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在信里说,京城还是老样子。路都没有修,还是黄土路。”老夫人安慰自家老爷。
    “小宛莫安慰我。大清国哪个地方没有大变样。”街道路面没变,人都变了,文化也变了,一路北上,越接近京城越能感受到这份变化。
    肯定和当年权党倾轧混乱不堪的京城,和战乱中饱受战火的京城很不一样。
    老夫人心下恻然,故意取笑自家老爷,“当年是英俊的四公子冒公子,现在是一垂垂老翁冒老爷。”
    冒老爷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来,“小宛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
    老夫人大大方方,“谢老爷夸。”
    一身儿青色老派的裙衫,眉眼间有着早年历经风霜的憔悴,身姿挺拔端正,五官上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秀丽脱俗。夫妻两个放开心绪聊起往事,下人们散坐各自休息,官道上时不时地过去一些车马。
    老管家喝完了茶水抬头看天,东边乌云聚集,他走过来,语气担忧,“前面不远就是驿站,我们停停,怕要有大雨。”
    通州一带夏天炎热多雨,老爷和老夫人抬头看看天,面色担忧。他们带着的食材虽然打包的非常精细,可最好还是不经大雨。
    “立即上路,若是有大雨,在驿馆待到雨停再上路。”
    大队人马听了这话不敢耽搁,回到马车上快速赶路。
    大清国官道上的驿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对比他们出京那一年,是大变样。统一的砖瓦房规制整齐利索,进去大院后里面干净安静。
    冒家人大方有礼,驿馆这些日子人多,驿馆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找了一个和另外一户人家拼凑的单独小院。
    此时头顶上蓝色的天空不见,漂浮不定的丝丝白云也不见,乌云密布马上要有大暴雨的样子,冒老爷和老夫人相看一眼,一起笑出来。
    当今皇上喜好美食,带着天下百姓不管贫富都跟着安心享受食物的美好,老夫人又是江南有名的美食家,擅长在各种贫困不便的情景下都不忘追求精致雅趣的生活。
    老夫人自己下厨,打算在大雨来临前快速地做出来三菜一汤。下人跟着帮忙,特别是想要和老夫人学几手的小厮小磨。
    老爷在老管家的帮忙下煮茶。
    芥片是他们夫妻的最爱,煮好后有一股婴儿奶香。这位冒老爷怕下雨的时间长,煮了两壶出来。
    用过饭后,噼里啪啦的大雨下来,夫妻二人一人一壶芥片对饮,静默中有着相濡以沫多年的默契和感情。
    当年的复社成员,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吴应箕、黄宗羲等好友如今都在各地游学或者在他们的家乡安养晚年,教授蒙童。他冒襄的儿子考了进士出身,他自己也带着妻子回京参加美食大赛。
    挺好。
    明末大变后,秦淮八艳风流云散。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出家修行;顾横波随龚鼎孳去了北京,郑妥娘随杨文聪养老于贵州,陈圆圆被战云裹挟而去,自己和老爷修成正果,艰辛历尽远离“红颜薄命”的结局终得圆满。
    也挺好。
    老夫人想起如今在京城安养晚年的好友柳如是、卞玉京、顾横波等人,心下凄然。战乱来了才知道那些平时自称“大丈夫”的人多么可笑。
    三朝大臣龚鼎孳?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末四公子之一,冒公子,纳妾董小宛。本文里面大清变化,董小宛没有早逝,因为和冒公子相伴多年,在大夫人去世后做了夫人。
    龚鼎孳 明朝亡的时候和顾横波先投降李自成政府,后投降大清,被人称为三朝大臣。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黑森林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09 章
    临头退缩钱谦益?
    可惜了她那一心要嫁真名士的好姐妹如是。
    一声声雷声隆隆, 还刮起了风,雨点打在屋檐上被风裹住,有成瓢泼大雨的势头。
    大雨一时半会不会停,夫妻两个喝完了茶,干脆去小憩一会。
    驿馆里头的人已经聚集很多,有的下棋, 有的玩叶子牌,有的聊天喝酒,更多的都是闭眼休息。
    京城南城一家香火旺盛的观音庙里,两位夫人跪在送子观音像前, 虔诚地上香诵经给香火钱, 一刻时后带着丫鬟们出来大殿转到后殿僻静之处。
    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两位夫人虽然都不再是二八年华,依然美丽如昔。
    丫鬟们在小桌子上放好茶点,轻轻退下守在四周。
    假山小径,曲水池塘, 荷花飘香, 然两位夫人都无心赏景用茶, 其中一位气度沉稳的夫人先开口,“听说龚鼎孳最近和老友相聚, 新写了一首诗词……顾我浮踪惟涕泪,当时沙道久苍凉。壮夫失路非无策,老伴逢春各有乡……?”

章节目录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