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对睿智的皇上更为相信。
两个人聊起最为关心的,给三位阿哥取名字的事儿,宫人进来禀告说准备妥当,挂念外孙孙的大福晋起身去照看小阿哥们,终于被太医和女医科允许可以站着洗澡的嘎尔迪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更稳妥的方式收拾自己。
晚上的时候终于忙完的小顺治回来寝殿看到三个吃饱喝足不乐意睡觉的小家伙,他洗漱沐浴后躺到榻上把他们都放到自己怀里趴着锻炼他们抬头。然后他就因为儿子们可爱的反应忍不住挨个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儿。
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脸蛋儿做出表情的小宝宝们使劲地发出一个小抗议的嗯嗯的声音,小顺治更乐了,继续亲亲亲。
额头、眼睛、鼻子各被亲了一圈儿的三位小阿哥……,这是亲阿玛,这是亲阿玛,这是亲阿玛……。
嘎尔迪走进来看到他们的互动忍不住笑了出来,“乳名儿定了吗?”
“还没。”小顺治瞅着好似有反应的小宝宝们笑得一脸慈爱,“几位皇叔都觉得乳名也应该正式起,朕觉得直接就大宝、二宝、三宝的称呼挺好。”
大宝?二宝?三宝?小宝宝们撅着小屁股趴在亲阿玛的怀里,努力克制自己想要哇哇大哭的冲动。
亲额涅感受到儿子们的“伤心”,努力争取一番,“不若都用福字起?”
“福字好。”小顺治觉得可以,对趴着不动的小阿哥们笑着说道:“那就福大,福二,福三。”
嘎尔迪听得目瞪口呆。她把哇哇哇哭嚎起来的儿子们抱着挨个哄好,看着早慧的他们因为亲阿玛的“故意”含着两泡眼泪委屈巴巴地睡了过去,又是心疼又是想笑。
“皇上可是有事?”嘎尔迪不相信皇上会给小阿哥们这么简单地取名字,皇上一向比任何人都疼爱他们。
小顺治笑了笑转了话题,“过些天承恩公他们就要到承德,梓童可以多和他们处处。”
已经对此有了主意的嘎尔迪张口就要拒绝,知道她心结、顾虑所在的小顺治接着劝她,“政事上的事儿梓童不用担心。其实说起来,应该是我带着梓童回喀尔喀看看。”
“皇上想去喀尔喀吗?”嘎尔迪眼睛发亮,她想让皇上去看看她的家乡。小顺治发现了她的欢喜,声音温柔,“想去看看梓童出生成长的地方。”
“喀尔喀很包容,很广阔。”嘎尔迪兴奋地描述着她心里的喀尔喀,她出生成长的地方,然后小两口温情脉脉地聊着各自儿时的事儿,关于小阿哥们的取名儿一事算是过去。
只是心里存着事儿的小顺治在第二天面对多尔衮送来的一串儿的小阿哥们的乳名儿,大名儿,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决定。
“皇上您想要给小阿哥们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豫亲王真怕皇上就这么喊着“大宝、二宝、三宝”的喊习惯了,“要不咱们也学着汉家人的辈分字,给后面的儿孙们定个取名的规矩?”
小顺治对此无可无不可,“朕没有意见。几位皇叔商议着来就是。”
豫亲王高兴地答应下来,转而提起另外一个事儿,“前些年黄河下游老是不稳当皇上下令山东、河北一带的百姓出关,确实是大好的政策。地利大辟,户益繁息。汉人和满人相处虽然有着很多不同但也是基本上融洽。”
“只是这两年我听着关外的老王爷们抱怨,汉人不停地开耕土地,经商做工,已经是大大地大乱了满洲人的生活习惯,而且他们做各种活儿都特别勤快,任劳任怨的,很多满人都因此没有了生计。”
“这个倒是难办。”他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禁止山东百姓进入关东找生计。
小顺治沉吟片刻终于开了口,“在朕看来,前朝中后期开始的下西洋、走西口、闯关东等等人口大迁移,其实都是好事儿。几个地方的人大移民,大混居,对于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很有好处。至于关外的满人因此受到的冲击……朕会仔细考虑。”
豫亲王一听当下就放了心,笑得一脸讨好,“臣也觉得这些老王爷都是舒坦日子过惯了不知道动脑筋。汉人勤快,我们应该比他们更勤快,怎么可以因此就要禁止汉人进入关外?臣昨儿也狠狠地和他们辩论了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起名废的蠢作者,划拉康熙字典也想不出来。求助小天使们。这个时候清朝皇家还没有定辈份字。好听就应该可以?
顺治年间因为黄河水泛滥开始闯关东,康熙年间禁止闯关东。清中后解禁。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詹詹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第 44 章
小顺治听着十五叔拐着弯儿给那些老王爷们撞木钟,瞅着他笑而不语。
豫亲王摸着光脑门嘿嘿笑, “皇上刚刚提到下西洋和走西口, 臣倒是想起一件事儿。民间老百姓都说走西口,闯东口, 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
两个人聊起最为关心的,给三位阿哥取名字的事儿,宫人进来禀告说准备妥当,挂念外孙孙的大福晋起身去照看小阿哥们,终于被太医和女医科允许可以站着洗澡的嘎尔迪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更稳妥的方式收拾自己。
晚上的时候终于忙完的小顺治回来寝殿看到三个吃饱喝足不乐意睡觉的小家伙,他洗漱沐浴后躺到榻上把他们都放到自己怀里趴着锻炼他们抬头。然后他就因为儿子们可爱的反应忍不住挨个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儿。
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脸蛋儿做出表情的小宝宝们使劲地发出一个小抗议的嗯嗯的声音,小顺治更乐了,继续亲亲亲。
额头、眼睛、鼻子各被亲了一圈儿的三位小阿哥……,这是亲阿玛,这是亲阿玛,这是亲阿玛……。
嘎尔迪走进来看到他们的互动忍不住笑了出来,“乳名儿定了吗?”
“还没。”小顺治瞅着好似有反应的小宝宝们笑得一脸慈爱,“几位皇叔都觉得乳名也应该正式起,朕觉得直接就大宝、二宝、三宝的称呼挺好。”
大宝?二宝?三宝?小宝宝们撅着小屁股趴在亲阿玛的怀里,努力克制自己想要哇哇大哭的冲动。
亲额涅感受到儿子们的“伤心”,努力争取一番,“不若都用福字起?”
“福字好。”小顺治觉得可以,对趴着不动的小阿哥们笑着说道:“那就福大,福二,福三。”
嘎尔迪听得目瞪口呆。她把哇哇哇哭嚎起来的儿子们抱着挨个哄好,看着早慧的他们因为亲阿玛的“故意”含着两泡眼泪委屈巴巴地睡了过去,又是心疼又是想笑。
“皇上可是有事?”嘎尔迪不相信皇上会给小阿哥们这么简单地取名字,皇上一向比任何人都疼爱他们。
小顺治笑了笑转了话题,“过些天承恩公他们就要到承德,梓童可以多和他们处处。”
已经对此有了主意的嘎尔迪张口就要拒绝,知道她心结、顾虑所在的小顺治接着劝她,“政事上的事儿梓童不用担心。其实说起来,应该是我带着梓童回喀尔喀看看。”
“皇上想去喀尔喀吗?”嘎尔迪眼睛发亮,她想让皇上去看看她的家乡。小顺治发现了她的欢喜,声音温柔,“想去看看梓童出生成长的地方。”
“喀尔喀很包容,很广阔。”嘎尔迪兴奋地描述着她心里的喀尔喀,她出生成长的地方,然后小两口温情脉脉地聊着各自儿时的事儿,关于小阿哥们的取名儿一事算是过去。
只是心里存着事儿的小顺治在第二天面对多尔衮送来的一串儿的小阿哥们的乳名儿,大名儿,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决定。
“皇上您想要给小阿哥们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豫亲王真怕皇上就这么喊着“大宝、二宝、三宝”的喊习惯了,“要不咱们也学着汉家人的辈分字,给后面的儿孙们定个取名的规矩?”
小顺治对此无可无不可,“朕没有意见。几位皇叔商议着来就是。”
豫亲王高兴地答应下来,转而提起另外一个事儿,“前些年黄河下游老是不稳当皇上下令山东、河北一带的百姓出关,确实是大好的政策。地利大辟,户益繁息。汉人和满人相处虽然有着很多不同但也是基本上融洽。”
“只是这两年我听着关外的老王爷们抱怨,汉人不停地开耕土地,经商做工,已经是大大地大乱了满洲人的生活习惯,而且他们做各种活儿都特别勤快,任劳任怨的,很多满人都因此没有了生计。”
“这个倒是难办。”他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禁止山东百姓进入关东找生计。
小顺治沉吟片刻终于开了口,“在朕看来,前朝中后期开始的下西洋、走西口、闯关东等等人口大迁移,其实都是好事儿。几个地方的人大移民,大混居,对于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很有好处。至于关外的满人因此受到的冲击……朕会仔细考虑。”
豫亲王一听当下就放了心,笑得一脸讨好,“臣也觉得这些老王爷都是舒坦日子过惯了不知道动脑筋。汉人勤快,我们应该比他们更勤快,怎么可以因此就要禁止汉人进入关外?臣昨儿也狠狠地和他们辩论了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起名废的蠢作者,划拉康熙字典也想不出来。求助小天使们。这个时候清朝皇家还没有定辈份字。好听就应该可以?
顺治年间因为黄河水泛滥开始闯关东,康熙年间禁止闯关东。清中后解禁。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詹詹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第 44 章
小顺治听着十五叔拐着弯儿给那些老王爷们撞木钟,瞅着他笑而不语。
豫亲王摸着光脑门嘿嘿笑, “皇上刚刚提到下西洋和走西口, 臣倒是想起一件事儿。民间老百姓都说走西口,闯东口, 东口到西口喇嘛庙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