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碎他们。
    昭远帝暗示文武百官,皇太弟要从端王、靖王、康王这三王中选出。
    睿王身体病弱闲云野鹤,不曾参与进来。
    朝中的势力便分成了端王党、靖王党、康王党、以及以严佺为首的皇帝党。
    三王相斗,水深火热。
    昭远帝坐岸观火,渔翁得利。
    端王被康王和靖王斗倒了。
    昭远帝便趁机以私藏皇袍之名弄死了端王,杀光端王党,将不忠于他的言官全都处死。
    之后,昭远帝再杀死了康王党,铲除所有和他唱反调的不忠之臣。
    朝中的势力便只剩下了以严佺为首的皇帝党,以及武将居多的靖王党。
    此时的朝廷,早就被昭远帝杀得大换血。
    满朝文武,能够发出声音的言官,全都是昭远帝的人。
    在这个时候,昭远帝终于露出了他藏在昏聩皮囊下的魔爪,俊美的脸庞,日益阴鸷。
    越发地残忍嗜杀,肆意妄为。
    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在昭远帝的面前谏言。
    文武百官,都臣服于他残暴的统治之下。
    昭远帝不想放过闲云野鹤的睿王。
    所以当他得知淑妃肚子里怀的是死胎时。
    一个计划便酝酿而生了。
    昭远帝污蔑睿王谋害皇嗣,将睿王关进了天牢里,预备秋后问斩。
    所有的王爷都被昭远帝赶尽杀绝。
    最后一个便轮到了靖王。
    当所有人都在忌惮昭远帝手中的百万大军的同时。
    昭远帝同样也在忌惮靖王手中的燕州铁骑。
    所以昭远帝将靖王留到了最后。
    昭远帝知道自己现在不能杀死靖王。
    因为靖王一死,落人话柄,燕州必定会反。
    所以昭远帝打算温水煮青蛙,将靖王困在临安。
    时间越久,靖王与燕州的联系便越疏淡。
    等昭远帝派到燕州的暗桩,渗透进燕州铁骑里之后,再釜底抽薪。
    那么到时候,靖王便必死无疑。
    昭远帝沉浸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谋划里。
    一个急报却突然打断了他的谋划。
    “急报,黄河溃决,洛州、青州、济州三州被淹,二十余县受灾……”
    昭远帝震怒:“你说什么?!”
    黄河溃决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坊间。
    与此同时,另一个传言,也在大街小巷里散播了出来。
    许多人都说,黄河决堤,是因为昭远帝残暴嗜杀,所以齐国遭到了天谴。
    云华观的观主凌霄子,便是在这个时候,出面替睿王求情。
    他请求昭远帝怜悯苍生疾苦,放睿王一条生路。
    凌霄子与睿王萧润是忘年之交。
    而昭远帝曾拜凌霄子为师,将他视作他的授道恩师。
    此时民怨沸腾,连日的暴雨令百姓们怨声载道。
    天谴的传言,在齐国的大街小巷里传得越演越烈。
    昭远帝思虑再三,决定听从凌霄子的劝谏,将睿王萧润从天牢里放出来,但昭远帝却并没有赦免睿王的罪过,他将睿王圈禁于睿王府,派人重兵把守。
    以严佺为首的内阁众臣,决定派钦差大臣去安抚灾民,发放赈灾银两,治理黄河。
    如果是平时,严佺一定会派自己的亲信去赈灾,中饱私囊,将灾银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但这次情况特殊,稍有不慎都可能会被昭远帝迁怒,所以严佺不敢在这个当口去冒这个险。
    一个人的名字,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帘。
    新科状元,顾无虞。
    前段时间顾无虞刚刚上书治理黄河的奏疏。
    黄河便决口了。
    众人觉得这是天意,于是便向昭远帝谏言,派顾无虞去赈灾。
    昭远帝看过顾无虞上书的奏疏,觉得他是个人才,心中也有提拔新臣压住流言的念头,于是昭远帝朱笔一挥,便任命顾无虞为工部左侍郎,官拜三品,兼任钦差大臣,主管此次黄河赈灾事宜。和顾无虞一同前往洛州赈灾的官员,还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孟沉舟。
    昭远帝命令二人即日出发,前往洛青济三州救灾,疏通河道,治理黄河。
    顾无虞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白裳裳。
    白裳裳找到了王氏:“娘,孩儿想和顾公子一起去洛州治理黄河。”
    白裳裳原本以为王氏会反对自己,心中想好了一大篇说辞,正准备游说王氏,却没有想到,王氏竟然直接答应道:“你想去便去吧,为娘知道这深闺后院关不住你,你的心在更大的地方。”
    王氏的话,把白裳裳听得一愣一愣的。
    白裳裳不可思议道:“娘,您真的愿意放孩儿离开吗?”
    王氏的眼眶悄悄地红了,捏紧了手中的帕子:“女大不中留,留也留不住,与其让你留在临安跟岐

章节目录

女配的团宠系统(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一念夕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念夕雾并收藏女配的团宠系统(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