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只能用于糊水窖。
    在那些零碎片段中,几十米几百米高的庞然大物,似乎都与此物息息相关。
    早前那个那个人待了很长时间的白色方块屋子,似乎也是此物制成。
    “这东西叫什么名字?”龙玄九垂眸,语气情冷。
    “这灰烬看起来就是泥巴,又是微臣无意中打倒了水,与之混合而成,要不然就叫它水泥好了!”
    这东西的起源很是广泛,有人说是古罗马人发明的,也有人说是古埃及人发明的,甚至在历史书上也有一个标准答案英国的某位建筑工。
    但在中国这东西就叫水泥,既然都盗用了别人的专利了,纪笙也没那个脸皮把名字也给别人改了。
    水泥,就叫水泥!纪笙眼神坚定。
    “水泥?”龙玄九顿时将眼皮一抬,再看向纪笙的目光就有一些意味深长了。
    水泥,记忆中这种灰色泥土的名字,似乎就叫水泥。
    为什么会这么巧合?
    眼前这人和记忆中那人,给他一种特别相似的感觉。
    他不仅将龙玄九甚至是龙国子民们这一辈子从未见到过的物件,与那个奇怪记忆名字对上,更令龙玄九产生怀疑的是,这人医术绝伦,记忆中那位,似乎也不逞多让。
    龙玄九越想越觉得奇怪,越想脑袋越疼。
    “陛下,您怎么了?”眼见龙玄九再度扶额,纪笙便上前握住其手腕开始为他诊脉。
    奇怪,这身体明明正常的紧。
    纪笙的突然靠近,鼻尖闻到香气,一切记忆嘎然而止,龙玄九:“…”
    “行了!既然如此,爱卿你将此‘水泥’带回工部,可要好好研究。”龙玄九甩开纪笙,意味深长的再度凝视纪笙几眼,脚下踩着轻功,率先便离开了森林。
    那消失的速度,好似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似的,早都忘了最开始跟过来,其实是害怕纪笙腿瘸,出什么意外。
    这会儿龙玄九只觉得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整理那些东一块西一块的记忆。这次他再也不会因为疼痛故意不去想,他总觉得那个记忆重要,甚至非常重要,他必须要尽快想起来。
    龙玄九这一离开,直接弄得纪笙一头雾水。
    暗叹,帝王心,海底针。
    不过水泥一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回程路上,纪笙顺道顺了几块煤,之后便直接去了工部。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纪笙在同工部大臣们详细商定了策划后,挖煤,挖石灰岩,甚至迅速在京郊盖起来高温窖,专门用于水泥制造。
    以此又多出了无数个工位,解决了有一批京都无业游民的问题。
    甚至因为京郊之事,逐渐被跑商的商人传递出京,许多其他城市的百姓,也开始进京务工。
    由于工人越来越多,建的房子也越发的多,最终京郊还真得形成了一个外城,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工部大臣的队伍也训练的差不多了,京郊附近村落,给村民打的水窖,也陆续干了,初步储水效果可嘉。
    与此同时,第一批规划田,甚至是新型灌溉都在稻香村见到了初步成效。
    村长特意将一批新鲜而又粗壮的蔬菜送进国师府,告知纪笙早前交给他们的竹制滴漏不仅节省水,也减轻了他们那些老年人的负担。
    如今,京郊各地村镇,年轻人们基本都出村打工去了,各村落里留下的大多是年幼的孩子以及老人了。当然,纪笙也不是真的葛朗台,早就制定了政策,会放农忙假。
    一项项发明一一落实,效果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工部尚书走路都带风,在朝堂上向皇帝禀明后,得知一切进程的皇帝当即便给了应允,吩咐工部各大臣即刻便带人去往各洲各郡,组织钻井建水窖,顺便科普新型灌溉事宜。
    工部尚书当即领旨谢恩,奇怪的是不过是区区半个月时间,朝堂中竟从曾经的每一次朝会都要花上数个时辰变成现在,一个时辰不到就能汇报完所有事宜,甚至是颁布施令。
    阁老团以及不少门生们,不知是约好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此次朝会,并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没人有杠声,龙玄九头不痛了,裴亭安等人倒是觉得怅然若失。
    事情倒是如纪笙所料的一般,很快就开展下去了,热衷于格物致知明知道有疫病却毫不犹豫出城的工部众大人,本都不是什么热衷于贪污受贿的官员,到了各个迅速便联动当地郡守或是县官,召集人才开始干活。
    水窖陆陆续续建齐,水井也每个村帮忙多钻几个深井。
    挖井挖水窖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整个过程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对此反对,村民们甚至全村出动帮忙干活。
    见到一个个水井咕咕咕不停的往外冒水,在全村的努力下,很快便将水窖储满水,庄稼不用愁了,喝水也不用愁了。
    各地百姓对于工部这一行人哪个不是感恩戴德,至于工部科普的灌溉法,那叫一个尊崇。
    又听技术工还有

章节目录

国宝级祸水[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三青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青鳥并收藏国宝级祸水[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