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童溪手撑着头正在醒脑袋。
    “你不是每次都要讲究的刷3分钟牙,仔仔细细的洗你的手指缝吗,快去快去,别抢我收音机电风扇”
    童溪无语,她那是爱干净的好习惯,这些基础健康知识后世人都知道,放现在就被人觉得有点太讲究。
    “哎呀,我在县城买到一种草莓夹心的饼干,好好吃呐”童溪慢悠悠的感慨。
    童洋眼前一亮,神情立马狗腿:“姐!我去给你倒好牙缸水挤好牙膏!再拿盆给你兑点温水!”
    童溪摆摆手,毫无心理负担的指使弟弟。
    反正都是要投喂这个小吃货的,能压榨一点是一点。
    说起来因为家里大哥和二姐都是谦让疼爱弟妹的性格,童溪跟他们相处更多都是乖巧和尊敬,反而这个小两岁的弟弟因为性格比较跳脱的原因,两人从小打打闹闹长大,童溪最喜欢欺负压榨他了。
    小洋子伺候完溪老佛爷洗漱,还很殷勤的把锅上温的粥盛出来给姐姐端到跟前。
    苏小云一早熬的粥,里面有黑米花生红枣豆类,虽然凑不齐八宝,不过也类似了。
    香香甜甜的喝完粥,童溪稍微收拾了一下,穿了一身轻便的衣服裤子,就出门了。
    先是戴上她的小草帽晃去小青山脚下溜达一圈,消消食。
    一路上遇到队里的人都热情的跟童溪打招呼。
    “小溪啊,好一阵子没见到你了,在学校学习咋样?”
    “呦,小溪越长大越漂亮了,可真白净”
    “小溪快要考高中了吧?我听我们家亮子说你在学校考第一名的,真有出息”
    以前队里的人背后总说苏小云败家,苏小云傻,明明家里都没有顶梁柱了还要送几个孩子都去上学。
    可现在,大哥高中毕业在机械厂当了正式工,二姐去年中专毕业也进了县城医院开始实习,队里的人都羡慕起他们家来,队员也开始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催促他们学习考高中,最好也能当工人。
    红星生产队的小青山已经不是几年前那样没什么东西了,上面被规划好种满了果树,山脚下也种的有水果田。
    左教授带人改良了种子,队里的粮食产量有了增收,养猪场已经扩大成500头的规模,童抗美决定他们队里就养这么大规模了,南方的几千上万头的大养猪场他们心里还是没底。
    山上的果树下还散养了鸡,办了大队集体养鸡场。
    总之是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火景象。
    到了山脚下的时候童溪远远看到有个熟悉的身影在远处,仔细一看,不是童小夏吗。
    和她在一起的好像是队里这两年来的知青?
    两人牵手暧昧往偏僻处走去,童溪没有跟上去,而是留在原地等他们不见了,才溜溜哒哒离开。
    红星生产队因为重视知青的原因,跟知青相处的十分不错,很多知青都为队里做了不少贡献。
    像他们队里的农村合作医疗社,是附近公社中规模最大的,从周边好几个队里选拔人才,规模达到了100多人,知青和队员的比例7比3。
    还有他们的烧砖厂也是知青成立,养猪场更是有知青技术员。
    队里跟知青的合作虽近,但通婚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他们自己内部消化了。
    而且知青中也有那种在城里就学习不行,混着毕业,下了乡后也没啥本事技术可贡献,干农活更是不行的存在,这样的人依然不受队里待见。
    也不知道童小夏怎么跟知青搅和到一块去了?
    童溪想了想,没想通,还是决定不管了。
    童溪又去了大队部,大队部也重新扩大建设了一圈。
    因为队里有自己的砖厂的原因,虽然质量没有城里的好,但不影响农村盖房子,他们队里好些勤劳的人家都盖了新的砖房。
    苏小云作为农业技术员,不下地指导的时候也会在大队部,他们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
    “娘,我刚经过大队长他们那屋,里面的气氛怎么那么沉重啊,队里干部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童溪到的时候,苏小云正在整理誊写观察报告。
    “应该是在为队里水果的销路发愁吧,周边种的大队太多,收购站的价格越压越低”b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中抽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咩咩咩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咩咩咩呀并收藏在年代文中抽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