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场合不出错,任凭他们随心所欲地穿,御史、老王爷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不,皇上折腾习惯了,小阿哥的吉服也定了天青色,这段时间更是带着一家人各个颜色穿个遍,红、橙、黄、绿、蓝、靛、紫,新出的黑茶色、可可色、米白色……恰好关外的老家人来参加美食节见着了,都和睿亲王提意见。
    他们的皇上怎么能穿间色的服饰?
    睿亲王从善如流地来和皇上谈心,年轻人喜欢鲜亮的颜色他们作为长辈非常理解……皇上身份的关系,在自家人面前可以稍稍放松,在外头要注意多穿黑色的袍服,说满语,喝黑茶或者奶茶……。
    皇上听着弟弟妹妹和儿子们幼稚的聊天,清亮明净的丹凤眼神光内藏,好像大海般深邃,端坐品黑茶的样子宁静自若,水墨丹青版的文质彬彬。
    几分清雅,几分平和,几分先贤圣人的气度。
    中外画家们觉得刚刚高台上的皇上是一个模样,现在是另外一个模样,小阿哥们尤其和平时不同,他们的灵感一个接着一个。
    就是美食的香气太诱人了幺。
    三位大人加三位小宝宝休息了不大一会儿,礼部官员领着各个地方跟着前来参赛的官员们都来拜见,十一贝勒和十四格格去帮哥哥姐姐们忙乎,小阿哥们跟在阿玛身边乖乖地听着,皇上打开话题,和他们聊着各个地方的风土民情,民生情况。
    另一边的一桌人,豫亲王满足地用着东北老家的厨师用老家的食材做出来的正宗大葱炝干豆腐丝,夸个不停。
    “这味儿地道,干豆腐丝不细也不薄,葱放的够多够味儿,材料油尤其炸的正好。”
    胖胖的顺郡王哈哈大笑,身上胖肉抖动,“就知道你们喜欢。现在关内的年轻人都不惦记这口了。”
    和顺郡王差不多年纪,大约六十岁,一身儿黑色清装还不大习惯的温郡王不认同,“关内没有食材,他们惦记也做不出来这个味儿。”
    “是这样。”睿亲王用着东北各种名贵药材炖出来的老母鸡汤,回味一番,笑着说道:“关内关外饮食大不一样。”
    “我们入冬和冬天喝老母鸡汤暖身,其他地方喝辣汤,美食节的机会难得,老叔们把不同地方的美食尽量都尝尝。”
    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几样小吃食小碗汤羹,热气直冒,满满的诱惑。早上用过早膳现在都不大饿,而且美食太多,每一份他们也不用,不能吃多。温郡王听着睿亲王的提议,端起一份黑乎乎的小汤用了一汤勺。
    鳝鱼丝、鸡丝、面筋等等材料,看起来粘粘的,汤上面漂着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辅料,温郡王按照宫人的说法,加醋及香油少许。
    辣呼呼,麻酥酥,酸溜溜,香辣可口。
    “爽快,开胃。”
    温郡王夸赞,大口喝汤;顺郡王起了好奇心,也端起小碗喝起来。
    “风味独特。”
    豫亲王笑到:“这道菜绝对有风味。我刚刚看小卡片上的介绍,宋朝时期黄河夺泗入淮,各种鱼类随水泛滥,捕不胜捕。当时任徐州知府的苏轼先生赋诗《河复》。”
    “巨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当地人就从黄河中捕鳝并辅以佐料煮汤。”
    温郡王和顺郡王听不明白这个诗词,豫亲王翻译成满语也是四不像,不过他们听懂了这道菜的来历,两位老王爷直点头,“这位宋朝的苏轼大人好,会写诗,会吃,会做事儿。”
    睿亲王也觉得苏轼大人是一为非常有趣的人,“晚膳我们尝尝东坡肉,也和这位苏轼先生有关,用他的号起的菜名儿。
    尝尝味道,不能多吃肉。”
    一来京城就被太医叮嘱不能多吃肉,顺郡王对于能吃吃肉味儿很开心,“老叔们明白,保证就吃一口。”
    说着话看了一眼豫亲王,豫亲王心领神会。
    不能让皇上知道他们吃肉。
    …………
    阿玛叔叔陪着老家的老叔们乐呵就可以,文武官员们各有各要做的事儿,年轻人,比如多尔博,多尔博被十贝勒分派任务,这两天他和堂兄德塞两个人领着满洲和科尔沁来的十个小伙伴们一起逛美食节。
    面对偌大的美食节,到处美食飘香无从下手的他们,站在美食节中央的区域指示牌做计划。
    为美食节准备的地方是京城北边靠近防沙==林的一块大平地,大约一千五百亩,运动会、武举会都在这里举行。这里除了皇上和王公贵族们休息的地方外,其他诸如更衣洗漱等等地方齐备,排水排污等设施规划的非常好。
    这次的美食节按照区域划分,纵横交错的二十条大街,一百个区域,依次分布着山东美食区、湖南美食区、东北美食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前两天的美食节重点是吃,吃遍大清各地方不同水土的美食,后两天才是正式比赛。
    “我们先从南吃到中间,再从西吃到东,如何?”
    多尔博的建议一出,闻着美食的味道早已心动的小伙伴们大声附和。

章节目录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