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阿姐洞房花烛,我不想阿姐大婚也不高兴,你就不能待明日再说吗?”阿来夫忿忿不平。
懿成对他的抱怨充耳不闻,她沉思良久,便问他:“可汗,岐国攻越,北国可战可不战,你对此事如何看?”
“攻越与我们有何相干,”阿来夫不以为意,“当然不战,他们要打便打去。”
懿成睇了他一眼,“如今三分,僵局一破,必定唇亡齿寒,我们与岐国,早晚会有场激战,真的到那一天,我们又该如何吗?”
阿来夫懵住了,他悄悄去瞧她的脸色,“那……战?”
“可汗以为,该战于何处,又该何时为战?”
阿来夫被追问得没了主意,她审视的目光让他如芒在背,“这……不如不战了?静观其变也好,总之,我一切听可敦的。”
懿成顿时大失所望,她瞅了那副好皮囊许久许久,才幽幽叹道:“你和你兄长没一点像。”
阿来夫霎时心如针刺,变了脸色,“你想战,都是为了阿哈对不对,你想为他报仇,与岐国为敌,也不顾北国是否陷于战火之中,对不对?”
“你说呢?”懿成冷眼瞧着他,心寒不已,缓缓道:“阿来夫,我真是高看你了。”
此话如突然间的晴天霹雳,给了阿来夫重重一击,他霎时浑身发抖,爱恨难解,仿佛置身于熊熊业火之中。
战与不战
翌日,朝堂之上,岐国攻越之事一出,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出懿成所料,除去那些置身事外的,朝内分为主战与不战两派,他们眼下各执己见,言辞激烈,
“两年前同岐国一战,元气大伤,甚至失去了……只怕较短时期内无法再战,求可敦明鉴啊。”新上任的左当户愁眉不展。
“什么话!岐国与北国有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大将军海日古大吼一声,“攻打岐国,我北国英勇男儿个个能披甲上阵!”
“当户大人说的有理,兵戈一起,百姓必定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啊。”
“这话不对,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岐国一来,我们反而被动,百姓只会更苦。”
“臣赞同大将军之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岐国视我们如眼中钉,迟早会出兵攻打的。”
“现在攻打岐国,倒是解了大越之急,可他们会不会将矛头对准北国,那样一来,必定会有殊死之战……”
“不不,岐国战败,哪里顾得上我们……”
最后,争论不下的大臣们将目光一致投向了高座上未发一语的可敦与可汗。
“当然要出兵——”懿成语出惊人,她即刻抬手制止了帐中跃跃欲试的反对者,“不过不是攻打,而是逼近岐国都城梁城,梁城被围,岐国大军一定会放弃攻越。”
“可……这样于我们,又有何好处?”骨都侯微微摇了摇头,满腹狐疑。
懿成正色道:“先前三国制衡,互不相犯,所以天下刀兵暂息,百姓生活安稳,现在我们同样也需要暂时的安宁以休养生息,便只能先维持这平衡,何况,围而不打,减少死伤,于北国是最好的办法。”
“呵——”此时安静的帐内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嗤笑,正是那马院督监——绍布,他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可敦,你的计策非常完美,甚至说得上是冠冕堂皇,可你大费周章,不还是为了缓大越之急,缓你故国之急吗?”
懿成眼神瞬时凌厉,这些年对绍布的监视并未发现此人有何异动,她本已快打消了怀疑,可他如今这番话,倒真是祸水东引,居心不良啊。
众臣闻言,当今可敦的大越公主身份令他们难免生出猜疑之色,可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还未等懿成开口,只见人高马大的海日古一个箭步上前,直直捉住了绍布的衣领,作势要将他重重摔向一旁的高柱之上,他怒不可遏,“妖言鬼语!我看你是嫌命长!”
众臣一片哗然,岱钦眼见不妙,这海日古一言不合又要大开杀戒了,他略施巧力扯住海日古,低声道:“可敦尚在,你不可如此。”
海日古念及□□临终所托,这才稍稍冷静,他将惊魂失色的绍布大力一推,“饶你狗命!”
绍布一个踉跄,摔跌在地。
岱钦朝皇座上漠然置之的懿成行了一礼,不疾不徐道:“可敦受惊了,再争执下去也不是办法,可否容臣说说对岐国一事之见。”
懿成本想趁机除去绍布,没想到却被岱钦错手阻拦了,她抬了抬眉,“说——”
岱钦又行了一礼,礼数周全让人寻不到半点错处,“可敦这声东击西之计确是出其不意,可是,您不知,温都到梁城相隔万里,其间穷山恶水,并非坦途,一来一去,即使不打仗,也内耗不小。可敦,我在大越时听过一句老话,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何我们不能按兵不动,静待机会呢。”
懿成敏感地觉得岱钦这番话绵里藏针,似乎无意安定人心,倒是煽风点火,她望着那位温文
懿成对他的抱怨充耳不闻,她沉思良久,便问他:“可汗,岐国攻越,北国可战可不战,你对此事如何看?”
“攻越与我们有何相干,”阿来夫不以为意,“当然不战,他们要打便打去。”
懿成睇了他一眼,“如今三分,僵局一破,必定唇亡齿寒,我们与岐国,早晚会有场激战,真的到那一天,我们又该如何吗?”
阿来夫懵住了,他悄悄去瞧她的脸色,“那……战?”
“可汗以为,该战于何处,又该何时为战?”
阿来夫被追问得没了主意,她审视的目光让他如芒在背,“这……不如不战了?静观其变也好,总之,我一切听可敦的。”
懿成顿时大失所望,她瞅了那副好皮囊许久许久,才幽幽叹道:“你和你兄长没一点像。”
阿来夫霎时心如针刺,变了脸色,“你想战,都是为了阿哈对不对,你想为他报仇,与岐国为敌,也不顾北国是否陷于战火之中,对不对?”
“你说呢?”懿成冷眼瞧着他,心寒不已,缓缓道:“阿来夫,我真是高看你了。”
此话如突然间的晴天霹雳,给了阿来夫重重一击,他霎时浑身发抖,爱恨难解,仿佛置身于熊熊业火之中。
战与不战
翌日,朝堂之上,岐国攻越之事一出,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出懿成所料,除去那些置身事外的,朝内分为主战与不战两派,他们眼下各执己见,言辞激烈,
“两年前同岐国一战,元气大伤,甚至失去了……只怕较短时期内无法再战,求可敦明鉴啊。”新上任的左当户愁眉不展。
“什么话!岐国与北国有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大将军海日古大吼一声,“攻打岐国,我北国英勇男儿个个能披甲上阵!”
“当户大人说的有理,兵戈一起,百姓必定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啊。”
“这话不对,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岐国一来,我们反而被动,百姓只会更苦。”
“臣赞同大将军之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岐国视我们如眼中钉,迟早会出兵攻打的。”
“现在攻打岐国,倒是解了大越之急,可他们会不会将矛头对准北国,那样一来,必定会有殊死之战……”
“不不,岐国战败,哪里顾得上我们……”
最后,争论不下的大臣们将目光一致投向了高座上未发一语的可敦与可汗。
“当然要出兵——”懿成语出惊人,她即刻抬手制止了帐中跃跃欲试的反对者,“不过不是攻打,而是逼近岐国都城梁城,梁城被围,岐国大军一定会放弃攻越。”
“可……这样于我们,又有何好处?”骨都侯微微摇了摇头,满腹狐疑。
懿成正色道:“先前三国制衡,互不相犯,所以天下刀兵暂息,百姓生活安稳,现在我们同样也需要暂时的安宁以休养生息,便只能先维持这平衡,何况,围而不打,减少死伤,于北国是最好的办法。”
“呵——”此时安静的帐内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嗤笑,正是那马院督监——绍布,他大义凛然地走上前,“可敦,你的计策非常完美,甚至说得上是冠冕堂皇,可你大费周章,不还是为了缓大越之急,缓你故国之急吗?”
懿成眼神瞬时凌厉,这些年对绍布的监视并未发现此人有何异动,她本已快打消了怀疑,可他如今这番话,倒真是祸水东引,居心不良啊。
众臣闻言,当今可敦的大越公主身份令他们难免生出猜疑之色,可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还未等懿成开口,只见人高马大的海日古一个箭步上前,直直捉住了绍布的衣领,作势要将他重重摔向一旁的高柱之上,他怒不可遏,“妖言鬼语!我看你是嫌命长!”
众臣一片哗然,岱钦眼见不妙,这海日古一言不合又要大开杀戒了,他略施巧力扯住海日古,低声道:“可敦尚在,你不可如此。”
海日古念及□□临终所托,这才稍稍冷静,他将惊魂失色的绍布大力一推,“饶你狗命!”
绍布一个踉跄,摔跌在地。
岱钦朝皇座上漠然置之的懿成行了一礼,不疾不徐道:“可敦受惊了,再争执下去也不是办法,可否容臣说说对岐国一事之见。”
懿成本想趁机除去绍布,没想到却被岱钦错手阻拦了,她抬了抬眉,“说——”
岱钦又行了一礼,礼数周全让人寻不到半点错处,“可敦这声东击西之计确是出其不意,可是,您不知,温都到梁城相隔万里,其间穷山恶水,并非坦途,一来一去,即使不打仗,也内耗不小。可敦,我在大越时听过一句老话,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为何我们不能按兵不动,静待机会呢。”
懿成敏感地觉得岱钦这番话绵里藏针,似乎无意安定人心,倒是煽风点火,她望着那位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