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听些,就是懦弱。
    因而叔伯苦苦应对,唯有他的父亲未发一言。
    “祖父。”
    临初念出了声。
    李氏一吓,赶忙抓住她,就怕她撞在枪口上。
    可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临初念身上。
    老太爷也难得地看向这家中的女孩儿,六岁的娃子,纵然在他盛怒时亦没有丝毫害怕。
    这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也是这安静的片刻,一旁的丫鬟赶忙给老太爷端了茶,顺了气。
    临初念走到老太爷跟前,拽着他的长袍。
    “只办三天吗?”
    老太爷一听,心情可算是好了些,问:“三天还不够念儿吃啊?”
    临初念还真摇了摇头。
    “嗯,总也要吃个十天半个月才行嘛。”
    老太爷听着高兴,瞪了几个儿子,这群小子还不如一个小丫头明白。
    他捞了临初念到他腿上。
    “你的父亲和叔伯可连三天都不肯呢,你还想要半月?可是又馋什么了?”
    一群人都皱起了眉,暗道老二家的姑娘真是捣乱。
    临初念啧了嘴:“水晶糕。”
    她看见几位叔伯很是不赞成的样子后,往老太爷的怀里钻了钻,不愿再看他们的神色。
    嘴里还在嘀咕:“水晶糕吃不了半个月,那糖葫芦总可以吧。”
    临初念还是做了让步,却特意将眼神递给了她的父亲。
    临二爷心思百转,立马说道。
    “父亲想办寿宴,自然要大办,更要办得好看,流水席虽然风光,可是太乱了。不若就在家中请些亲友,剩下的,便在城门口摆个棚子,广施米粮可好?”
    厅中几人一听,都感觉提议不错。
    如此,寿宴精致,施粮仁心,不仅风光有体面,更是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可他们还是将目光落在了老太爷身上。
    “父亲以为如何?”
    老太爷心中已然妥协,可面上还是冷着,到底还要端着架子。
    临初念在他怀中撒娇。
    “祖父,好不好嘛?”
    老太爷心情大好:“囡囡都同意了,就依囡囡。”
    这是借着临初念的台阶,顺势而下啊。
    “谢谢祖父。”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场唯有李氏那吓的,若不是几位当家的都在,她恨不得当场就将临初念说上一顿。
    好在没出什么事,她也就放下了一颗心。
    可临初念刚谢完话,就往外跑去,李氏愣是没拉住。
    “这是要作甚?”
    临初念跑了两步才回头:“阿娘,我有朋友在外头。”
    说完也没得了李氏回答,便跑走了。
    等临初念再往门口去时,稽长安已经不见了。
    “喂,找什么呢?”
    临初念被这声吓了一跳,退到门槛后面,这才看见他半倚在门框上。
    他也是临初念的邻居,姓延名昭,出身于侯爵世家。
    比稽长安还大一岁,听说从小就是个顽劣的人。
    临初念时常就能听见母亲说,延家阿昭又闯了什么祸,延侯家的二子又惹了什么人。
    所以她从不和他来往。
    这是第一次,延昭出现在她家门口。
    临初念看着他在吃什么。
    两人凑得不远,淡淡的奶香就飘过来了。
    临初念气得不行:“延昭,那是我给长安的糖,你为何抢了去?”
    听到这话的延昭冷了脸,半晌才挂了笑。
    “呵,你给他的糖……”
    他故意在她面前哈了一口气,“好吃啊。”
    然后自顾自地离开了。
    临初念气也不知往何处撒,可稽长安却未在她面前说过延昭的坏话。
    她想,长安被抢了糖肯定很丢人,自然是不愿提起的,所以临初念也未再提。
    只是之后,临初念与延昭便更不对头了。
    二人见面次数不多,每每都是因为稽长安才碰面,但长安一走,两人总要互刺几句。
    如此不过五年,临家办起了喜事。
    刚巧出了老太爷的孝期,临府便热热闹闹地大办了起来。
    临初念的表姨嫁给了延侯家的一位宗亲。
    这位表姨辈分大,可才十六。
    双亲早逝,一直都寄住在临家,所以办喜事,也只好在他们家办。
    那天闹个不停,临初念是被吵醒的。
    一早上起来,就被人穿衣梳洗。
    等醒了神,吃了早膳,临初念便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新娘子。
    分外好看。
    临初念从新娘子房中急急地出去,就想去告诉母亲,她将来做新娘子,也要这般好看。
    转头却撞了人。
    临初

章节目录

谁许我第一无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岁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岁几并收藏谁许我第一无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