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进来。

    孙氏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下,任阿云怎么拉都不起来,小圆问她何事,她只垂泪不语。阿云很知趣,悄悄退了出去,只在门口守着。孙氏见房中再无他人,才磕头道:“非是奴婢不知礼,只是此事牵扯到他人,因此不好叫旁人晓得。”

    小圆这还是头一回见到孙氏,见她身上衣裙补丁摞补丁,却刷洗得极干净,一双手的指甲也是修剪得整整齐齐,便对她先有了几分好感,命她起来说话。

    孙氏谢过小圆。起身后又道:“赵郎中对我们家有大恩。但奴婢却不愿与人做妾。这叫我儿子以后如何在人前抬起头。”

    这孙氏倒比采梅有骨气多了。小圆心生佩服。道:“此事不难。你既是我庄上地人。我不点头。赵郎中又能如何?”说完叫人带了她下去歇息。

    阿云进来问她。是否明日一早就打发孙氏回去。小圆笑道:“不急。明日还有人来呢。”

    果然第二日一早。赵郎中就匆匆下山求见夫人。阿云赞了声夫人神机妙算。把他带进厅中。又照着小圆地吩咐。把采梅和孙氏一同拉到了屏风后。

    赵郎中倒还晓得先问少爷夫人可安好。见小圆和颜悦色。才道:“夫人。我来求夫人把孙氏许给我。”

    小圆露出欢喜地神色来:“孙氏一人拉扯孩子实属不易。有个依靠当然好。你且去找媒人来罢。这事儿我准了。”

    赵郎中忙道:“夫人,我是先来求个准信儿,采梅是正室,理当先进门,再说孙氏是纳为妾室,无需媒人来说。”

    小圆把茶杯盖子敲了敲,皱眉道:“孙氏我是准了,采梅我何时答应过,你别坏了我家丫头的名声。”

    赵郎中见小圆和程慕天讲得相差无几,心里一急,竟不知再说什么好。这时孙氏从屏风后出来,跪倒在小圆面前,把头天的话重复了一遍,又对赵郎中道:“赵官人,我不过守寡之身,何须你费神,再说没得还未娶妻就先来要妾的,你还是求夫人把采梅姑娘嫁给你是正经。”

    昨日孙氏就已当面拒绝过赵郎中,所以赵郎中一发现她下山就跟了来,此时见她当着夫人的面再次讲出绝情的话,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便朝小圆施了一礼就告辞。

    偏小圆把他眼里的不甘心瞧了个一清二楚,等他一走就叫过采莲,低声耳语了几句。

    此时阿云推了采梅出来,指着孙氏道:“采梅姐姐,赵郎中一心一意对她好,人家还晓得他把妾放在妻的前头不应该;那赵郎中收了你那么多针线,何时送过你什么,亏你还把他当个宝,连他还未娶你就先要纳妾都不在意。”

    采莲见阿云的话太重,忙出声斥她,小圆却道:“糊涂人就该一棒子打醒,不然她还要错到底。”

    采梅已伏在地上泣不成声,孙氏见状对小圆道:“夫人,不如让奴婢去劝劝采梅姑娘罢。”

    孙氏明事理又有骨气,小圆正有此意,便让阿云送了她们俩回房去。

    第四十章 程三娘犯愁

    上回说到孙氏去劝采梅,在她房里坐了半日,出来回小圆:“采梅姑娘见如今只剩得她一个进赵家门,更是高兴呢。”小圆长叹一声:“那人众人都瞧不上,偏她对上了眼,我好劝歹劝,也算仁至义尽了,既然她坚持要嫁,我也不好强拦着,叫人去替她备嫁妆罢。”

    上回还说到赵郎中离去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小圆就料到他会再来寻孙氏,所以偷偷叫采莲看好门户,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莫要玷污了她的名声。到天黑时,果然有人见赵郎中在门口晃了几圈,见孙氏那里他不能上手,就想起采梅来,第二日便遣了黄背子的媒婆来说亲。

    头天晚上采梅已得知夫人松了口,喜得一夜未睡着,听得夫人在前头唤她,不等人来叫就往正房里跑,带着笑含着羞低头站到小圆面前。小圆也不看她,道:“媒人已来说过了,等着换草帖下定聘礼罢,我也无甚好说,到了别人家莫给程家丢脸。”

    采梅喜滋滋应了一声,磕过头出去被采莲拉到一旁,“夫人面儿上淡,其实疼你呢,已是叫人给你备嫁妆去了,卖身契也要还你。”采梅心下感激,就把先前的一点子怨丢到了脑后,又想到自己违了夫人的意,倒是回房狠狠哭了一场。

    孙氏见赵郎中对自己死了心思,便来向小圆辞行,小圆道:“你是读书人的娘子,哪里会做农活,不如就留下,你的儿子少爷很是喜欢,要教他认字呢,也叫人接下来罢。”孙氏早就听说少爷夫人派了人去教儿子认字,此时见小圆还要接他下山,大喜过望,跪下连磕了好几个头,自跟着阿云去领衣裳看屋子学规矩。

    阿绣听说小圆又要嫁丫头,挺着肚子过来瞧,小圆见了她,想起在山上时,有人假传的那个噩耗来,便问她是否同家中人闹过矛盾。阿绣道:“夫人你是如何得知的,其实也无大事,不过是我见丁姨娘想用她家亲戚换下你挑的管事娘子,便说了她几句。”小圆暗暗吃惊:“你好大的胆子,敢说老爷的妾,你不怕老爷把你赶出去?”

章节目录

南宋生活顾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阿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昧并收藏南宋生活顾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