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亲带到了军营中。
    据说他本来就有不足之症,又在军中颠簸了半年,受惊又受苦,等与母亲弟弟团聚时已经瘦的不成人形。
    那时起义大军如火如荼,太/祖作为首领,继承人却如此孱弱,未免动摇军心,于是再次上战场时,他将大儿子留在老家,又换了今上提在身边,大小战役无不参与,到了年纪大一点,更是做过几次总指挥,独当一面,这才有了皇帝年纪虽小,但却战功赫赫的事实。
    后来大周建国,太/祖在立太子时也有过犹豫,毕竟嫡长子是天然的继承人,也是他作为秦王时的王世子,论品行并无过错,但偏偏长子太过孱弱,次子又功勋卓著,选谁都不太合适。
    最后先帝还是在对怀悯太子的不忍和今上的推却中封了嫡长子为太子。
    但是这样做的隐患到最后也显露出来了——后来先帝病重,怀悯太子仁孝,日夜侍疾不敢稍离左右,结果先帝油尽灯枯,刚刚驾崩离世不过几刻钟,还没来的及登基的怀悯太子就因为操劳和悲痛过度,当场吐了一口鲜血,最后医治无效,死在了太后的怀中。
    接着就是太子妃邓氏听到消息,惊痛交加,七个多月的身孕早产,那男孩儿刚生下来,只哭了几下就没了声息。
    皇室的这一连串悲剧就在猝不及防见一件接着一件发生,完全没有给人喘息的时间,整个朝野动荡,说是风雨飘摇也不为过,南边前朝残存的势力尚且虎视眈眈,漠北也极不安分,还是当年不满十八岁的宁熙帝力挽狂澜,稳定了朝局,这才没让大周这个新生没几年的国家就此四分五裂。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该平复的伤痛都已经过去,皇帝大权在握,政局稳定,太后也渐渐从伤心中平复了下来,含饴弄孙过的也不错。
    只有邓氏,在登上皇后宝座的前一刻同时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的损失是完全无法弥补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这悲剧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八年,这才显得如此颓唐憔悴。
    邵循心里有些同情这位前太子妃,毕竟这种打击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换了邵循自己,能不能撑过去还是两说,因此她从不敢觉得邓氏脆弱,因为她能活下来,真的已经足够坚强了。
    作者有话要说:入v啦!!
    蠢作者十分愚蠢的把抽奖金额设置错了,结果不能编辑不能更改也不能删除(捂脸),大家无视就好,等这个开奖时间过了我再补给你们……
    感谢在20201001 23:36:22 ̄20201003 00:09: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魅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坐看云起、燕麦10瓶;41189638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5、第二十四章
    邵循赶在宵禁之前回了英国公府,下了车看到熟悉角门的那一刻,才终于感慨原来自己真的才在宫里呆了一天。
    这一天下来,经历的事情就像是过了几个月似的。
    她从角门进府,进垂花门不久就是琅玕小筑,本想着直接回院子,打发人到正院说一声就是了。
    不成想就在院门口见到玉壶提着灯笼,正来回踱着步子,像是在等她。
    “玉壶姐姐?”
    玉壶也看到邵循:“我的好姑娘,你怎么才回来啊?”
    邵循一边将身上的披风脱下来给她,一边就要往里走:“多跟二公主说了几句,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玉壶接过披风,却伸手将邵循拦了一拦:“姑娘先别回去。”
    “怎么?”邵循疑问道。
    “世子派人来了好几趟,说是让您回来了,务必先去他院中一趟。”
    邵循皱了皱眉。
    要是之前,无论她多么累,邵揆这么一说,她是无论如何也要走一趟的,但是这次不知道怎么的,她原本不觉得多累,但是听到要去见他,倒是感觉一瞬间所有积压的疲惫感翻涌而上,几乎让她晕眩了一瞬间。
    又累又没意思。
    邵循都没费功夫犹豫,直接接过玉壶手中的灯笼,径直往屋内走:“我这边在宫里待了一天,实在是乏的很了,玉壶姐姐派个人去向大哥致个歉吧,就说我动不了了。”
    “哎、哎!姑娘!”
    玉壶还没从邵循的拒绝中回过神来,就见她真的不管不顾的就要回去了,劝了两声见她是铁了心不去了,便无奈的绞尽脑汁想了个委婉的理由,将邵循没去的事情解释到滴水不漏,叫人传给邵揆去了。
    这边邵循草草吃了几口应付过了晚饭,就洗漱好了趴在床上。
    时辰还不算晚,往常这个时候,她不是练字看书,就是要做一点女工。
    邵循躺在床上,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有了睡意,迷迷糊糊的听见最后一句话,就是璃珠跟琉翠压着声音道:“姑娘这两回进宫,怎么瞧着比之前累了

章节目录

不循(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寸方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寸方舟并收藏不循(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