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阮茂林没活干,摸摸鼻子说:“那我去。”
    一家人热热闹闹在厨房包饺子。阮荷擀皮快,擀面杖转一圈就是一个皮,供两个人包还有剩。
    不过她包饺子的手艺不行,一个面团擀完,她不信邪试着包了俩,不是太扁就是馅太多爆了。
    阮茂林从外面进来,毫不留情地嘲笑她:“宝儿,你包的饺子可真好。”
    阮荷怨气地看他一眼:“你闭嘴!奶奶怎么说?”
    阮茂林:“不来,说包好给她送一碗就行。”
    许雅琴点头:“那成。”她看向阮建业:“回头咱家做的东西都给娘做一份,省得她过年再麻烦。”
    阮建业没意见。
    饺子煮好,阮建业亲自给阮老太送去一碗,正好遇到阮建功给阮老太送做的白菜炖粉条,里面夹杂着少量的肉。
    “大哥。”
    “建业,你家包的饺子啊。”
    “对。”阮建业摸摸头说:“我家分的肉不少,正好给孩子解解馋。”
    阮建功不知道自己二弟在外面鼓捣什么,但他知道,二弟总有本事在外面弄到钱,这是他做不到的。
    过年分的猪肉肯定压不住二弟家这样吃,这里面有二弟自己买的肉。就像外面晾那些糖瓜一样,没谁家专门买了糖去做的,只有二弟家做了。
    “不错。”阮建功只能这样说,毕竟分家了,二弟家过得怎样也和他家没关系。
    吃过饺子,下午家里没啥活了,阮荷和两个哥哥跑去了河边。
    过年怎么能没鱼呢?但阮建业只买了两条鱼回来,还是他拼了老命抢才买回来的。城里买这东西凶,鱼冬天又不多,能买回来两条不错了。
    阮荷不喜欢吃鱼肉,因为不爱挑刺,但她喜欢喝鱼汤,吃酸菜鱼里的酸菜。
    过年也没人往河边跑,孩子捞几条鱼也不会有人说。
    阮荷三人走到河边,找了一个不那么陡的地方,拿大石头“哐哐”两下,砸出一个大窟窿。
    “小锦,出来。”
    一条巴掌大的红色锦鲤冒出头,嘴里吐着泡泡,口吐人言:“大人,你叫我?”
    这是之前缠着阮建邦的那条鲤鱼,她本体没那么小,是怕引起注意才化成这个模样的。
    “
    嗯。”阮荷拍拍她的脑袋,喂她吃了一颗灵兽丹:“去帮我赶几条鱼上来,记得挑刺少的鲤鱼。”
    小锦嘟囔着:“大人,你又吃我同类。”
    阮荷挑眉:“你确定是你同类?要是的话……”
    小锦看着她危险的笑容,连忙摇头:“不是,我这就给您赶鱼去。”
    阮茂林不解:“不都是鲤鱼吗,怎么就不是同类了?”
    阮荷站起身,甩甩手,没回答,只是问他:“大哥,你觉得你和猴子是同类吗?”
    阮茂林摇头:“怎么可能!”
    “那就是了。”阮荷摊手:“小锦看那群没灵智的鲤鱼,就像我们看猴子一样。”
    阮茂林:“……明白了。”
    很快一堆鲤鱼被小锦赶过来,阮荷三个也没多捉,只一人拎了一条回去。想要明天可以再来,不用每天都捉很多。
    走进村,阮荷看到大队长领着一个穿着干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过来,两人走的方向却是猪棚的方向。
    三人停下来,和大队长打招呼:“队长叔。这是?”
    “又下放过来的人,大过年送来,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大队长看到她们手里的鱼,笑着说:“这时候还能捉到鱼啊,不错,又大又肥,红烧最好吃。”
    第八十章
    阮茂林看向阮荷, 阮荷冲他点头, 阮茂林把手上用草绳提着的鱼往大队长手里一塞:“队长叔, 这条给你吃。”
    “嗨!你这孩子。你们捉鱼也不容易,我要你们三孩子的鱼干啥, 拿走拿走。”
    大队长要把鱼给他们, 阮荷几个笑嘻嘻跑开:“队长叔, 你留着吃吧,让婶子给你红烧。我们走了,不耽误你忙啦!”
    三人快速跑远, 大队长身边还有个下放的人,他追都没处追。
    “这孩子, 真是!”
    大队长看着手里的鱼, 又好气又好笑:“我缺他这条鱼啊。”
    中年男人方明一脸儒雅笑着,看着那鱼说:“也是几个孩子的心意。”
    大队长点头:“她们三在村里确实是最有礼貌的孩子。”
    方明看向阮荷她们跑远的方向,眼神里有着看不懂的情绪:“队长, 她们是谁家的孩子?父母教育得很好。”
    大队长没觉得这问题有什么, 给他指了指阮家, 说:“就那家, 阮建业家的,她们娘以前读过书, 是比村里很多妇女文雅,也会教孩子。”
    方明看着阮家,心里念着:阮家?我要找的人就在那里吗?
    “方同志?方同志?”
    “嗯?”方明回神,歉疚地笑了下:“不好

章节目录

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木梓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梓潼并收藏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