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期直面而对节目,当时我也亲自看了,你瞧瞧那些人,趾高气昂的,简直就是在丢我们政府的脸!
    就人家光轮那建材品质和施工质量,他们也敢说人家是劣质工程?
    这不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所以啊,等明天市里的班子会议上,也应该提出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了!
    ……
    空穴来风,那个秘书的小道传闻,还真的是有这么一回事。
    当关于光轮大厦和扎哈哈迪德的诸多新闻出现之后,风城的知名度竟然也跟着上升了不少。
    于是,这就让省城那边坐不住了。
    本来吧,在省内,风城和其他几个城市就挺强势的。
    身为省会的压力向来不小。
    如今这风城假如真的搞出来一个世界级闻名的地标式建筑,那对于省城来说,绝对是如坐针毡的感受。
    所以,他们也想效仿光轮公司,也搞一座能够压倒光轮大厦的地标式建筑出来。
    但是,经过初步的了解,这种想法想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
    第一,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一个二线城市,这么大的投入,去搞一个吃力不赚钱的地标式建筑。
    更何况眼下是全球经济危机,国内房地产行业萎靡的时候。
    根本就没有大公司肯干。
    第二,想要请一位同扎哈哈迪德齐名的设计大师,并且独立完成设计,这根本就请不到!
    就算能请到,怕也是一个根本接受不了的天价!
    所以,在这个想法破灭后,他们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光轮地产的头上。
    只要能把他们,把光轮大厦挖墙脚挖过省城来,这不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吗?
    那时候,扎哈哈迪德,世界级地标式建筑,不就都成了省城的了吗?!
    大不了,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要资金扶持留给资金扶持,只要风城给的,我们都给。
    哪怕是风城没给的,我们也给。
    到时候,凭着省会的地位因素,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
    在油田这边,在七月中旬的末尾,光轮公司关于采油一厂和采油二厂的区块治理合同,也终于走完了所有流程。
    接下来,就是到了正式进厂施工的阶段。
    由于三厂这边的措施量太多,李长功的鸿远公司,以及华海,都是分身乏术。
    根本满足不了一厂和二厂这边的其他措施。
    像华海还好,剩余生产力或许还能应对一厂一半的措施量。
    而李长功那边,单单是三厂这边的,就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所以,在眼下整个油田成本紧缩的大背景下,诸多的产能过剩的乙方服务公司们闻到了商机。
    纷纷跑来想要同光轮公司寻求合作。
    在其中,刘尚挑选了几家信誉好,实力强的公司签署了分包合作合同。
    当然了,利润方面给的价格并不高,甚至是很低。
    同他们直接为油田工作便宜了很多。
    在眼下这种大环境下,对于他们来讲,只要有活干,多少有钱赚就是可以的。
    他们最怕的,不是利润低,而是没有工作量,员工和设备都闲着。
    那样的话,每天人吃马嚼,设备折旧,积累下来,这可不是小数目!
    随着一厂和二厂的项目上马,原本已经很忙碌的众人再次进一步上紧了发条。
    三厂这边还好,一切都已经成型,有沈成成自己管着就可以了。
    而采油一厂那边,由张正茂亲自过去坐镇。
    采油二厂这里,是王德成。
    他与二厂的厂长邵建军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合作起来也是方便。
    在前期沟通、喝酒之时,二厂的厂长告诉刘尚。
    现如今,整个油田,尤其是这些采油厂们,谁看着三厂都眼红!
    现在七月份已经快过去了,我们其他人连预期任务指标的一半都差得远。
    可是人家三厂和沈成城悠哉的,年底很有可能完成任务了?!
    这不是气人呢吗?!
    反正我不管啊刘尚,你小子在三厂那边是怎么干的,在我这就尽管大胆的去干。
    下面的人谁要是敢起刺,找麻烦,我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还有,德成跟我是多少年的交情了,他在我们二厂,绝对没问题!
    不仅是二厂,一厂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这大半年来,他们都快被局里逼疯了。
    不给措施,不给新投,不给钱,却让你稳产,这不就

章节目录

重生做石油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想不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想不初并收藏重生做石油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