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块地方来承接这种古代婚礼呢?
    江皖在纸上写下这个计划,看看到时候有没有办法实施。
    最后,是婚礼的配饰这一块。江皖当初想做首饰,但是没做起来。一是因为古代的有些首饰在现代卖不合算,比如珍珠,比如玛瑙。二是现代首饰的工艺也很高了,对比古代金银簪钗,在星汉灿烂买汉服的女孩们更喜欢簪娘们做的簪钗,不仅形状颜色美,而且还便宜。
    所以江皖店中卖出的首饰,大多都是有钱的富豪们订走的,而这些被富豪订走的首饰头面无一例外都是当初县令送给她的,或者是她在金银楼花重金所购的,不仅本身价值高,还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
    像普通的金银簪钗,卖出去的还真不多,江皖每每想到这个就有点愁。
    但是若是跟着婚服卖那肯定就不一样了,婚礼上新娘所戴的簪钗跟平常也是不一样的,不仅可以和在婚礼当天佩戴,拆分开来后平常也可以戴,更可以把一套当做升值物品收藏。
    将三个计划的大致思路写下来,放下笔后,手机屏幕上显示晚上十一点了。
    江皖去卫生间泡了会儿澡,消除疲惫后回到唐朝。
    第二天江皖身上好像骨头重组了一遍,但阿林好似没事人一般,还兴致勃勃的邀请江皖出门游玩。
    安陆在唐朝颇有地位,李渊幼年时期在安陆生活过,所以在安陆设了安州总管府,安陆如今也算是安定富庶。
    “阿姐,咱们今日去白兆山游玩吧,李兄之前来的信中就说白兆山风景甚美,他还打算在白兆山盖间屋子呢!”阿林吃过早饭说道。
    江皖摇摇头,“你和江临风去吧,我今日不想出门了。”
    阿林看江皖面色坚决,也不劝,昨日他都累个不行,更何况阿姐呢,“那我便去找江兄,你若是不舒服可得让楼下掌柜去请大夫。”
    江皖点头,然后在阿林走后便回现代躺了一个上午。
    休息完一天后,便开始跟着阿林出门游玩。
    在安陆,江皖又见识到另外一种刺绣——汉绣!
    这天天气晴朗,江皖心想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安州,也不窝着了,于是跟着阿林出门逛街。
    “阿姐,安州的刺绣在扬州倒是少见。”阿林站在一家绣庄里,仔细的看着绣品。他们如今出门逛街,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绣坊了。
    江皖看着绣品也感叹非常,是了,这安州是楚文化的起源地,怎么不会有自己独特的刺绣文化。如今见着这些绣品,江皖便记起来了,这不就是后世的汉绣吗!
    汉绣构思大胆,色彩浓艳,画面丰满,装饰性强,处处流露出楚风遗韵。*
    在战国时期,汉绣就已经十分发达了。在明清时期,楚地人人都穿汉绣,而到了清末民初,汉绣发展到顶峰。那时候绣铺满大街都是,汉口设立了织造局,更是有一条绣花街,有句话叫“家家绣花,户户刺绣”,说的便是汉口。
    但在战争时期,汉绣遭到毁灭式的打击,技艺几乎失传。还没恢复生气后,在六七十年代,汉绣再次被打压,直到八十年代之后,汉绣才得以喘息,但从此之后发展也大不如前。*
    这会儿看到如此精美的汉绣,她怎么能不惊喜。
    掌柜的见这两人在绣品前交谈感叹,就知道他们是外地人,又见两人身上衣着价值不菲,所以赶紧走过去,“两位可有满意的绣件?”
    江皖转过头说道,“可有这么大的?”说着两手比了下大小。
    “有有有,请跟我去二楼。”掌柜忙请江皖二人往里头走。
    到了二楼雅间,掌柜的喊人拿出几幅绣图。
    江皖赶紧接过仔细观赏,一会儿后说,“这个松鹤延年,鱼戏莲花帮我包起来。”
    “好。”掌柜脸上的笑容都真诚许多。
    江皖又问,“您们这有带货去扬州卖吗?”她在扬州还真没发现汉绣绣娘,以后若是有汉绣的订单,还不知该怎么办呢。
    “有的,我们绣庄有走商,每一季便会把这绣图带到扬州售卖。”
    江皖一听就放心了,于是留下地址,“我若有订单可以托走商带给你吗?”
    “可以的,扬州有不少绣庄都是如此。”掌柜赶紧记下地址,然后把走商的地址也给江皖。
    阿林听他这话后想了想,“是卞家和王家吧,我记起来了,这两家也有卖这种刺绣。”
    “对!这两家都是我们店铺供应的。不瞒您们说,我们店中有些绣品也是从他们店铺所进。”
    既然有过先例,那江皖和阿林就放心了。
    又过几天,李白新婚宴宾客。
    江皖看他脸色就知道这几天过得颇好。李白一见她和阿林来,就带着妻子走了过来。
    江皖这会儿才看清楚他的妻子。身材袅袅,穿着鹅黄色的襦裙,头上带着红宝石头面和簪着一根琉璃钗,都颇为贵重。皮肤白皙,和李白的浓眉大眼不同,她脸庞清秀,看着十分温婉。
    过来后和他们大方问好,有些爽利,

章节目录

我有一间汉服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大鹅踏雪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鹅踏雪泥并收藏我有一间汉服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