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看着江岁安和齐里正跑前跑后,而卫里正一声不吭的样子,并不是很明白,于是他悄声问:“叔,你怎么了
    卫里正低声说道:“江姑娘给那些做工的人,一天五斤红薯,咱们村除了她,谁能出得起这个价。”
    “到时候,大家互相一说,别人家里都是一斤红薯,这一比,谁心里都不好受。别人家的工匠肯定会嫌主家给的价钱低,一不高兴,不造了咋办,那村子里还不得乱起来呀。”
    除了这个,卫里正没说出口的是,他家也打算请人造船,本来以他的意思,一天给个一斤粮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而且不包饭,可江岁安这么一做,把工钱拉的这么高,他们这些人怎么办呢
    他知道,江姑娘家有的是粮食。自从于成到她家过日子之后,就再也没见着饿过,反而胖了不少。
    可她家有粮食,是她家的事情。她这么一大方,剩下的人可就难做了。
    江岁安也是一时之间没想到,一来是想着家里的粮食太多了,趁这个机会也消耗掉一点。二来也是为了让工匠们更勤快一点,着实没有考虑到村里其他人的怎么办。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她,知道天灾会来,早早的就存下了不少的粮食。
    大家能熬过大灾,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家家把粮食看得跟命根子似的,谁愿意多出一点啊。
    她这么一大方,别人家里面只出一斤粮食,说不定工匠都拥到她家去做工,那普通人家就根本请不到造船的工匠了。
    于成一想也有道理,但是江姑娘已经把话说出口了,再让她改口也不可能了,而齐里正已经兴高采烈去通知工人了,那些工匠也都知道,一天可以得到五斤红薯,都是冲着这个来的,现在再改口的话,只怕就没有人愿意再相信江岁安了,所以不能让江姑娘改口。
    这可怎么办
    若是维持一天五斤红薯粮的价格,村里给其他人家造船的工匠不干。
    若不让江姑娘一天出五斤红薯的价,那齐家村这些人不干,怎么办
    于成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对卫里正说:“要不,咱们也想想法子,给一人一天五斤红薯,请的工人少一点,行吗”
    对于成出的这个法子,卫里正苦笑道:“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们就算只请三个人吧,那一人一天五斤红薯,就是十五斤红薯粮食,你说这放谁家谁肯啊”
    “再说了,你想想陈奶奶和她孙子小石头,平时她们家里吃的就不多,要她拿出比平时自家吃的口粮还多的粮食,去请人造船,你说她还能愿意造吗”
    这倒也是,于成听了卫里正的话,也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好来问江岁安。
    谁知江岁安听了之后,一点也不为此烦恼,甚至还笑了起来:“这有什么难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决之道
    江岁安说完,直接把找来的工匠们聚在一起,朗声说道:
    “各位,一天五斤红薯粮,在这远近算是最高价。故而我只要最好的工匠,而且要手脚勤快麻利的,一日不停都得做活。齐里正说了,若是工匠们厉害,五六日造出船也是行的。我出这么高的价,这样吧,自然要厉害得,至少六日得替我造出一艘柳叶船。”
    “诸位,有这本事的才能领这份粮食,没这本事的就不必来了,我若是发现混子,家有恶犬,别怪我放狗咬人!”
    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几个平时爱偷懒的,悄悄的溜走了,还有几个活儿做的不好的,也悄悄地溜走了。
    剩下来的,都是觉得自己有本事吃这碗饭的。
    江岁安便将自己的要求,一一写在纸上,让他们画押签契约。
    画押签契约的时候,有几个人信心不足,担心完不成。毕竟之前口说无凭,如今写在纸上,可不敢赖账,所以又有几个悄悄的离开了。
    到最后,就剩下八个工匠,这八个人,都是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而且非常勤快,签押契约,保证六日就能造出一艘船来。
    如此一来,江岁安花的高价钱,请的都是本事大的人,其他人没这份本事,赚不了这么多粮食,只能怪他们自己。
    普通工匠,虽然手艺比不上这些人,但肯定也想吃饭,到时候,自然愿意降低些价钱,替冬瓜村里其他人造船。
    问题轻轻松松解决了

章节目录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江岁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岁安并收藏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