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中州刺史——却是有名无实。
    但日子总算是安慰了。
    傻王爷也不用总是跑出去找吃的了,偶尔跑出去,行人也是避之不及,他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姑娘,不嫌弃他脏,不嫌弃他傻,愿意每每给他肉吃,愿意对着他自言自语,即使得不到一句回答。
    也再不会有那么一个姑娘,会为了他这样一个陌生人,熬夜做贴身的袄子,为了帮他御寒,也为了不给他惹是非。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有点忙,榜单字数都还差一些,今天终于赶出来了,可能有些错别字,我之后会好好修改,不好意思!
    第67章 傻子的道理(二)
    接近年关,天寒地冻,人心更凉。
    日子平淡下来不久,突然就晃动起来,九娘眨了眨眼,看着面前的时光从点点滴滴变成一朵一朵飘升的雪花,晃动的画面从每一片雪花上划过。就连过年,也只隐隐约约看见一些喜气,却不真实的场景,只一眨眼,就彻底消失不见。
    仿佛那一段记忆,已经褪色,对于主人而言,并不重要。
    如果一直这样,他们也没必要再待下去,但九娘才眨了几次眼,画面却再次缓慢下来。
    时间开始如流水缓缓,声音渐渐出现,画面一点一点扩大,从空中,慢慢拉近,最后视线定格在李重茂新宅,主屋,桌边,先于模糊的画面传进耳中的,是老管家一句话:我们留在集州的人传信过来,杨屠夫举家一夜之间都不见了。
    九娘心下一紧。
    第一反应是梅子出事了。
    她下意识就想要走,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扯了回来。
    “姑娘,淡定!”石犴也及时拉了她一把。
    九娘根本淡定不了,急道:“我得马上出去。”
    石犴没见过这样的九娘,点点头,同意了。
    按照他们与言术的约定,只要有一方有强烈要离开的欲望,另一方也不反对,他们就可以出去了。
    但石犴点头后,他们却依旧待在原处,听着老管家的分析。
    两人沉默下来,另一边的李重茂也沉默着,视线却轻飘飘扫过九娘与石犴所在处。
    石犴一怔,惊道:“姑娘,他刚才是不是看我们了?”
    九娘正在着急,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咬着牙摇摇头。
    他们走不了!
    只能被迫留下来,好在这里的时间与外面不同,九娘稍微把心压了压,忍着担忧继续看。
    接下来的一切越来越戏剧化,李重茂悄悄派了人去寻梅子一家,理所当然的一无所获。
    而梁州刺史府却莫名起了一场大火,李重茂的傻病越来越重,老管家替他上书,自请革去中州刺史一职,前往南诏养病,上头很快下来密旨,同意了他的请旨。
    李重茂一行再次踏上颠簸的旅途。
    年后的梁州依旧严寒干燥,自梁州前往利州的路途荒芜,到剑阁时,几乎已经了无人迹,气候却越来越湿冷,对于李重茂这样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到了西南,竟很不适应,很快就生了重病。
    严重是伤寒让他面容更加憔悴,不忍多看,但祸不单行,翻过剑门关不久,一行人便遇到了第一批蒙面刺客,这是真正的刺客,来势汹汹,虽然没有行刺成功,却让李重茂的队伍从一百多号人,直接缩减了将近一半。
    之后接二连三的行刺,使得他们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人数就锐减到不足二十。
    好在李重茂终于熬过了这场大病。
    这夜春雷滚滚,闪电将大地照亮,九娘看着李重茂站在车里用匕首一颗一颗凿下顶部的明珠,颤抖着手塞进剩下几名侍卫手中,侍卫不接,他所幸拔了侍卫的剑,放在了自己脖子上。
    李重茂虽然受了不少苦,但好歹是皇家出生,脖子上的肌肤雪白,那剑一放到脖子上,就拉出一条血红,他本就苍白的脸更加透白,侍卫的眼皮直跳,最后狠着心,哗啦啦都走了。
    李重茂独自一人躺在几经风雨的马车内,望着丑陋的车顶,等待着他的命运。
    毕竟还只是春天,雷声很大,雨却淅淅沥沥,伴着这场春雨而来的,是最后一批被派出去探查杨家消息的刘实。
    刘实带着十几个人回来,不管李重茂如何撒泼打闹,他们就是不走,也正是这些人,带着他一路逃亡,直到梓潼——在这个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的美丽小城,他们再次被蒙面刺客追上。
    而遇到九娘一行,就在出了梓潼不远,前往涪城的路上。
    直到看到这里,那股阻止他们离去的意识才消失,九娘松了口气,带着石犴,立马就离开了。
    敷一睁眼,还不待晕眩感完全消退,九娘就爬起来,要往外冲。
    好在石犴就在门口,睁眼的瞬间想也没想,一把抱住了九娘的腿。
    言术:“……”
    九娘眼睛通红,但石犴这回铁了心,言术不开口,他就不放人。
    “我要去找梅子。”九娘不得不冷静下来,憋着气跟言术商量。
    言术的声音却隔了好一会儿才响起:“知道她在哪吗?”
    他的声音很疲惫,像很久都没有睡觉般。
    九娘心下

章节目录

求缘[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茶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茶聆并收藏求缘[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