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都是暴利,朝廷虽有重税、盐引,但商者还是获利最大。特别是最让朝廷头疼的官商勾结。
    现在阿玛对贪官污吏打击的严格,情况好很多。价值三四文钱一斤的食盐,加上各方红利目前是控制在八文左右。
    一旦朝廷露出妥协的姿态,那帮子唯利是图的盐商和心性不定的官员们……不法盐商把盐贩卖到不产盐的地方,三四十文一斤他们也有胆子卖。
    三兄弟从摇篮里抬头,互看一眼表达各自的想法。
    大阿哥的看法和睿亲王一样,暂时妥协,腾出来手后直接查抄。
    二阿哥的看法中庸,抄家抄多了那帮子被盐商养着的文人肯定耍笔杆子。
    在食盐供应没有完全起来之前,既要平衡国库危机,朝廷和盐商的关系,又要让老百姓尽可能地吃官盐。
    三阿哥……受过文人笔杆子苦楚的三阿哥想不到比抄家更好的办法,他也担心亲阿玛遭到江南文人的口诛笔伐。
    但是三阿哥就是三阿哥。
    “真汉子”三阿哥本着脸胖手拍着他的荷花小布偶态度最刚硬,坚决不妥协,“平衡”也不要。
    大阿哥皱着眉眼。
    二阿哥拍一下他的牡丹小布偶回应阿玛的名声重要。
    …………
    皇上看一眼好像是在开小会议的宝宝们,提出他的意见,“印刷债务银票,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比如后世的国库券,“但不是专门给富商豪绅。全大清百姓,家里有余财方便购买的都可以购买,朝廷给算利息。”
    “这也是侄儿上次提到的新式银行模式中的一条。老百姓在银行或者钱庄存钱,国家或者其他人借贷,银行或者钱庄给存钱的老百姓发放利息。”
    作者有话要说:  《西游记》和《水浒传》,在明朝是□□。《水浒传》在清朝也被禁、《西游记》涉嫌嘲笑嘉靖皇帝,清朝不禁了好像。
    古代盐商,真的富可敌国。一般初期还好,朝廷定期割韭菜,查大户。乾隆时期,因为乾隆的好大喜功,奢靡成风,盐商找到方法和朝廷勾结,盐商给朝廷捐款,然后朝廷对盐商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绯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中央广场 5瓶;君子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07 章
    正端着茶盏喝茶的睿亲王, 嘴角一抽;偷听的小阿哥们,齐齐呆愣。
    睿亲王无语是因为皇帝侄儿太厚脸皮了;小阿哥们呆愣则是……还可以这样?
    朝廷发行债券, 灵醒的人不管目的如何, 都会积极购买。朝廷只要把控住发行的数量、利息、收回时间即可?
    即使两淮盐商大量购买, 朝廷也不欠他们人情。
    明明思想高大上, 目的伟光正的皇上……。
    “债务银票的债务人是国家, 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时间是一年或者半年,年利息四厘或者五厘,名字就叫公债。把票面设计好看些,特别是一两银子, 二两银子,将来还可以当成纪念品收藏。”
    皇上想起他后世的票证收藏,真心认为应该试试, “正好顺便把大清钱庄开起来。”
    睿亲王和小阿哥们一起呆愣。
    真要厚着脸皮和老百姓借银子花?
    普通老百姓手里有银子, 哪家不是恨不得藏到枕头底下天天看着?换成银票虽然没有真实的银子有感觉,可也能当银子花。送到大清钱庄一年,能放心吗?
    “试试。”皇上跃跃欲试。
    第二天下午户部王大人听完皇上的建议,眼睛发直。
    他想说皇上我们大清国这些年开海贸易做下来, 国内的富商豪绅多得是, 不一定非要找盐商,又说不出口。
    这个事儿怎么也绕不过躺在金山银山上的两淮盐商。
    进了户部几年头发白了一大半儿,还在持续不停地掉头发的王大人, 感觉自己今年又要白不少头发,掉不少头发。
    皇上一句话说开大清钱庄就开,哎吆。
    “臣听理藩院送来消息,威尼斯那边有回信,今年秋天就会来到大清,包括那位美第奇家族的城主。”
    我们可以等等吗皇上?
    王大人眯着小眼睛眼巴巴地望着皇上。
    皇上大手一挥,“先把架子搭起来,自己试着发行公债试试。据朕知道的消息,威尼斯的银行也没有国债或者公债的模式。”
    上辈子主攻文化艺术的皇上没学过金融,但他自认自己懂的相关知识不比当世的银行家少,底气很足,“王卿不必担忧,可以先问问民意。或者先在官员内部小部分施行试试。”
    好像81年的国库券就是面向各单位发行,没有公开?皇上抬手

章节目录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