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知正月初一人家演不演。”
吴嫂回道:“他们四海为家的人,哪里有年节?正是要趁着别人家过年好多赚几个钱呢。”
陈姨娘喜道:“那咱们就明儿看戏,多预备些赏钱罢了。”
吴嫂忙出去知会他男人,明儿一早就去预定影戏班子。
眼看着天就快亮了,陈姨娘忙命丫头取竿头挂铜钱,拉了小圆到院中,指着一堆灰,道:“拿竿子使劲多打几下,逢凶化吉,处处吉利。”
小圆忍住笑,依言打了下,灰飞得满身都是。采莲递上帕子来,道:“马上就是正月初一了,姨娘四娘快去换身衣裳,丫头小子们怕是就要来磕头了。”
小圆上前替陈姨娘拍了拍衣裳,二人同去房中更衣。待她们回到厅上,管事娘子们已是领了各处的丫头婆子黑压压站了一地,见她二人坐定,都跪下磕头,口称恭贺新禧。
陈姨娘笑着让阿苏端出红包分发下去,又催小圆去府里拜年。
小圆记挂着晚上的皮影戏,倒也没再扭来扭去,带了采菊就往府里赶。见了姜夫人拜过年,少不得又是一番询问,小圆只得施了太极云推手,同她纠缠一番。
好容易拜完年回来,小圆倒头就睡,连午饭都不曾起来吃。等她再起来时,一帮小丫头已在围着戏班的大箱子看那驴皮描成的皮影。
陈姨娘忙命摆饭,叫她吃过饭好开场,小圆摆手道:“摆到厅上,边看边吃吧。”
丫头们一听俱欢呼起来,摆饭的摆饭,布屏风的布屏风,瞬时就把各样事物安排得妥妥当当。
陈姨娘摸了摸小圆的手,道:“还是你的主意好,要是听戏文,就得在外头搭台子了,没得冻着你。”
小圆正要答话,外头一阵喧哗,丫头们嚷道:“绣姐姐来了。”
话音刚落,阿绣已是自掀了帘子,拉着程福笑吟吟站到了小圆面前。
第十二章 商标
小圆见了阿绣自是欢喜,陈姨娘却微微皱了眉道:“阿绣,你初一就到这里来拜年,程家岂不是有闲话?”
程福在一旁笑呵呵地回答道:“回姨娘话,咱们是得了少爷特许的。”
陈姨娘听了此话,又见阿绣低头但笑不语,心下有了几分明白,便对程福道:“西厢还有一班子影戏呢,你去那里看罢。”
打发走程福,陈姨娘让阿绣在自己身旁坐下,问道:“可是有喜了?”阿绣含羞点了点头,小声道:“郎中说一月有余了。”
小圆听到此消息很是惊喜,拉了陈姨娘笑道:“这丫头,出阁时都没见她红过脸,现如今要当娘的人了,反倒害起羞来。”
一席话说的陈姨娘和满屋子的丫头都笑起来,阿绣红了脸道:“不是说有影戏么,快些开场也叫我开开眼。”
陈姨娘指了她对小圆道:“瞧瞧,听了我的话去程家磨砺了几回,如今都会乾坤挪移了。”
陈姨娘的话引得众人又笑了一回,吴嫂见影戏班子已准备好,忙捧了戏单上前问道:“姨娘想听那一出?”
陈姨娘万事女为先,自然是把戏单递与小圆问她想看何戏,小圆把戏单子推回陈姨娘手中,笑道:“我倒是想看一出‘鞭打芦花’,只是不应节气,还是请姨娘点一出喜庆的罢。”
陈姨娘知她是隐射府中嫡母,也不说她,自点了一出“出天官”。
吴嫂夸道:“姨娘点的真真是好戏,这戏配着爆竹,再喜庆不过的。”说完她 赶紧命人去准备爆竹给戏班子挂红送财礼。这出“出天官”,讲得是天官下凡。消灾降福 、赐福祝寿。陈姨娘接着又点了几出。同这个也差不离。小圆与阿绣都不过十来岁。哪里愿意听这些。不过是看那些皮影地新奇罢了。
看罢影戏。阿绣拿出一张纸递给小圆和陈姨娘瞧。“这是程少爷过年买新靴。从衬里内搜出来地。”
小圆觉得很是新鲜。靴内竟还藏着物件。她接过一看。纸上写着:“嘉泰四年十月二十日铺户任一郎造”。
“这是任家铺子作地记号?”小圆问道。“只是为何要缝在衬里而不贴到外头?”
陈姨娘凑过来看了看。道:“这样地暗记。自然要隐秘些。贴在外头一准让人仿冒了去。”
阿绣点头道:“姨娘讲得极是。这任一郎家中还有一本‘坐簿’。只要是他家卖出地靴子。都要在坐簿上写明。再往靴子衬里放上一张纸条。字号与坐簿上一样。”
小圆暗道了声惭愧,道:“这倒叫我想起那家门首有只白兔儿的钢针铺来,据说他家的店能几十年不倒,这样的记号功不可没呢,不如咱们把这两样都学起来。”
她得了如此好主意,起身欲谢阿绣,却得知这乃是程慕天的主意,心下不禁甜滋滋。
正月里的年酒让陈姨娘同小圆应接不暇,小圆整日赴宴,陈姨娘则在家招呼来拜年的客们。
小圆成
吴嫂回道:“他们四海为家的人,哪里有年节?正是要趁着别人家过年好多赚几个钱呢。”
陈姨娘喜道:“那咱们就明儿看戏,多预备些赏钱罢了。”
吴嫂忙出去知会他男人,明儿一早就去预定影戏班子。
眼看着天就快亮了,陈姨娘忙命丫头取竿头挂铜钱,拉了小圆到院中,指着一堆灰,道:“拿竿子使劲多打几下,逢凶化吉,处处吉利。”
小圆忍住笑,依言打了下,灰飞得满身都是。采莲递上帕子来,道:“马上就是正月初一了,姨娘四娘快去换身衣裳,丫头小子们怕是就要来磕头了。”
小圆上前替陈姨娘拍了拍衣裳,二人同去房中更衣。待她们回到厅上,管事娘子们已是领了各处的丫头婆子黑压压站了一地,见她二人坐定,都跪下磕头,口称恭贺新禧。
陈姨娘笑着让阿苏端出红包分发下去,又催小圆去府里拜年。
小圆记挂着晚上的皮影戏,倒也没再扭来扭去,带了采菊就往府里赶。见了姜夫人拜过年,少不得又是一番询问,小圆只得施了太极云推手,同她纠缠一番。
好容易拜完年回来,小圆倒头就睡,连午饭都不曾起来吃。等她再起来时,一帮小丫头已在围着戏班的大箱子看那驴皮描成的皮影。
陈姨娘忙命摆饭,叫她吃过饭好开场,小圆摆手道:“摆到厅上,边看边吃吧。”
丫头们一听俱欢呼起来,摆饭的摆饭,布屏风的布屏风,瞬时就把各样事物安排得妥妥当当。
陈姨娘摸了摸小圆的手,道:“还是你的主意好,要是听戏文,就得在外头搭台子了,没得冻着你。”
小圆正要答话,外头一阵喧哗,丫头们嚷道:“绣姐姐来了。”
话音刚落,阿绣已是自掀了帘子,拉着程福笑吟吟站到了小圆面前。
第十二章 商标
小圆见了阿绣自是欢喜,陈姨娘却微微皱了眉道:“阿绣,你初一就到这里来拜年,程家岂不是有闲话?”
程福在一旁笑呵呵地回答道:“回姨娘话,咱们是得了少爷特许的。”
陈姨娘听了此话,又见阿绣低头但笑不语,心下有了几分明白,便对程福道:“西厢还有一班子影戏呢,你去那里看罢。”
打发走程福,陈姨娘让阿绣在自己身旁坐下,问道:“可是有喜了?”阿绣含羞点了点头,小声道:“郎中说一月有余了。”
小圆听到此消息很是惊喜,拉了陈姨娘笑道:“这丫头,出阁时都没见她红过脸,现如今要当娘的人了,反倒害起羞来。”
一席话说的陈姨娘和满屋子的丫头都笑起来,阿绣红了脸道:“不是说有影戏么,快些开场也叫我开开眼。”
陈姨娘指了她对小圆道:“瞧瞧,听了我的话去程家磨砺了几回,如今都会乾坤挪移了。”
陈姨娘的话引得众人又笑了一回,吴嫂见影戏班子已准备好,忙捧了戏单上前问道:“姨娘想听那一出?”
陈姨娘万事女为先,自然是把戏单递与小圆问她想看何戏,小圆把戏单子推回陈姨娘手中,笑道:“我倒是想看一出‘鞭打芦花’,只是不应节气,还是请姨娘点一出喜庆的罢。”
陈姨娘知她是隐射府中嫡母,也不说她,自点了一出“出天官”。
吴嫂夸道:“姨娘点的真真是好戏,这戏配着爆竹,再喜庆不过的。”说完她 赶紧命人去准备爆竹给戏班子挂红送财礼。这出“出天官”,讲得是天官下凡。消灾降福 、赐福祝寿。陈姨娘接着又点了几出。同这个也差不离。小圆与阿绣都不过十来岁。哪里愿意听这些。不过是看那些皮影地新奇罢了。
看罢影戏。阿绣拿出一张纸递给小圆和陈姨娘瞧。“这是程少爷过年买新靴。从衬里内搜出来地。”
小圆觉得很是新鲜。靴内竟还藏着物件。她接过一看。纸上写着:“嘉泰四年十月二十日铺户任一郎造”。
“这是任家铺子作地记号?”小圆问道。“只是为何要缝在衬里而不贴到外头?”
陈姨娘凑过来看了看。道:“这样地暗记。自然要隐秘些。贴在外头一准让人仿冒了去。”
阿绣点头道:“姨娘讲得极是。这任一郎家中还有一本‘坐簿’。只要是他家卖出地靴子。都要在坐簿上写明。再往靴子衬里放上一张纸条。字号与坐簿上一样。”
小圆暗道了声惭愧,道:“这倒叫我想起那家门首有只白兔儿的钢针铺来,据说他家的店能几十年不倒,这样的记号功不可没呢,不如咱们把这两样都学起来。”
她得了如此好主意,起身欲谢阿绣,却得知这乃是程慕天的主意,心下不禁甜滋滋。
正月里的年酒让陈姨娘同小圆应接不暇,小圆整日赴宴,陈姨娘则在家招呼来拜年的客们。
小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