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吹着热气慢悠悠地喝茶。
剪辑老师感慨:“还好编剧老师来了,要不然这戏真是没法看了。”
辛依逸笑笑:“应该的。”
理好顺序,大家就开始一起剪片子了。
拍戏的时候,辛依逸因为没有全程跟组,跟导演孔秉亮并不算熟。等看过样片,她必须承认香港大爷虽然“佛系”,毕竟是被TVB磨练出来的,功底很扎实,片子的各种细节都很到位。
辛依逸当然不能让大爷坐在边上安安生生地喝茶,于是她开始不停地拍大爷马屁。
“哇,导演,您拍得太好了,您绝对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我写剧本的时候真没想到您会这么处理,您不愧是前辈,真的太厉害了!”
“导演,您给点意见呗,您觉得这两段怎么剪更好?我们还是以您的意见为主。”
“您瞧您这一说话,我们心里都有底了。”
一顿胡吹乱捧,总算把香港大爷被影视公司打压下去的积极性又给调起来了。剪辑老师也很有耐心,众人很快找到节奏感,进度就顺利多了。
剪完片子,五人一起浩浩荡荡杀向附近的火锅店。
干了一天的活,可能是有辛依逸的彩虹屁鼓励,孔大爷竟然比白天还有精神了不少,两杯小酒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于是在TVB明星们的八卦小料中,在对影视公司的众口讨伐中,人们吃得酒足饭饱。
☆、第六十九章
参与剪了三天的片子后, 辛依逸就把盯剪辑的活儿交给贺临屿了。
作为编剧,他们的职责就是保证剪完的片子能把剧本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至于其他的,有导演和执行制片人盯着, 所以放手让贺临屿去做她很放心。
而辛依逸自己则开始为新项目投资的事情四处奔波。
……
上午, 辛依逸来到华夏影视公司的办公楼。
她在会议室等了十来分钟后,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助理走进了会议室。
辛依逸连忙站起来,向来人打招呼:“陆总您好。”
“辛老师好。”中年男人客气地跟她握了握手, “这么热的天还让你专程跑一趟,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
中年男人名叫陆明,是华夏影视公司电视剧事业部的负责人。《见世》这部剧辛依逸第一个找的就是华夏影视。所谓做生不如做熟, 他们已经合作过两部剧了, 互相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基础。
两人在桌边坐下, 陆明让助理去泡两杯茶来,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辛老师,您新剧的梗概我已经看过了,也跟部门的同事开会讨论过。我必须要说,您的剧本我们公司绝对认可,您新剧的题材我们也非常感兴趣, 希望《见世》这个项目能像之前的《偶然》和《腾飞时代》一样由我们公司来制作。”
对方一开口就表明了合作的态度,辛依逸万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欣喜之余,本能地有些担心。
“真的吗?”她不确定地问道, “您的意思是你们愿意跟我合作?”
“当然愿意。我们跟辛老师您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们非常相信您编剧的能力。”陆明停顿了一下,“不过老师为什么想做制片呢?”
辛依逸认真地回答:“因为我母亲以前曾经是一个记者, 我从小就对这个职业很感兴趣,这个剧本我筹备了很多年,它对我有特殊的意义……”
她知道这不是甲方想要听的,连忙又补充道:“当然,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为贵公司带来口碑和经济上的双重收益,我有这个信心。”
“原来是这样……”陆明笑了笑,“辛老师,我说实话,你没有制片的经验,如果把项目交给你来负责,我们公司是很难放心的。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头部项目,这意味着会有上亿的投资。这么大的资金,辛老师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有能力来管理呢?”
辛依逸抿了抿唇:“陆总,其实……我并不希望把它打造成‘头部项目’。”
陆明诧异地挑眉。
不管演员、编剧还是导演,都希望自己参与大制作项目,这样才有更大的可能赚取名利。可现在他主动抛出橄榄枝,辛依逸居然说她不想?
辛依逸说:“我希望能把《见世》这部剧打造成一部制作精良的口碑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注重商业化,口碑和收益之间并不冲突。陆总您既然看过梗概,您应该知道它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也非常容易制造爆点的作品,我只是想说我不需要那么多投资。”
大制作,当然意味着经费会更充足,但事实上这些经费里的大部分会被用来请流量明星和用于宣发,实际上能用在制作上的经费并不会很多。
当然,流量明星和高调的宣发本身能为剧作带来人气,辛依逸并不是对流量有任何偏见。但因为流量明星的档期紧凑,以及宣发需要配合热点,这会严重挤压制作时间,并且导致作
剪辑老师感慨:“还好编剧老师来了,要不然这戏真是没法看了。”
辛依逸笑笑:“应该的。”
理好顺序,大家就开始一起剪片子了。
拍戏的时候,辛依逸因为没有全程跟组,跟导演孔秉亮并不算熟。等看过样片,她必须承认香港大爷虽然“佛系”,毕竟是被TVB磨练出来的,功底很扎实,片子的各种细节都很到位。
辛依逸当然不能让大爷坐在边上安安生生地喝茶,于是她开始不停地拍大爷马屁。
“哇,导演,您拍得太好了,您绝对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我写剧本的时候真没想到您会这么处理,您不愧是前辈,真的太厉害了!”
“导演,您给点意见呗,您觉得这两段怎么剪更好?我们还是以您的意见为主。”
“您瞧您这一说话,我们心里都有底了。”
一顿胡吹乱捧,总算把香港大爷被影视公司打压下去的积极性又给调起来了。剪辑老师也很有耐心,众人很快找到节奏感,进度就顺利多了。
剪完片子,五人一起浩浩荡荡杀向附近的火锅店。
干了一天的活,可能是有辛依逸的彩虹屁鼓励,孔大爷竟然比白天还有精神了不少,两杯小酒下肚,话匣子也打开了。
于是在TVB明星们的八卦小料中,在对影视公司的众口讨伐中,人们吃得酒足饭饱。
☆、第六十九章
参与剪了三天的片子后, 辛依逸就把盯剪辑的活儿交给贺临屿了。
作为编剧,他们的职责就是保证剪完的片子能把剧本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至于其他的,有导演和执行制片人盯着, 所以放手让贺临屿去做她很放心。
而辛依逸自己则开始为新项目投资的事情四处奔波。
……
上午, 辛依逸来到华夏影视公司的办公楼。
她在会议室等了十来分钟后,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助理走进了会议室。
辛依逸连忙站起来,向来人打招呼:“陆总您好。”
“辛老师好。”中年男人客气地跟她握了握手, “这么热的天还让你专程跑一趟,辛苦了。”
“应该的,应该的。”
中年男人名叫陆明,是华夏影视公司电视剧事业部的负责人。《见世》这部剧辛依逸第一个找的就是华夏影视。所谓做生不如做熟, 他们已经合作过两部剧了, 互相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基础。
两人在桌边坐下, 陆明让助理去泡两杯茶来,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辛老师,您新剧的梗概我已经看过了,也跟部门的同事开会讨论过。我必须要说,您的剧本我们公司绝对认可,您新剧的题材我们也非常感兴趣, 希望《见世》这个项目能像之前的《偶然》和《腾飞时代》一样由我们公司来制作。”
对方一开口就表明了合作的态度,辛依逸万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欣喜之余,本能地有些担心。
“真的吗?”她不确定地问道, “您的意思是你们愿意跟我合作?”
“当然愿意。我们跟辛老师您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们非常相信您编剧的能力。”陆明停顿了一下,“不过老师为什么想做制片呢?”
辛依逸认真地回答:“因为我母亲以前曾经是一个记者, 我从小就对这个职业很感兴趣,这个剧本我筹备了很多年,它对我有特殊的意义……”
她知道这不是甲方想要听的,连忙又补充道:“当然,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为贵公司带来口碑和经济上的双重收益,我有这个信心。”
“原来是这样……”陆明笑了笑,“辛老师,我说实话,你没有制片的经验,如果把项目交给你来负责,我们公司是很难放心的。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头部项目,这意味着会有上亿的投资。这么大的资金,辛老师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有能力来管理呢?”
辛依逸抿了抿唇:“陆总,其实……我并不希望把它打造成‘头部项目’。”
陆明诧异地挑眉。
不管演员、编剧还是导演,都希望自己参与大制作项目,这样才有更大的可能赚取名利。可现在他主动抛出橄榄枝,辛依逸居然说她不想?
辛依逸说:“我希望能把《见世》这部剧打造成一部制作精良的口碑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注重商业化,口碑和收益之间并不冲突。陆总您既然看过梗概,您应该知道它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也非常容易制造爆点的作品,我只是想说我不需要那么多投资。”
大制作,当然意味着经费会更充足,但事实上这些经费里的大部分会被用来请流量明星和用于宣发,实际上能用在制作上的经费并不会很多。
当然,流量明星和高调的宣发本身能为剧作带来人气,辛依逸并不是对流量有任何偏见。但因为流量明星的档期紧凑,以及宣发需要配合热点,这会严重挤压制作时间,并且导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