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负担。
    沈辛夷大学就是在外省念的,最近才重新回来。
    她的朋友也大多来自山南海北,在本地交好的朋友反而不多。
    方之恒就是沈辛夷在江南小镇认识的。
    算起来他们也认识了好多年了,挡不住他吃货还话痨,两人的友谊就这么保持了下来。
    发完没等方之恒回复,沈辛夷就投入到了青团的制作当中去。
    提及春日的糕点,总少不了清明团子。
    清代美食大家袁枚是这么形容它的:“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沈辛夷的做法也与它无二。
    取清明前鲜嫩的艾草洗净焯烫,加少量盐除去涩味捞出,加水放入搅拌机,滤出艾草汁。
    然后把糯米粉、澄面、白砂糖以及适量的艾草汁混合,素白的盆地很快就出现了一大块艾青色的面胚。
    沈辛夷揉着面团,眼神却不时地飘向窗外。
    半开着的玻璃窗显出了庭院一景。
    隔壁家的那只奥利奥很有眼色地没有再登门拜访。
    要不是冰箱里的馄饨确实不见了,她险些以为那也是她的一场梦。
    沈辛夷垂下眼,将面团分成大小适中的小团,搓成长条状,再逐个将其摘成小面团。
    最后按扁面团按扁,填入一旁的豆沙馅,边包边往上推,直到把豆沙完全包住。
    虎口收紧拢好,搓成圆团。
    她动作很快,装着豆沙馅的碗不一会儿就空了。
    案板上整整齐齐地躺着四五十个碧色团子,连大小都很一致。
    沈辛夷满意地扬了扬眉,把青团一一放进了蒸屉里。
    趁着豆沙青团蒸熟的间隙,她另外处理起了蛋黄和肉松。
    蒸屉里没过多久就有香味飘了出来。
    厨房的格子玻璃门开着,空气中那股似有似无的清香被春风吹动着四下游荡了起来。
    青团的味道很好闻。
    站在电子灶台前的沈辛夷感受得尤为真切。
    打开着的蒸屉上,圆头圆脑的团子透出莹润的碧色。
    沈辛夷捏的青团个头都不大,她自己最多两口就能吃完。
    面团里混合了艾草汁,黏韧软糯的外皮带着艾草特有的味道,豆沙香醇绵密,甜而不腻。
    一口轻咬下去,仿佛也把春天揽入了怀中。
    沈辛夷把两种经典口味的青团都包好放进了礼盒里。
    素色的盒子里装着十二个玲珑的小青团,包装简单又不失大气。
    桌上的手机先前响了好几下,沈辛夷这才有空查看了起来。
    是方之恒回复了她的消息。
    方之恒:[精神小伙不请自来.jpg]
    方之恒:[我还能在哪?当然是在公司里蹲着]
    方之恒:[定位]
    方之恒:[正好我们一起吃午饭/乖巧]
    方之恒的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天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很光风霁月的名字,沈辛夷则认为跟他本人差距甚远。
    方家从事传媒行业,方之恒本人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年前他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报道当红艺人的绯闻八卦,据说他还亲自跟车蹲过。
    沈辛夷简单地回了个“哦”,就抱着礼盒出门了。
    她把东西都放到了车上,想了想又取了其中一份走去了隔壁。
    隔壁的住户也不知道是太有钱了还是怎么着。
    昨天晚上她细看了下周炜送来的红酒,被上面的品牌和年份惊到了。
    沈辛夷拿人的手短,提着青团礼盒就敲响了别墅大门。
    同一时间。
    比门铃声更快在别墅里响起的,是周炜苦口婆心的唠叨声。
    “祖宗你多少吃一点吧?灵云这个节目运动量挺大,你现在不吃到时候在现场昏过去了怎么办?要上热搜也不是这么个上法……”周炜是真心替宋昕着急,就差没给他跪下来了。
    这也不能怪他。
    他们面前的方形长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吃食,粗略一数也有二十余个种类。
    不同的香气糅杂在一起,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愉悦。
    然而主位上的宋昕却丝毫没有要动筷子的打算。
    他掀了掀眼皮,不咸不淡地开了口,“是我要接的吗?”
    宋昕运动完刚冲了个澡,身上套了件灰色的连帽卫衣和休闲裤。
    早时的阳光透过餐厅的玻璃窗格斜照在他身上。
    年轻男人半干的碎发耷拉在额前,浅棕色的眼睛在这片流光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骨相和皮相皆是一等一的好。
    周炜偷偷瞄了宋昕一眼,低着头不敢吱声。
    半晌后,他弱弱地给自己找了个理由道:“你看司羿就是上了《丛林法则》才翻红的……”
    “我不够红?

章节目录

我咬一口可以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秦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嘉并收藏我咬一口可以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