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需要休养。
于是于成背着陈奶奶,卫老六抱着小石头,送他们回家,而江岁安则是把陈奶奶散落在河里的衣服都捡回来,替她送回家去。
江岁安做这些的时候,也在苦苦思索,该如何预防水灾。
冬瓜村在整个小鸭河的下游,因为有山阻挡,所以即便是江水决堤,这里也不至于一下子被冲没。
但也因此造成个麻烦事,冬瓜村的人水性都不好,顶多能在小河里扑腾扑腾,要真是遇上大水,只怕逃都不会逃。
而且冬瓜村的地势低,一旦有水灾,势必会被淹,一旦被淹,江岁安家里存储的粮食瓜果,饲养的鸡猪羊,还有小毛驴,肯定都被淹掉了。
而村里人的口粮,肯定也会没有。更何况,经过最近的事情,沿岸的村民不少人都对冬瓜村很好奇,原本闭塞的村子,现在变得特别热闹,三天两头有人来,在附近的村落中也渐渐有了名气。
到时候一旦出事,天灾不说,只怕人祸也少不了。
江岁安越想越担忧,眉头紧皱。
于成安顿好陈奶奶之后,走到屋外,看到的便是江岁安愁眉苦脸的模样。西西
“怎么了”他接过她手上的洗衣盆,问她。
江岁安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于成。
如今她和于成无话不谈,所以一旦有什么想法,她都习惯先跟他说。
而且,男人的思维有时候是要更加开阔一点。
果然于成听了之后,并没有像江岁安那么担心,反而安慰道:“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只要早早的做起预防,便是有再大的灾害也不怕。”
江岁安叹气,“话是这么说,可是没想出办法之前,我这心里总是不安稳。”
于成沉思了一番,对她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听听看。”
“你说你说。”江岁安催他快说。
“咱们之前不是在想田家村来学种红薯,要付些什么给我们,依我看,就让他们替我们村造些船。”
“这些沿岸的村民,水性好,靠水吃水,想必造船的技术并不会差。他们替咱们村子造了船,咱们就先放在村里,若是真出了事儿,就让大家把东西搬到船上,你看如何”
江岁安眼睛一亮,高兴的说:“这个主意好。”
这个主意,既解决了田家村来学红薯的事情,也为冬瓜村将来可能遇到大水做了准备,一举两得。
于成见她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对她道:“那我便这么跟里正说,也跟他说一下,可能会有大水的事情,让他跟大家伙都说一说,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江岁安连连点头,又问于成:“我想造一艘特制的船,你说沿江的村民们能替我造吗”
第一百零一章 要求
于成听了江岁安的话,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对她说道:“你让他们造船,问题应该不大,但是若是造的船特别复杂,或者费的料子特别多,时间花费特别长的话,他们肯定会心生不满,到时候马马虎虎的造,船不结实,不还是不行吗”
原来他是担心这个,江岁安笑了笑说道:“这我有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乖乖听话。”于成疑惑。
江岁安神秘一笑,说:“山人自有妙计,我们先去找村民们好了。”
说走就走,江岁安和于成翻过冬瓜山,沿着小鸭江往上走。
据水匪们所知,小鸭江沿岸一共十六个村落,最大的村子约有五百来人,最小的村子大约不到一百人。
其中最富有的是在靠近小鸭江上游的祁家村,据说祁家村是从京城迁居而来的,村子人杰地灵,还出过好多大官。
最穷的则是冯家村,因为冯家村的村民好吃懒做,所以最穷。
其他的村子和田家村差不多,人数在两百人左右,村子不算特别富饶,但也并不贫穷。
江岁安和于成最先来到的是田家村,田二爷之前曾经带人找到冬瓜村去,于是江岁安和于成最先找的也是他。
听了江岁安和于成的来意之后,田二爷又惊喜又意外。
惊喜的是,他们愿意教授新种红薯的技术,也没有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好得多。
惊讶的是,他们的
于是于成背着陈奶奶,卫老六抱着小石头,送他们回家,而江岁安则是把陈奶奶散落在河里的衣服都捡回来,替她送回家去。
江岁安做这些的时候,也在苦苦思索,该如何预防水灾。
冬瓜村在整个小鸭河的下游,因为有山阻挡,所以即便是江水决堤,这里也不至于一下子被冲没。
但也因此造成个麻烦事,冬瓜村的人水性都不好,顶多能在小河里扑腾扑腾,要真是遇上大水,只怕逃都不会逃。
而且冬瓜村的地势低,一旦有水灾,势必会被淹,一旦被淹,江岁安家里存储的粮食瓜果,饲养的鸡猪羊,还有小毛驴,肯定都被淹掉了。
而村里人的口粮,肯定也会没有。更何况,经过最近的事情,沿岸的村民不少人都对冬瓜村很好奇,原本闭塞的村子,现在变得特别热闹,三天两头有人来,在附近的村落中也渐渐有了名气。
到时候一旦出事,天灾不说,只怕人祸也少不了。
江岁安越想越担忧,眉头紧皱。
于成安顿好陈奶奶之后,走到屋外,看到的便是江岁安愁眉苦脸的模样。西西
“怎么了”他接过她手上的洗衣盆,问她。
江岁安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于成。
如今她和于成无话不谈,所以一旦有什么想法,她都习惯先跟他说。
而且,男人的思维有时候是要更加开阔一点。
果然于成听了之后,并没有像江岁安那么担心,反而安慰道:“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只要早早的做起预防,便是有再大的灾害也不怕。”
江岁安叹气,“话是这么说,可是没想出办法之前,我这心里总是不安稳。”
于成沉思了一番,对她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你听听看。”
“你说你说。”江岁安催他快说。
“咱们之前不是在想田家村来学种红薯,要付些什么给我们,依我看,就让他们替我们村造些船。”
“这些沿岸的村民,水性好,靠水吃水,想必造船的技术并不会差。他们替咱们村子造了船,咱们就先放在村里,若是真出了事儿,就让大家把东西搬到船上,你看如何”
江岁安眼睛一亮,高兴的说:“这个主意好。”
这个主意,既解决了田家村来学红薯的事情,也为冬瓜村将来可能遇到大水做了准备,一举两得。
于成见她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对她道:“那我便这么跟里正说,也跟他说一下,可能会有大水的事情,让他跟大家伙都说一说,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江岁安连连点头,又问于成:“我想造一艘特制的船,你说沿江的村民们能替我造吗”
第一百零一章 要求
于成听了江岁安的话,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对她说道:“你让他们造船,问题应该不大,但是若是造的船特别复杂,或者费的料子特别多,时间花费特别长的话,他们肯定会心生不满,到时候马马虎虎的造,船不结实,不还是不行吗”
原来他是担心这个,江岁安笑了笑说道:“这我有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乖乖听话。”于成疑惑。
江岁安神秘一笑,说:“山人自有妙计,我们先去找村民们好了。”
说走就走,江岁安和于成翻过冬瓜山,沿着小鸭江往上走。
据水匪们所知,小鸭江沿岸一共十六个村落,最大的村子约有五百来人,最小的村子大约不到一百人。
其中最富有的是在靠近小鸭江上游的祁家村,据说祁家村是从京城迁居而来的,村子人杰地灵,还出过好多大官。
最穷的则是冯家村,因为冯家村的村民好吃懒做,所以最穷。
其他的村子和田家村差不多,人数在两百人左右,村子不算特别富饶,但也并不贫穷。
江岁安和于成最先来到的是田家村,田二爷之前曾经带人找到冬瓜村去,于是江岁安和于成最先找的也是他。
听了江岁安和于成的来意之后,田二爷又惊喜又意外。
惊喜的是,他们愿意教授新种红薯的技术,也没有提出很过分的要求,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好得多。
惊讶的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