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充满疑虑,他是根正苗红的好少年,压根就没接触过黑市。不过看妹妹着急的样子,他也觉得这事刻不容缓,答应跟林瑶一块进城,两人急着就往回返。
    走过大坝,一处浅水湾已经接近干涸,水只有浅表薄薄的一层,不少鱼在淤泥里翻腾,做垂死挣扎。本来就担心没食物吃,有现成的鱼在眼前又怎么会不抓,林卫军用树枝把笊篱把儿延长,站在岸边,往泥水里抄,很快捞了将近一背篓鱼。他捞鱼的时候,林瑶在另外一处水洼里捞田螺,捞了接近一脸盆田螺两人才满载而归。
    捞到鱼和田螺的喜悦冲淡了对以后缺粮的焦虑,两人快步走回家,把鱼养在水缸里,田螺养在盆里。林卫军清点自家的粮食,林瑶刨出藏在地下的四百块钱。这四百块钱,有林瑶本来就有的两百,还有林卫国给她的两百,家里近来的花销都用林环的工资,她这钱就没动过。
    两人一点时间都没耽搁,林卫军推了推车,往县城的方向走。刚走到公社附近,碰巧看到林卫国骑着自行车往回走。
    林瑶马上惊喜地喊大哥,有林卫国在,她就像是有了主心骨。她三言两语跟大哥说了相关情况和她的想法。
    林卫国可比一般人脑子转得快,听完林瑶的话,立刻决定去买粮食,把自行车掉了个头,说:“我们现在就去县城。我骑车快先去买粮,卫军,你推着推车,咱们到城里会合,林瑶,你回家,不用跟着,我们人多目标也大。”
    林瑶想想也是,买粮的话有林卫国,运粮的话她力气小也帮不上什么忙。他们人多在黑市也显眼。她点了点头,从贴身口袋拿出四百块钱交给大哥,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眼看着他们俩一前一后离开,林瑶就往家里返。
    回到家里,她又清点了一遍粮食,去年年底分粮分钱,林瑶想到他们一家来年的情况,林得山做木工,林环在地质队做饭,林卫军上学还要参军,铁蛋上学,她上山采蘑菇采草药,能上工的人只有苗玉兰和林卫国。
    可林卫国哪里会好好上工,真正上工的人只有苗玉兰,又是妇女,挣得公分少,这样年底他们家分不了多少粮食,粮食肯定不够吃,要买粮吃。当时她就跟爸妈说他们家不要钱都兑换成粮食,当时陈爱民挺高兴地答应了,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真是太明智。
    她相信大哥的能力,可还是有点担心,她担心黑市的粮食少,一时半会买不了多少,还担心大家都知道水库放不出水,会一窝蜂地去买粮导致他们家买不到多少粮。
    午饭吃得食不知味,下午,林瑶突然想起了傅晋轩,他家的粮食也不够吃吧,她得提醒他这件事,于是她提了两条鱼去老傅家。
    不想告诉王秀竹这个情况,她无法预计王秀竹的反应,决定只把这件事悄悄告诉傅晋轩。
    进了老傅家大门,林瑶就喊:“二轩,在不,出来。”
    几乎是话音刚落,傅晋轩就跑了出来在她面前站定,林瑶把鱼交给他,说:“到外面,我有事跟你说。”
    傅晋轩看她神色焦急,问:“咋了,啥事?我帮你。”不管她遇到什么事,他都会帮助她。他迅速把鱼放到盆里,盆里放水,跟着林瑶走出大门,两人往田野里走了一段。
    傅晋轩神色越来越凝重,看来她遇到的事情不仅难解决,还不想让外人知道。
    “到底咋回事?”傅晋轩问。
    看着四下无人,林瑶跟他说了情况,之后说:“赶紧去买粮食吧,等大家都去买粮肯定更难买了,到时候价格还得高上去。”
    听她说完,傅晋轩倒是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她遇到的是大麻烦,原来是这儿事。
    他警惕地朝四周看看,见附近一个人都没有,用低得接近耳语的声音说:“不用担心我家,我家有粮,有几面墙的粮食,吃上五、六年没问题。”他家把粮食砌在墙里,就是预备饥.荒用的,粮食是老地主和少地主还在的时候就准备下的。
    看到他松弛下来的神情,林瑶也放松下来,笑着说:“这是你家的秘密,这秘密你都跟我说,也不怕我传出去?”
    傅晋轩难得地扬了扬唇角:“自然是信得过你。”
    跟傅晋轩分开,回家的路上,林瑶一直在想地主家有三面墙的粮食的事情,本来这件事情跟她无关,可不知道为啥,她一直放不下这件事。
    有三面墙的粮食,能吃五、六年,怎么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她有些不安,可她现在为大哥、二哥着急,大脑不是很清晰,也想不出来哪里有问题,想不出哪里让她为老傅家担忧,只能先回家慢慢想。
    到了傍晚两人还没回来,苗玉兰看着闺女的着急样儿,问她咋回事,林瑶没说,等林得山回来,才把苗玉兰、林环都拉近屋,小声说了这事儿。林得山说:“咱们快点吃饭,吃完饭我跟你妈去路上接应他们,说不定一会儿就回来了。”
    林瑶想这么长时间不回来,肯定是买到粮了,他们要是运粮回来,肯定是半夜,趁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去太早也没用,不过看林得山也挺着急,就没劝。她说:“咱们把粮食直接运到新房去吧,先在地窖存

章节目录

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雨中花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中花慢并收藏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