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肉干。最后附带了几个不会做的题目。

    家里的信李沫李沫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顾长林的情况,其他的以后再说。

    信写好后李沫把它们收好,打算过两天放假去镇上邮寄。真好她拍的照片也各放一张进去。

    上一周为她去照相馆,为了好看她还特意找出了一身勉强能符合她的审美的衣服。

    上身穿着白衬衫,上次顾长林买的黑布做了一条新裤子。这是不过时的经典黑白配。

    周末杏花陪李沫去镇上取了照片后放进两个信封,然后去寄了。

    杏花想买些纸,李沫陪着她去了百货大楼。杏花特别喜欢逛,不管能不能买得起,或者看了几次。

    买了两刀纸后杏花拉着李沫去看自行车。

    “沫沫你看,这车还有这么多。”

    “这么贵大多数人买不起,农村里年底分到的钱才几十块,一辆自行车要存好几年。”

    “沫沫我发现你不喜欢自行车。”

    现在自行车要三百,后世还只要三百,李沫只要一对比完全就是去了购买的意向。

    而且她没什么地方用到自行车,村里人看到自行车又会把视线集中到她身上。

    “咱们走吧,早点回去吃饭。”

    第41章 去南京

    新一年的春种开始了, 李沫没有参与春种,学校孩子们不能耽误。

    春种过后孟方结婚了,和她那个在村里的对象刘强。仅仅办了一个酒席,孟方不可能办结婚证。

    孟家人没来,给汇了五十块钱算是嫁妆。刘强家倒是按照村里的惯例给孟方二百块彩礼。

    知青点的人都去了,李沫也去了,跟着知青们一起随了一毛钱。

    今年李沫和知青的关系变好了很多。孟方办酒这天一群女知青包括李沫很早就过去帮忙陪着孟方。

    说来也奇怪, 李沫总觉得孟方并不是太开心。

    时间就在李沫复习中悄悄溜过去了, 孩子们放暑假后, 李沫也就放假了。

    夏天要说活其实也不少, 稻子正是灌浆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 地里也需要除草捉虫。

    不过李沫没去上工, 因为顾长林写信说让她去南京玩。李沫考虑了很久, 最后她决定先去一趟南京,玩一个星期之后就回上海一趟。

    索性刘支书对她挺好, 同意了她的请求。为了方便她行事还给开了张村里采购的条子。

    这天李沫在就家吃饭,大伯母问道:“沫沫你爷爷说你要去南京?”

    李沫点点头道:“对,顾长林写信来说让我去玩, 他托人政委帮我买了一张火车卧铺票。”

    二伯母道:“你回上海的票买定好了吗?”

    “现在还不知道, 如果没有卧铺我就坐硬座好了。”

    王爱兰道:“你也是个心大的一个人就敢到处跑, 出门在外注意安全, 钱财保存好不要外露。”

    “行, 家里需要些什么,我到时候给带回来。”

    王爱兰递给李沫一张单子和一把钱道:“家里也没什么需要的。村里人要紧的人家推了, 剩下的我挑了些不地的留下。你看看单子,钱不够到时候她们再补上。”

    李沫也知道村里人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一次远门,这里习俗就是这样托人带东西。

    王奶奶这样给她挡住了不少人,而且有些拿不出钱还托带东西的也被挡住了。李沫真是轻省了不少。

    李沫看了看单子,好家伙几乎都是一双手套一双袜子这样的,很多人买不起大件就想买点小东西,也是上海货。

    “好。谢谢奶奶,您这样我就能不得罪人了。”

    “就你精明,对了你要是碰到了就给你爷带身中山装回来,让他这个老头子也气派点。”

    王爱兰怕李沫不收钱,布票和二十块钱刚才就放进了递给李沫的钱里。

    多的钱也算自己这个奶奶给孙女出门备的钱,穷家富路总是没错的。

    就这样李沫轻车简行,背着一个竹篓提着一个装着衣服的布袋子就踏上了火车。

    火车是上午八点,刘家人早上起来给李沫做了早饭就送她去了火车站。

    李沫在竹篓李放了一个饭盒、一个搪瓷杯、一支牙刷一条毛巾,还有刘家人放的几个馒头。

    余下的空间放了一些给顾长林战友带的山货,这个季节山货都差不多没了,还是李沫在空间找到的一点。

    也不多带就十斤,到时候一人分点,意思意思,多了她也无能为力。

    本来他们是想让李沫多带点,李沫拒绝了。有馒头吃就是好日子了,火车上人多眼杂,李沫鸡蛋都不肯带上一个。

    这个年代的卧铺还挺好的,之前李沫在现代坐过长途火车,都不是太干净。

    大概这个年代的火车相当于以后的高铁吧,服务态度非常好。卧铺一般都是领导来坐,所以特别干净。

    李沫的这节车厢里人不是太多,不

章节目录

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秋风萧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萧萧并收藏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