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这对冤家的破事韩纯臣也没少听说过。无非是高阳与年轻俊秀的男子相会,让房遗爱失了脸面,怒气冲冲提剑砍人那件事。人是没砍死,却闹得长安皆知。当时高阳见房遗爱来势汹汹,也抽出侍卫的陌刀挡下那一剑,怒目反问房遗爱为何男子上秦楼楚馆买醉便叫风雅,女子白昼宴席请来清倌作陪就被想得龌龊了?
房遗爱气得牙痒痒,却无法反驳。
也因这句话,高阳豪爽的名声不胫而走,交游更加广阔。
虽说两人像是相看两厌,却仍旧住在一块,没闹过分居。直到过年前房遗爱孤身回到房府,绝口不提高阳。
两人之间恩怨如何韩纯臣一点也不在乎,只是在房府侍奉笔墨一个下午,眼见就要日落,仍旧没见到房若晓,听到房玄龄要他先行离去,他微微咬了咬唇瓣,心有不甘,便道:「那么学生明日再过来为先生读《春秋》。」
房玄龄颔首,便与仆佣往前厅去。
***
房若晓在私塾里上学已有一季的时间,重活一世,女红针线、女诫女德、诗词歌赋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师傅才刚教完,点名要她们背诵,难不倒她,让她骗了个过目不忘、聪慧深心的美名。
房家耆老知道了,还道房家就要出了个横空出世的才女,高兴地为她找了许多夫子。房若晓默然,她想学的是真能谋生的一技之长,对那些女子学问便显得恹恹提不起劲。
还好这些女夫子当中有一位随家人赴任游历西域又归来而后出家的道姑。她讲的是周游各地的见闻。今日这名道姑上课迟了时辰,赶来房家时说她的田地春日逢虫灾,今日捉虫的事。
房若晓突然打断她问道:「夫子,你有多少田地?」
道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四十亩。怎么了?」
房若晓眼睛一亮,问道:「夫子,女子要怎样置购田地?」
「啊,小娘子想要拥有田地吗?」
房若晓兴奋地点点头。
「恐怕不行呢。我朝女子是没有田地的。除非出家做尼姑或道姑。」紧接着便说了均田制,沿袭前朝只有男丁配有田地一顷。前朝以前女子也能授田。
房若晓颦眉说:「真不公平。要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呢?」
道姑夫子愣了愣,若有所思,却未说出口,噙笑道:「招赘。家中有男丁就行。再不,就是女户,但是女户之主多是寡妇,没有单身未婚的女子。」
「就不能不婚不嫁吗?」
「这──」道姑夫子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说出家就不需嫁娶。
不待夫子回话,房若晓惋惜地叹口气,又问:「那经商呢?夫子可有见过女商贾?」
011 松间逢卿复何时 (4) 惑溺:我不卿卿, 谁当卿卿(時起雲)|
7807051
011 松间逢卿复何时 (4)
「胡人女户是有些商贾,我也有个店铺卖些香烛。」
「夫子店铺是先买地盖屋还是直接买下店铺?」
「我这店铺就在道观旁。道友则是做些素斋供香客饱餐。」
「生意好吗?」
「生意还行。出家人追求的不是浮奢,而是心境的平静,岁月静好就心满意足。」
「出家真好──」房若晓一脸艳羡。
房家姊妹终于忍不住开口问:「若晓问这么多做啥?你又不能做道姑。」
「你怎么知道我不行!」房若晓噘嘴,转过头不理她们,又问:「夫子,您的道观在何处?」
「就在曲池坊。」夫子笑了笑,不以为意说:「好了,别问这些了,今日上课就到这儿吧。记得回去背诗词,明日我要问的。」
众人哀叫一声,便各自收拾桌面。
房若晓凑近讲台,仰头对夫子说:「夫子,下次我能去你的道观看看吗?」
「好啊。但是若晓为何对这些事这么有兴趣?你的反应快,举一反三,但却不是真心好学,唯独讲到这些才会兴致勃勃。你年纪太小,不该耽溺于此。」
夫子还没说完,一名房家姊妹变高声讪笑道:「小娘子想出家?那颖川县公世子不要哭死了?」
房若晓脸一红,心道果真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韩纯臣的心思吗?
真是羞人!
不想和她们多做纠缠,房若晓瞪了她们一眼说:「他哭死关我何事?都叫他阿兄了,有人和阿兄成亲的吗?」
「哎?他生得俊,你不要,日后才真的要哭死。」一名少女哄笑说道。
「稀罕!」房若晓抿了抿唇,撇过脸。
逗乐了一干小少女。少女们叽叽喳喳像是初春的燕雀,看着房若晓羞恼胀红脸的小模样更乐了,说的话更加放肆。
「真不稀罕吗?谁不知道韩家世子才貌兼具?当年曲江池畔仗义执言的那首诗早已传颂长安,连我爹爹都说他难得!」
「是啊,尉迟刺史与卫国公李靖还争着收他为徒呢!晓晓都不知道吗?」
「什么?这些事迹传遍长安了啊!晓晓没听说过?那可要多读些书了──」
此起彼落的娇脆调笑声听在房若晓耳里
房遗爱气得牙痒痒,却无法反驳。
也因这句话,高阳豪爽的名声不胫而走,交游更加广阔。
虽说两人像是相看两厌,却仍旧住在一块,没闹过分居。直到过年前房遗爱孤身回到房府,绝口不提高阳。
两人之间恩怨如何韩纯臣一点也不在乎,只是在房府侍奉笔墨一个下午,眼见就要日落,仍旧没见到房若晓,听到房玄龄要他先行离去,他微微咬了咬唇瓣,心有不甘,便道:「那么学生明日再过来为先生读《春秋》。」
房玄龄颔首,便与仆佣往前厅去。
***
房若晓在私塾里上学已有一季的时间,重活一世,女红针线、女诫女德、诗词歌赋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师傅才刚教完,点名要她们背诵,难不倒她,让她骗了个过目不忘、聪慧深心的美名。
房家耆老知道了,还道房家就要出了个横空出世的才女,高兴地为她找了许多夫子。房若晓默然,她想学的是真能谋生的一技之长,对那些女子学问便显得恹恹提不起劲。
还好这些女夫子当中有一位随家人赴任游历西域又归来而后出家的道姑。她讲的是周游各地的见闻。今日这名道姑上课迟了时辰,赶来房家时说她的田地春日逢虫灾,今日捉虫的事。
房若晓突然打断她问道:「夫子,你有多少田地?」
道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四十亩。怎么了?」
房若晓眼睛一亮,问道:「夫子,女子要怎样置购田地?」
「啊,小娘子想要拥有田地吗?」
房若晓兴奋地点点头。
「恐怕不行呢。我朝女子是没有田地的。除非出家做尼姑或道姑。」紧接着便说了均田制,沿袭前朝只有男丁配有田地一顷。前朝以前女子也能授田。
房若晓颦眉说:「真不公平。要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人家呢?」
道姑夫子愣了愣,若有所思,却未说出口,噙笑道:「招赘。家中有男丁就行。再不,就是女户,但是女户之主多是寡妇,没有单身未婚的女子。」
「就不能不婚不嫁吗?」
「这──」道姑夫子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说出家就不需嫁娶。
不待夫子回话,房若晓惋惜地叹口气,又问:「那经商呢?夫子可有见过女商贾?」
011 松间逢卿复何时 (4) 惑溺:我不卿卿, 谁当卿卿(時起雲)|
7807051
011 松间逢卿复何时 (4)
「胡人女户是有些商贾,我也有个店铺卖些香烛。」
「夫子店铺是先买地盖屋还是直接买下店铺?」
「我这店铺就在道观旁。道友则是做些素斋供香客饱餐。」
「生意好吗?」
「生意还行。出家人追求的不是浮奢,而是心境的平静,岁月静好就心满意足。」
「出家真好──」房若晓一脸艳羡。
房家姊妹终于忍不住开口问:「若晓问这么多做啥?你又不能做道姑。」
「你怎么知道我不行!」房若晓噘嘴,转过头不理她们,又问:「夫子,您的道观在何处?」
「就在曲池坊。」夫子笑了笑,不以为意说:「好了,别问这些了,今日上课就到这儿吧。记得回去背诗词,明日我要问的。」
众人哀叫一声,便各自收拾桌面。
房若晓凑近讲台,仰头对夫子说:「夫子,下次我能去你的道观看看吗?」
「好啊。但是若晓为何对这些事这么有兴趣?你的反应快,举一反三,但却不是真心好学,唯独讲到这些才会兴致勃勃。你年纪太小,不该耽溺于此。」
夫子还没说完,一名房家姊妹变高声讪笑道:「小娘子想出家?那颖川县公世子不要哭死了?」
房若晓脸一红,心道果真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韩纯臣的心思吗?
真是羞人!
不想和她们多做纠缠,房若晓瞪了她们一眼说:「他哭死关我何事?都叫他阿兄了,有人和阿兄成亲的吗?」
「哎?他生得俊,你不要,日后才真的要哭死。」一名少女哄笑说道。
「稀罕!」房若晓抿了抿唇,撇过脸。
逗乐了一干小少女。少女们叽叽喳喳像是初春的燕雀,看着房若晓羞恼胀红脸的小模样更乐了,说的话更加放肆。
「真不稀罕吗?谁不知道韩家世子才貌兼具?当年曲江池畔仗义执言的那首诗早已传颂长安,连我爹爹都说他难得!」
「是啊,尉迟刺史与卫国公李靖还争着收他为徒呢!晓晓都不知道吗?」
「什么?这些事迹传遍长安了啊!晓晓没听说过?那可要多读些书了──」
此起彼落的娇脆调笑声听在房若晓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