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沈迎夏靠着椅背,她乐理知识很差,只是听个热闹。
“《拉德斯基进行曲》。”坐在她旁边的程一炀说。
沈迎夏瞪大了眼睛,她不知道程一炀还储备了这些知识点。
程一炀其实也不懂音乐,但完全可以沈迎夏面前充充大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的。”
沈迎夏毫不吝啬地露出了对程一炀刮目相看的表情。
程一炀很洋洋得意,享受了一下沈迎夏崇拜的目光后,他坦白,是荆海柏和他说的。
沈迎夏“啧”了一声:“怪不得。”
荆海柏在他们学校是一个有名的人,赢了很多音乐比赛,传闻出生于音乐世家,家里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搜得出介绍。
说是传闻,因为沈迎夏没有搜过。
程一炀因为和他爸关系不好,一中周末可以留校,他几乎都不怎么回家。
留校的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这个学期多了一个荆海柏,打个篮球也就认识了,程一炀和沈迎夏说,这几周荆海柏天天在音乐教室弹这个曲子,他都快听吐了。
沈迎夏淡淡地白了他一眼:“你别听不就行了。”
程一炀撇了撇嘴,嘴角带着笑意。
他没和沈迎夏说的是,听吐了这种话只能和她说,在荆海柏面前说这样的话很不礼貌,而且“听吐”只是一种夸张了的比喻。
倒有一次荆海柏主动问他是不是听累了,程一炀当然回答没有,钢琴声再响起,他换了一首曲子,很优美,很动人。
程一炀不认识这首曲子,但他没问荆海柏,荆海柏也没有告诉他,弹完这曲后,他继续练习晚会的曲目。
程一炀一直记得那个旋律,因为未成年,找了一个黑网吧查了一个晚上,是李斯特的《叹息》。
第 21 章
31号晚上,班级有人提议一起跨年,夏云女士一开始不想沈迎夏去,觉得大晚上的,夜里可能还会下雪,不安全,但不好强硬,只好同意,警告她不准喝酒。
沈迎夏无奈道:“没有人会喝酒啦。”
说是班级活动,其实只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人凑一凑,但一集合,沈迎夏发现不全都是她班上的,好几个人不认识,说是谁觉得人少不热闹,干脆把大家认识的、想跨年的都约到一块,所以凑成了现在这个情况。
沈迎夏和姜鹿都应付不来这个局面,默默地和认识的人待在一块。
计划是先吃晚饭,然后去KTV玩到十来点钟,就去江滨广场等跨年烟火。
因为人多,大家打算找一家自助,但走着走着,发现一家路边排挡很不错,三三五五表了态,沈迎夏跟着大家坐在了红色的板凳上才迟钝地问了一句:“我们在这吃吗?”
同桌的人点了点头。
那天是个大晴天,一天下来,积雪都已化了,很冷。简易的塑料棚里像酒席似地摆放着塑料桌椅,好几个明晃晃的白炽灯,周围吆五喝六的,风时不时把塑料布吹得七折八折,大部分人,至少沈迎夏那桌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吃这种排挡,沈迎夏有点期待,就坐在塑料凳上等着菜上桌。
猪筒骨用一个大盆端了上来。
沈迎夏以前路过小吃街的时候就闻着味流过口水,但她妈觉得不卫生,沈迎夏也找不着机会一个人偷吃。
但这回吃着了,发现筒骨的肉少得可怜,而且有点难以吃得雅观,沈迎夏顾及着吃相、艰难地啃了几个后,觉得自己吃了个寂寞。
还是吃些不带壳、没有骨的吧,沈迎夏放弃了。
由于大排档口味太重,沈迎夏喝了点啤酒,第一口含在嘴里还没咽下,她想起了她妈的叮嘱,但再想想,一点点问题应该不大,便把嘴里温凉的酒吞下了。
他们一共挤了两桌人,一桌会玩点,一桌拘谨点,酒是另一桌先喝起的,然后传向了沈迎夏这桌的男生,会喝酒的女生也都喝了一点。
程一炀从另一桌过来和沈迎夏这桌的人聊天,走到沈迎夏旁边,提醒她少喝一点,自从酒上了桌后就惴惴不安的姜鹿忙应和道。
沈迎夏让他们别担心,她就喝一点,而且其实她酒量很好,逢年过节聚餐可以向长辈敬一圈。
另一桌和沈迎夏坐得最近的一个男生听到沈迎夏这番话,立马起了劲,邀沈迎夏和自己喝一杯。
程一炀脸色立马就差了,沈迎夏朝那个男生摆了摆手。
那人说:“我给你倒一杯。”
沈迎夏有点生气这人不知好歹,她有戒备心,但以为同学之间喝点酒不会有什么事情她才喝的,程一炀看起来更是一副要跟人干架的架势。
喝酒真的会误事,沈迎夏后悔了。
那个男生真的倒了一杯酒想给沈迎夏,语带调戏,“我只倒了半杯。”
一旁的姜鹿无措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着他们这里,气氛一时有点紧张。
“我只喝这
“《拉德斯基进行曲》。”坐在她旁边的程一炀说。
沈迎夏瞪大了眼睛,她不知道程一炀还储备了这些知识点。
程一炀其实也不懂音乐,但完全可以沈迎夏面前充充大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的。”
沈迎夏毫不吝啬地露出了对程一炀刮目相看的表情。
程一炀很洋洋得意,享受了一下沈迎夏崇拜的目光后,他坦白,是荆海柏和他说的。
沈迎夏“啧”了一声:“怪不得。”
荆海柏在他们学校是一个有名的人,赢了很多音乐比赛,传闻出生于音乐世家,家里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搜得出介绍。
说是传闻,因为沈迎夏没有搜过。
程一炀因为和他爸关系不好,一中周末可以留校,他几乎都不怎么回家。
留校的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这个学期多了一个荆海柏,打个篮球也就认识了,程一炀和沈迎夏说,这几周荆海柏天天在音乐教室弹这个曲子,他都快听吐了。
沈迎夏淡淡地白了他一眼:“你别听不就行了。”
程一炀撇了撇嘴,嘴角带着笑意。
他没和沈迎夏说的是,听吐了这种话只能和她说,在荆海柏面前说这样的话很不礼貌,而且“听吐”只是一种夸张了的比喻。
倒有一次荆海柏主动问他是不是听累了,程一炀当然回答没有,钢琴声再响起,他换了一首曲子,很优美,很动人。
程一炀不认识这首曲子,但他没问荆海柏,荆海柏也没有告诉他,弹完这曲后,他继续练习晚会的曲目。
程一炀一直记得那个旋律,因为未成年,找了一个黑网吧查了一个晚上,是李斯特的《叹息》。
第 21 章
31号晚上,班级有人提议一起跨年,夏云女士一开始不想沈迎夏去,觉得大晚上的,夜里可能还会下雪,不安全,但不好强硬,只好同意,警告她不准喝酒。
沈迎夏无奈道:“没有人会喝酒啦。”
说是班级活动,其实只是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人凑一凑,但一集合,沈迎夏发现不全都是她班上的,好几个人不认识,说是谁觉得人少不热闹,干脆把大家认识的、想跨年的都约到一块,所以凑成了现在这个情况。
沈迎夏和姜鹿都应付不来这个局面,默默地和认识的人待在一块。
计划是先吃晚饭,然后去KTV玩到十来点钟,就去江滨广场等跨年烟火。
因为人多,大家打算找一家自助,但走着走着,发现一家路边排挡很不错,三三五五表了态,沈迎夏跟着大家坐在了红色的板凳上才迟钝地问了一句:“我们在这吃吗?”
同桌的人点了点头。
那天是个大晴天,一天下来,积雪都已化了,很冷。简易的塑料棚里像酒席似地摆放着塑料桌椅,好几个明晃晃的白炽灯,周围吆五喝六的,风时不时把塑料布吹得七折八折,大部分人,至少沈迎夏那桌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吃这种排挡,沈迎夏有点期待,就坐在塑料凳上等着菜上桌。
猪筒骨用一个大盆端了上来。
沈迎夏以前路过小吃街的时候就闻着味流过口水,但她妈觉得不卫生,沈迎夏也找不着机会一个人偷吃。
但这回吃着了,发现筒骨的肉少得可怜,而且有点难以吃得雅观,沈迎夏顾及着吃相、艰难地啃了几个后,觉得自己吃了个寂寞。
还是吃些不带壳、没有骨的吧,沈迎夏放弃了。
由于大排档口味太重,沈迎夏喝了点啤酒,第一口含在嘴里还没咽下,她想起了她妈的叮嘱,但再想想,一点点问题应该不大,便把嘴里温凉的酒吞下了。
他们一共挤了两桌人,一桌会玩点,一桌拘谨点,酒是另一桌先喝起的,然后传向了沈迎夏这桌的男生,会喝酒的女生也都喝了一点。
程一炀从另一桌过来和沈迎夏这桌的人聊天,走到沈迎夏旁边,提醒她少喝一点,自从酒上了桌后就惴惴不安的姜鹿忙应和道。
沈迎夏让他们别担心,她就喝一点,而且其实她酒量很好,逢年过节聚餐可以向长辈敬一圈。
另一桌和沈迎夏坐得最近的一个男生听到沈迎夏这番话,立马起了劲,邀沈迎夏和自己喝一杯。
程一炀脸色立马就差了,沈迎夏朝那个男生摆了摆手。
那人说:“我给你倒一杯。”
沈迎夏有点生气这人不知好歹,她有戒备心,但以为同学之间喝点酒不会有什么事情她才喝的,程一炀看起来更是一副要跟人干架的架势。
喝酒真的会误事,沈迎夏后悔了。
那个男生真的倒了一杯酒想给沈迎夏,语带调戏,“我只倒了半杯。”
一旁的姜鹿无措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着他们这里,气氛一时有点紧张。
“我只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