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圣女风姑娘所言,这瓢泼大雨甚至会让运河决提,后果严重不以。
    军士能想到这里,龙啸天当然也能想到这里,他脸色当即就阴沉下来:“岱城距离大运河虽然只有几十里距离,但还好在大运河根本就没有流往岱城这边的支流。”
    龙啸天走到一张临时拼凑的桌子前,仔细的观察舆图,这是一幅详细到连山川河流,城市村庄的具体名字都记录在册的龙国舆图。
    龙啸天作为当朝六皇子又是先皇继后爱子,他手里所拥有的资源,自然不容小视。
    “别瞎想!赶紧让人想办法,编织蓑衣斗篷,尽快寻找干柴。大家再坚持一下,这大雨总会停的。”
    “是!”
    然而,龙啸天不知道,他手里拥有的舆图确实够详细,但此时的龙国有了纪笙的奇思妙想,龙玄九的竭力配合,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早就应该在看到非人力可以钻出的水井,能够不会渗水的水泥水窖时,就应该重新思量计划了。
    他早就应该清楚,风飘飘虽然没有预测出蝗灾,但是她早前靠着预知光环看到的数次□□,那次没有发生?
    要问龙啸天,悔不悔?
    光看他再军士走后,顿时就愤怒的徒手掀翻桌子,就已经知道了。
    却说距离岱城有且仅有三四十里远的苏城之内,一群身穿蓑衣的人站在高达五六丈的水泥堤坝之前。
    “戚大人,下官刚刚亲自上堤查看过了,水位光今日就已经上涨了三丈,是不是应该打开闸门了?”当地知府走在装备的严严实实的戚淮山面前恭敬的拱手。
    如何不能恭敬呢?这雄伟壮观的堤坝可是他亲眼见到这些人组织成千上万的军士们,一点一点的筑起来的。
    在此之前,知府甚至都不相信国师随便一说,这老天就真的会降下瓢泼大雨。
    若非戚淮山等人拿着圣旨和尚方宝剑前来,并且也不让他们地方官府出钱出力,知府怕是根本就不会放任这些朝廷来的官员占据他们的主干道,甚至推到某些房屋建筑物,在堤坝之外,再铸堤坝。
    但是随着这堤坝逐渐的铸成,在竣工当天,知府亲自走上那高达五六丈,换算为国际单位,就是十六七米高的眺望台,顿时便被这雄伟壮观的大场面,给惊呆了。
    当然那一切,都不及他刚才走上看台的那一刹那。
    滔天洪流,奔流而下,也不知是原来的堤坝材料太过容易被洪流冲破,还是驻得太矮,知府甚至已经看不见原本的堤坝的影子。
    早前干涸的只剩下河床底部,还有一丁点水流的运河,经过区区五天根本不停歇的大雨之后,如今已经完全满当当得了。
    在戚淮山等人的精心策划下,不仅将运河的水流给尽数用堤坝给拦截下来,甚至还将山间洪流也尽数引导进了运河。
    处在低洼地区的百姓们,早早的就已经住进了安置房,由于官府甚至是朝廷官员时常会去慰问,百姓们对于自己家乡被水淹没,倒是没有表现得太过悲痛。
    事情似乎正如这群人所料一般在发展,这使得知府不得不感慨当朝国师的神机妙算,不得不感慨这些昔日不受重视的工部官员们,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
    听见知府的询问,戚淮山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他反而转头询问就站在他身旁,甚至比他还要矮上一个脑袋的一个半大少年。
    “珩之,你怎么看?”
    这个少年知府也是略有耳闻,这个少年少个月才在他们府城考中了头名秉生。
    知府这一大把年纪见到过的秀才秉生自然是不再少数,关键是这少年年仅十三岁,十三岁的秉生能够写出大家风范的字迹,能写出连他看了都拍案叫绝的文章,就绝对不会简单。
    知府派人去查过了,据闻这少年的父亲乃是一个京官,这几个月才同母亲兄弟一起回乡备考。
    这种父亲是京官,耳濡目染之下,安心备考,能写出那样的好文章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事情并不是如知府所想,这小子回到家乡后,别提什么安心备考了,竟然一心的扎在苏州城外,新立起的几个大厂之中。
    那几个大厂都是由之前的几位钦差大人亲自督察,秘密置办,知府大人不敢随意去招惹从京城来的大官,自然就没有过多的去过问。
    这一查之下,才发现原来那几个大厂,真正的主事人不是那几个帮忙跑腿的钦差,而是这个年仅13岁的半大少年。
    这少年天天忙碌于那些厂房事务,据去查探消息的人汇报,考试头日还是少年的母亲亲自去厂房,把人给逮出来的。
    少年考完试,甚至都没回家,又回归工作岗位。听情况,少年对于科举考秀才似乎半点兴趣都没有,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也不过是随手写了一篇。
    以上事情均可说明,这个少年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京官儿子。当然,令知府更为以外的是眼前见到的这一幕。
    工部说一不二的戚大人,似乎都要看这少年的脸色。
    这裴珩之

章节目录

国宝级祸水[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青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青鳥并收藏国宝级祸水[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