙女麦冬正在旁边跟韩云塘说话。
    店铺已经装的差不多了,墙面都用石灰涂了一遍,地上重新铺了青砖,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已经规整摆好。
    乍看过去,店面宽敞整洁,桌椅摆放井井有条,厨房开的角门直通后院,还没有帘子遮挡的门里隐约可见院子里繁茂的花草果树。
    因李大夫爱吃韩家的包子,所以麦冬在韩云塘那儿买过几次包子,一来二去也就相熟了。
    得知韩春山父子在忙装修,惦记包子的李大夫偶尔会让麦冬送些茶水过来,吴老板也常常会过来看看进度,得知开业有新种类的包子吃,两人表现的比韩春山父子还着急

章节目录

农家包子的奋斗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Ruby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Ruby酱并收藏农家包子的奋斗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