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院结业,可以去皇后娘娘的军队做小兵,可以去无为山人的医馆做馆。她会抬头挺胸做人,做到我们都没做到的事儿。”
    提起女儿,柳如是一边哭一边笑,“小照是大脚……皇上英明……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把小照送到八旗学院学习。
    她学习很好。几位老师都说小照即使嫁人后,也应该继续钻研医术。”
    “可不是?我们小照聪明,将来一定是和她母亲一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被好姐妹故意笑话,自己也笑。
    “会有的。”离开观音庙临上轿的时候,柳如是拉着顾横波的手安慰她,不管男娃娃、女娃娃,总会有。
    顾横波轻轻答应一声。
    炎热的夏天快要来临,江南曾经的风流子弟李渔、金圣叹、朱彝尊、张岱等人大清国有名的美食家,烹饪家纷纷赶在酷暑之前进京,江南曾经的名妓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等人的故事又被世人提起。
    京城中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气氛。
    一向“有容乃大”的京城人对这些人隐隐地排斥。
    豫亲王很头疼。这个事儿归他管,董小宛、张岱这些人在民间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事儿好解决。可问题是他也看不上龚鼎孳、钱谦益这帮子人啊。
    捏着鼻子把京城的风向引导到大清国的稻种改良,各地的水稻增产上。
    “皇上您说,这能怪老百姓还记挂着他们的错处吗?钱谦益这些年低调很多,招的骂少一些。那个龚鼎孳,放着家里的父母妻小不管,可着劲儿地宠爱一个青楼出身的妾室,外头还养着一个……。”
    小阿哥们放下手里的拼图方块,大眼睛炯炯有神;豫亲王赶紧地把“男宠”两个字咽下肚子。
    “……妾室。”声音几不可闻。
    小阿哥们……。
    大阿哥默然,龚鼎孳的男女不忌世人皆知。
    二阿哥默然,龚鼎孳养男宠并不是秘密。
    三阿哥看看十五爷爷,看看两个哥哥,到底养了一个什么?
    豫亲王承受不住三阿哥的眼神儿,“突然”想起还有其他事儿,利索地行礼离开。
    三阿哥把目光投向阿玛。
    亲阿玛沉默。
    按照历史的观点,明朝的上层社会对老百姓的生死无动于衷,老百姓活不下去要“覆舟”,而李自成起事代表着正义和民意,不管为了保命还是什么,投降他都是正确的。
    按照这个时代代表社会主流的忠君观点,李自成起事是造反,带领着百姓和奴仆不听话,破坏了他们的安享“人间五大乐”的“美好”家园,投降李自成就是大逆不道。
    至于在睿亲王带兵来到京城的时候投降满清……?
    皇上发现团宝和圆宝也和胖宝一样固执地盯着他看,随即放下手里的毛笔,从御案后面走出来,一边活动手脚一边回答他们的问题。
    “龚鼎孳经常被谏官们攻讦其家事不修,阿玛让刑部和大理寺查实。龚鼎孳做官清廉勤朴,个人胡闹花的是他个人的钱财,没有贪污。”
    不管之前如何,龚鼎孳在大清朝是一个好官,在怎么胡乱也是在自家没有去秦楼楚馆,阿玛不想因为龚鼎孳的家事处罚龚鼎孳。
    小阿哥们知道龚鼎孳的真实情况和阿玛的态度,脸上的不认可稍缓,可还是不放心。
    亲阿玛盘坐到儿子们的身边,把小眉头紧皱的二阿哥抱在怀里,细细地解释,“龚鼎孳在个人之事上为人疯癫,可是他在乱世期间保护文人学士,为民请命,惜才爱士,对困厄贫寒名士常倾力相助。”
    “穷交则倾囊橐以恤之,知己则出气力以授之。富有才气,洽闻博学,诗文并工……”
    说到这里,皇上心里一叹,吕布的英勇也是三国第一。
    “世人都说忠臣不侍二主,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世人还有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人类自己制定的行为标准……孔圣人半个,王阳明应该称得上千古第一完人。”
    “……叛乱和造反有很多种,李自成的起事和安禄山的起事,是不一样的。一个君逼官反,一个官逼民反。”
    大阿哥一张脸皱成小包子。
    不管造反有什么理由,造反就是造反。
    二阿哥望着阿玛,眼神儿担忧。
    世人不会去管龚鼎孳胡闹用的是谁的钱财,不管他经营有方家业兴旺。他上辈子明知道龚鼎孳有才能也无法重用,任由龚鼎孳在官场上沉沉浮浮,平复世人的怨气。
    三阿哥小大人模样思考,这个人,有才能有胆气,可以用……但真不好用。
    要用他就要承担世俗的指责。世俗价值观会责问阿玛,为何要重用一个“三朝臣子”?
    亲阿玛瞅着儿子们可爱贴心的小样儿笑出来,把儿子们都揽到怀里,挨个亲亲,“两淮盐运使年龄大了一直在祈退,阿玛打算让龚鼎孳接任。”

章节目录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