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传给柴家人,你们凭什么反对?”
    新任资政阁大学士陈大人叩首回道。
    “回禀圣上,父业子承,乃是祖宗的规矩,您膝下有皇子,怎么也不至于要传位给昭王,此举有违祖制,何况圣上您正值盛年,万寿长安,完全不必现在就急于退位,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按说以陈大学士的身份地位,纵然对明景帝的这个决定有意见,也不至于如此着急的表明态度,实因小皇子的母妃正是他的亲侄女,利益关系极大,才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打消皇上的想法。
    “朕自去岁生过那场大病以来,自觉精力大不如前,方才决定禅位,三皇子年幼,难担此重任,昭王年富力强,从政经验丰富,乃是最佳继位人选,朕意已决,你们不必再劝!”
    “启禀圣上,昭王乃是柱国上将何大人的女婿,昭王一旦继位,外戚过于势大,恐生祸患,还请圣上三思啊!”
    “请圣上三思啊!”
    明景帝淡淡回道,“昭王不过是何大人的侄女婿罢了,何大人本身无儿无女,一心为国,忠心可鉴日月,尔等慎言!”
    此言一出,众臣顿时有些懵圈,不知道是自己听错了,还是皇上一时糊涂,说错了。
    柱国上将何大人的家庭情况,又不是什么秘密,朝中众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班师回朝以前,他的老母亲与妻儿一直住在昭王府上的事,也是人尽皆知。
    欣赏够众臣欲言又止的复杂反应后,明景帝才对旁边的内侍道。
    “去请柱国上将何艾何大人进殿!”
    直到这时,众臣才意识到,自打回京以后,大小朝议从不缺席的何艾这次竟然没有出席,皇上所提到的名字似乎也不大对。
    然而现实没有给他们太多考虑时间,随着内侍高声传召,何艾身着一身深紫间红色的女式华服,在殿中跪倒一地的众臣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注视下,大步流星的行至殿前跪拜道。
    “臣何艾拜见圣上,躬请圣上万福金安!”
    众臣错愕不已的震惊反应,取悦了明景帝,心里这才感到平衡的他笑容满面的点头道。
    “何卿家平身!”
    “多谢圣上恩典!”
    “怎么样?你们还认为是朕老糊涂了吗?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就是我们的柱国上将何艾何大人,她的同胞哥哥何莨,已于景明四年因病去逝,何家现在只有她,与她的母亲、嫂嫂、侄子,区区这么几个人,如何去当能祸国的外戚啊?”
    第45章 第二集 23
    “启禀圣上, 柱国上将之位,乃是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之位,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安稳, 竟落到一名女子手上, 贻笑天下, 何艾女扮男装,欺世盗名,蒙蔽圣上, 犯有大不敬的欺君之罪,恭请圣上严查!”
    明景帝面带嘲讽的冷笑着回道。
    “十五年前,是何艾亲自考取的状元, 十三年前,是何艾平定的成王叛乱,六年来, 是何艾为我大周将的疆域扩增近倍,也是何艾将所有对我们大周心怀不轨者,驱逐至万里之外, 她忠勇双全, 一心为国为群, 对朕从无欺瞒,何来欺君一说?”
    陈大人伏地道, “圣上, 这何艾她是女子哪!”
    “前朝还曾有女帝!”
    明景帝以理所当然的语气直接回道, 接着又抬手指向的殿中众臣道。
    “你们倒是男子, 不管是论文治还是武功, 你们有一个算一个, 扪心自问, 有谁堪与朕的柱国上将相提并论!”
    “行了,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是不希望朕退位,有的是真的忌惮何家,才会都跟着凑热闹,对朕禅位给昭王没有意见的,现在都给朕起来!”
    跪在殿中的大臣们随之便站起大半,十多年过去,金兰书院出来的学生,大多都被外放,但也有不少留在朝堂之上。
    昭王也曾在金兰书院求学,甚至还曾跟在何艾这金兰书院创始人身边实习五年的事,官场中人已经是无人不知。
    在过去十多年里,抛开他的王爷身份,他在外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无不表明他就是个真正的金兰书院人,何艾所颁布新政的坚定执行者,思想开明,敢想敢做,一心为国为民。
    因此,金兰书院出来的官员,虽然不希望自家院长退位,但对明景帝想要禅位给昭王的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异议。
    最受明景帝信任的那批官员,为何艾是女子一事感到震惊过后,迅速反应过来,那两位既然连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都公开,自是决心已定,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唯有支持,因此他们也都跟着起身。
    可也正因如此,那些对昭王的出身与政治风格十分忌惮的官员们,越是不愿放弃最后的挣扎。
    对他们来说,仅仅一个推崇与信任金兰书院的皇帝,仅花十来年的功夫,就已经将他们这些传统势力分化打压得节节败退,再来一个由金兰书院与何艾亲自教出来的皇帝,他们就更没有东山再起之机。

章节目录

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黄柏山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柏山人并收藏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