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瞧着他们眼馋的小馋猫样儿笑了笑,低头瞧着碟子里的鱼脍,鱼身晶莹剔透,肉眼可见脂肪层,入口应该是肥美软糯,油脂丰富?
    他夹起一筷子鱼脍进口,眼前好像晃过了和他在冬天一起去冰见吃冰见寒鰤的好友们。
    肉质甜美,脂膏丰腴,入口即能融化在舌尖之上却又不失嚼劲儿,最后留下油香四溢,让你慢慢体悟属于冬天海水的爽脆冷冽,和记忆中一样又不一样的味道。
    豫亲王用着满脸发亮。
    鱼脍中脂肪的润,鱼肉的香,混合在一起,加上新鲜山葵泥的辛辣,未经杀菌、新鲜无比的生酒的刺激,清爽高雅的口感直冲全身各处,视觉、味觉、听觉………全被覆盖,一直朝脑门而去冲击着灵魂。
    好像看到了年少时候的初恋情人,拿起卡片一看,不由地咋舌。
    “不经严寒,如何称王?寒鰤鱼作为鰤鱼中的王者,幼年是短距离打转,成年后开始真正的远距离洄游。秋冬季里南下产卵的季节,海洋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为了抵御寒冷身上积累了大量的脂肪的鱼儿,一路与海浪搏斗,经过寒冷、波涛、雷电的考验……。”
    “……鱼群各个肉质紧实、脂肪肥厚,晋升为鰤鱼中的王者寒鰤。冰见寒鰤,仅仅在每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在冰见外海出现几次,经过此处的鰤鱼洄游最长,脂肪和肉质较其他寒鰤鱼也更好,被认为是寒鰤中的最高贵者。”
    十二月在冰见外海出现,运过来,正好是这个时候,豫亲王念得浑身热血燃烧,听得人也是浑身热血沸腾。
    大自然的馈赠将食材进化至最好的状态,根本无需任何的烹饪,就连自负手艺的御厨们也不忍心在它们身上享受自己充满烟火味的技艺,原原本本的把他们的真身呈现上来。
    豫亲王品味着鱼脍中属于海洋的气息,又想起第一次和皇上用鱼脍的经历。
    美食的妙处,就在于此吧,原原本本。
    皇上因为他们脸上享受愉悦的表情微笑开来。传统的定置网捕捞,整个冰见外海每天渔获量只有几百条,恰好是寒鰤鱼最肉肥味美的时候。再加上人类无穷的智慧发明的保鲜方式,最大限度保持鱼的新鲜程度……。
    在这个时代吃到最新鲜的,活杀出来的冰见寒鰤,难得。
    睿亲王感叹出声,“果然是冬天才有的美味。”
    就算是武则天要百花在冬天开放,现在全大清国人都开始研究反季节暖棚种植技艺又如何?
    人类就算能让所有美味的鱼儿一年四季都有,吃到口的也不是那个味儿。什么季节吃什么真的是正经道理,安然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过那个冰见外海?好像是还属于藩属国扶桑?
    几位老王爷对视一眼,默契地做了决定。
    不知道吃一个鱼能让叔伯们产生这般的“联想”,皇上用着“好久”没吃到的美味,回忆着记忆中的味道和亲友们的笑容,用心感受着今生此刻的冰见寒鰤给予他的体验,脸上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儿。
    不管每个人心里的“淡”是什么样子,真味又是什么样子,冬季的饮食,冬季吃鱼,吃的就是冰下冷水中出来的那份“淡”,或者因为地理环境特殊形成的回暖气流带来的那份暖意融融的“淡”。
    第三道菜是鱼脍加锅子。和油炸、盐烤、炖煮……完全不同的感受。鱼肉的鲜嫩柔软、鱼皮饱满的胶质感和不同内脏的独特风味。
    鱼脍,鱼肉本身的鲜味彻底释放,瞅着就莹亮可人。薄切的鱼片再蘸以辣根、醋食用,背部的肉清爽淡泊,腹部的甘甜多脂,回味悠长。
    锅子,一般情况下鱼身上最好的部位做鱼脍,其余的部位各有各的吃法,只要是能吃就不浪费。满洲传统的锅子搭配辅料和一些提味的小青菜,皇宫大内精心烹制的冬锅和东北老家乡土十足的乱炖结合,热气腾腾的暖心暖胃。
    寒冷的冬天里头一口热汤下肚。再失意胆小的人也会觉得人生被治愈,恢复了面对严寒的勇气。
    几位老王爷用的额头冒细汗,将薄切的鱼片放到锅子里涮一下,口感又是不一样。锅子里头厚大的鱼肉块被汤汁调味浸透,却还保留着本身的白细鲜嫩,清口不腻,就一个词,痛快。
    肃亲王喝了一口薄酒,声音痛快之极,“用鱼做的东北锅子,久煮味厚不散,正宗。”
    豫亲王也觉得这个鱼好,可以撑得住久煮出味,绝对是好物儿。特别是它的鱼仔,表面充满沟壑不起眼,入口后先感受到其表皮的调皮顺滑,然后是其内部如奶油般的细滑口感。
    小阿哥们瞧着阿玛专心品锅子的神色,长辈们激动的模样,馋。口中的鱼泥粥是经常吃的鳕鱼鱼泥的味道,他们想吃鳕鱼锅子嗷嗷。
    多尔博发现小阿哥们盯着他的锅子有流口水的架势,忍不住想笑。
    他拿起自己身边的卡片朗声念道:“鳕鱼,原产于从北欧至澳洲及美洲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是欧洲人的主要食用鱼类之一,葡萄牙人尊称它为“液体黄金”。‘鳕’字出自扶桑,扶桑百姓认为这是最适

章节目录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痒痒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痒痒鼠并收藏清穿之顺治爱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