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万的资产,每月本还有两万块的进账,突然间就少了三分之二。虽然短时间这人还能维持着生活不变,但看着那日益减少的收入,总是抓心难受,关键的是,不知道怎么挽回。
    “难道真的要请那位姑奶奶吗?”对那位姑奶奶的能量他还是有信心的,可他也知道能少用还是少用的好。这位姑奶奶在他们家,是给他们家体面,给他们家富贵,可不是让他们家予取予求的。
    这些事,王掌柜也没有瞒倩姐,通过王夫人的嘴都传到了她耳里,听的倩姐大是解气。而另一方面,她的池塘也终于挖好了。她去看了,挖的方方正正,很是规矩。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既不能洒鱼苗,也不能种藕,只有等到初春的时候才可以做。不过地里她那地也不是荒着,早就种上了冬小麦。
    对这些倩姐不太懂,她买的时候见地上没东西,还想着要过了春再播种,谁知道人家早种上了冬小麦。等于老三过来说要准备小麦过冬她才知道,她地上还种的有东西。而于老三这段日子不仅带着人挖池塘了,还带着人照顾小麦了。
    “今年天干,要是雪下的不好,明年返青的时候还要多费些气力。两块地又隔的远,说不定就还要租两头牛。”于老三在那里掰着手指头说,倩姐听的冷汗连连,她总觉得自己有经验,虽然她不知道怎么做,总是知道事务的发展,这就像科学实验,如果你知道哪条路子对,哪怕你并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实验,可总能少绕弯路。可现在她知道了,她想的太简单了!
    她想着养鱼养虾没有错,她想着科学种田也没错,可她根本就不知道这田怎么种!事实上要不是于老三说,她甚至都不知道这大留朝已经有冬小麦了!怪不得她总觉得这里比中国古代要富庶些,原来人家不仅有红薯了,还能一年两熟了!
    她心中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暗暗的套于老三的话,然后就知道这冬小麦是原本主家种的。这也是规矩,不管卖不卖地,什么时候卖,该在地里种的东西不能拉下,否则耽误了农时,自己的损失也就罢了,到时候衙门里都有话说——民以食为天,此时种地是整个朝廷的重中之重。
    当然,种上了东西,以后算谁的也是问题,不过那除了协商,就要看时间。假设这地是八月份卖的,那不用说,地上的东西都是原主家的,等人家把东西收了,弄干净了,新主家才能接受。而他们的这两块都是九月买的,种子都才种下,那原主人也不好再讲究其他了,毕竟只是播个种,虽然也是辛苦,可在价钱里也带出来了。
    虽然闹了个大乌龙,但想到自家地里也有产出了,倩姐也还是有一种踏实种田的快感,给柳氏说了,柳氏一边笑,一边戳她的头:“看你说的信誓旦旦,我还以为你多能呢,原来你连地里有东西也不知道。我看你那地啊……”
    “哎呀娘,人家会学的啦。何况我不懂,于老三懂就行了。”倩姐撒着娇,柳氏一笑,不过是一二百两银子,她现在也不怎么放在眼里,“说到于老三,五妞怎么样,她也快生了吧。她虽怀过几次,到底是第一次生,还是把她接到县里吧。”
    “嗯,我已经给于老三说了,现在就看王家愿不愿意让她回娘家生,若不行,咱们就先租个院子给她住。”
    柳氏点点头:“她也不容易,这一胎可要让她顺顺当当的,生了这一个,以后也就容易了。”
    两人正说着话,小桃红就过来说,柳二姐家的慧姐来了。听到这话,柳氏母女都是一愣,柳氏道:“只有她一个?”
    “是,只有姑娘一个。”
    母女俩面面相觑,连忙迎了上去,果然就见慧姐穿了件石榴红的杭缎褙子,外面罩了一件白头毛镶边的琥珀黄斗篷在尤妈子的引导下向这边走来。倩姐快步走上去,拉着她的手:“姐姐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
    “看姐姐说的哪里话?”
    正说着,柳氏也走了过来,慧姐连忙向她行礼,柳氏一把拉住她:“好孩子,快别这样,你娘呢?”
    “娘在家中,今天是我一个人前来的。”
    “你一个人,可是有什么事?”这种独自去到亲戚家中拜访的事,倩姐做来太平常了,慧姐……那却是从未有过的。
    慧姐微微一笑:“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来看看三姨妹妹,顺带说说话。”
    见她神色欢庆,没有丝毫勉强,再听她这么说,柳氏也放了心,一边和她说着话,一边就让倩姐将她带到自己屋里。倩姐拉着她的手往自己的小跨院带,来到前面,慧姐停了一下,四处看看:“妹妹这里还没有起名字吗?”
    “啊?”
    “说起来妹妹也是有了自己的院子,怎么不起一个名字呢?”
    倩姐看了她一眼,歪歪头:“姐姐……我怎么觉得你今日有些怪?”
    “怎么怪?”
    “唔,反正就是和往日不同了。”
    慧姐一笑:“不过是让你起个名字就不一样了,那一会儿,更不知你要怎么说我呢。”
    说着,就进了院子,那边小桃红得了叮嘱,已端来了

章节目录

步步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张鼎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鼎鼎并收藏步步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