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自幼便失去了父亲。
    婆婆带着他和妹妹艰苦渡日,后来为了供养相公读书,变以刺绣维持生计,年复一年,相公是熬出头了。
    婆婆的双眼也看不清东西了。如今婆婆病了,夫君因为公务又脱不开身,现在不知道有多担心呢。”孙氏伤心的说到。
    李雨洋看着这样的孙氏,感慨万分,虽然他们有各种疾病和苦难需要面对,但真的好羡慕他们啊,相亲相爱真好。李雨洋感慨的拍着孙氏的安慰,“姐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侍女拿着药材去熬煮了,李雨洋去了小厨房趁着侍女不注意,往药罐里放了去除疾病的绿色药剂。
    看着喂完药没一会何老夫人醒了过来,身边的人都近前小心的服侍着,李雨洋觉得世上的好人应该一生平安。
    临走时,孙氏给了李雨洋一个香囊,她捏了捏,应该是装着银票。
    “妹妹以后一定要常来,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要来找我啊”
    李雨洋微笑着点头。
    离开了何府,走到角落处,见四下无人,拉开香囊上的带子,从里面拿出银票打开。
    上面印着达东国和汇通钱庄的印章,还好这个世界用的是繁体字。不然李雨洋就成了文盲。
    一共十张一百两的银票,一共是一千两,今天真是遇到贵人了,等买完东西还是不要经常来镇上。
    万一让家里人知道就说不清了。来到汇通钱庄,对了十张十两的和一百张一两的。因为达东国一直国泰民安,货币流通也很稳定,平时用银票和银两都可以。只是用银子兑换银票能多得一些银子。
    下午的摊位没有上午的多,东西一共三条街,分别是生活街,工艺街和文人街,生活街是卖各种食材。
    和开酒楼茶馆生意的,工艺街是各种商铺,文人街很有名,镇子周边所有的村落中的学子都经常会来这里。
    达东国科举制度一直很受推崇,特别是寒门子弟,都希望通过科举来鲤鱼跃农门。
    相对来说农业就比较落后了,虽然土地很多,但大多都掌握在世家乡绅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来给百姓维持生计。
    虽然商人地位低,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做。李雨洋来到米店,
    “这不是三妹吗,是找你大姐吗”。
    李雨洋抬头看到一个体态微胖的男人,大约二十多岁,笑起来像个弥勒佛一样。李雨洋差点忘记了。
    大姐的夫家是在镇上开米铺的,名字叫刘记米铺行,现在风调雨顺的,百姓基本能吃饱饭,少有出来买米的,米行的生意自然清闲下来。
    赵晓楠是大姐的第二个相公,这个朝代女子会有两个相公。
    二房一般是由大相公纳进来的,没有什么地位,基本作为家里的管家来培养。想想自己以后。李雨洋没打算和谁分享空间,并不想用它来考验人心。
    “小外甥好点了吗,来的匆忙也没带礼物来”。虽然很意外,但基本的礼貌还是要做的。
    “生病了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这个问题让李雨洋听着也很尴尬,这个小姐夫也真是耿直的可爱啊。
    “听说你嫁人了,婆家一定很好相处吧。”也不知道大姐和他说了多少,看不出是否真心。
    但看他的表情还是蛮真诚的,“谢谢姐夫,婆家人对我都很好。”古今道理都相通,人穷志不短,或者是打肿脸充胖子?
    “姐夫今天我想买点米,你给介绍一下呗”。笑眯眯的看着赵晓楠。
    “家里要买米了?今年的粮食还没有下来,谁家都这样。买米找姐夫就对了,这要是到别人家可能会买到陈米,到时你就哭鼻子了”。
    赵晓楠一副高深莫测的说。挺着他的特有的将军肚,到是颇有喜感的。
    “咱家的米是镇上数一数二的,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都是这个”。
    说着举起了大拇指。李雨洋笑笑,这赵晓楠可真是个人才,要是在现代妥妥是个主管级别的。
    别怪李雨洋见识浅薄,在她的人生中能说的上话的,最大的官就是经理了。
    在赵晓楠期盼的目光中,李雨洋只买了些糙米,眼神就由期盼变成了失望。语气也冷淡了些。
    “不再选些别的吗,看这米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吃起来非常的香”。
    赵晓楠夸张的表情把李雨洋逗的直乐,这人可真是个活宝。
    她不是买不起,而是原主从小不被大姐喜欢,总觉得这个小妹普通又木讷,长大了嫁人也不会给娘家带来什么好处,怕被她察觉到什么。
    离开刘记米铺行,背着一小袋糙米,溜达着去了工艺街。
    这里面的人流量比生活区多,李雨洋小心的沿着路边走,怕碰撞到什么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雨洋停在了一家成自铺子,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衣服。
    门前出出进进的客人,心想什么时候能买几件漂亮的衣服,银钱是有了,但也要能过了明路才行。
    俗话说的好,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手啊,虽然是个女流之辈,但是宝宝也是有理想和追求的。
    既然生活在农家,不如做个地主婆吧。可是她也不会种地啊。
    踏着晚霞回到了家,把米倒进米缸,来到堂屋却没有发现秦福远,厨房也没有人。预留晚上做的兔肉也没有了,要是没有养好,留下后遗症怎么办。可真不让他省心。
    回村前把之前那个姑娘给她的大包裹拿了出来,秦福远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禁不住心中的好奇。
    打开包裹,和猜想中的一样,是她心心念念的皮毛

章节目录

幺女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腮边一点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腮边一点红并收藏幺女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