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孩子们一起玩儿呢,哪至于送东西啊。”
魏嫂子见苏桐不接,自己走进门把筐放下了,依旧慢声细语但十分坚定的开口,“至于的……苏桐啊,嫂子主要是还想求你,能不能以后让裴盛也带着点儿小山子啊,你放心,不会让你们白带的!”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富裕,钱是没有的,魏嫂子犹豫一下,“我时不时的给你送点儿菜和水果,你看行不?你可别嫌弃,实在是……”
苏桐连连摇手,“不用不用,真不用给我东西,你就让小山子过来就行,以后我打算每天早晨八点到十点教裴盛,下午两点到四点让他们自己复习,你让小山子按时过来就行。”
反正教几个都是教,多个小山子也不是事儿。
魏嫂子听苏桐这么说简直乐坏了,“那可就谢谢你了。
但她也很坚持,“东西是一定要给你们的。”
说完还感慨,“怪不得裴珏平稀罕你,你和他处对象也没多长时间,就学会这么都多东西,这脑袋瓜得老好使了,要我我也稀罕这样的啊!”
苏桐:……
她还得谦虚,“不是我脑袋瓜好使,主要是裴珏平教得好,有耐心。”
“裴珏平可是个好人,可惜……”魏嫂子说到这,意识到自己容易勾起苏桐的伤心,立刻住了口,“那我就先回去了,一会儿就让小山子过来。”
苏桐拿起花筐,想让魏嫂子带回去,“真不用给我东西。”
可魏嫂子说啥也不肯,“你要是不收下,我哪好意思让山子过来,可不能这么占便宜。”
苏桐没办法,只能留下。
只是这么一大筐的东西,她和裴盛真吃不了,这年头又没有冰箱,所以她留下了点儿,剩下的打算一会儿带去董家。
她刚分完,又上门好几个家长,都一人挎着一花筐的菜和水果啥的要她收下,目的也挺一样的,希望苏桐也能教教他们的孩子。
苏桐收了魏嫂子的东西,就没法不收这几家的,只能让他们以后不要客气了。
可这几家人一商量,简直要把苏桐和裴盛这一年的口粮和蔬菜给包圆了,只求苏桐多教他们孩子一些。
同时还歌颂了裴珏平和苏桐的“爱情”。
苏桐愈发的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才把人给送走了,然后看着一院子的东西才想起来,等秋天的时候得挖个地窖储菜,还得盖个仓房放煤啥的。
苏桐一边打算着,一边和裴盛去董家吃了饭,又让董志帆用手推车把那一院子东西拉回去,然后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来的孩子居然有十来个。
当然,不是各个家长都给苏桐送了东西。
苏桐也不在乎。
这年头,农村孩子能得到教育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自己虽然算不上善良,但能出一份力的话,也不会斤斤计较的拒绝。
让这些孩子早点接触知识,就算最后做不成脑力劳动者,等以后生活水平上升了,家里添置电器的时候,能看懂说明书也是好的啊。
只是这么多孩子的话,她原本弄的那个教拼音的沙地就有点儿小了。
得想办法弄块儿黑板才行。
苏桐这刚想着,董建国那边就叫人给她送来了——其实就是一块胶合板,上面刷了墨汁,现在墨水还没干呢,得晒晒才行。
随着黑板来的还有用白灰块做的土粉笔。
虽然简陋了点儿,但苏桐已经很满意了。
然后这两个小时,她暂时分成了三个小段,教孩子认识了几个拼音,学习了数字,然后让他们背了一首古诗。
中间休息的时候,带着他们打口袋、砸瓶盖,还……还挺好玩的。
等有机会要是能弄个皮筋儿回来跳就更好了。
课程结束了之后,苏桐把门锁上,就去了王桂花家开始踩缝纫机。
王桂花连连感慨,苏桐现在是又有文化又能干,夸的苏桐都不好意思了。
其实王桂花心里那叫一个可惜。
这要是裴珏平还活着可多好,和苏桐多般配。
可惜啊,可惜。
也不知道苏桐这么好的闺女,最后会便宜了谁家。
唉,哪还有比裴珏平更好的人哟。
可苏桐总不能一辈子守寡吧?那样也太孤单了。
自己得帮着注意下,看有没有好点儿的人家。
但一时间,王桂花还真想不到合适的……那午饭的时候菜里多放点肉吧,都守寡了,就不能让苏桐亏了嘴。
再说这几套衣服做好,她能分到七块钱,那能买八斤多的肉。
这钱都是靠苏桐赚的,可不得给人家吃好点儿才行。
就这样平平静静的干活干到中午,苏桐估计着董建国他们要回来了,她也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打算帮王桂花摆桌子。
刘山花也跟着董建国来了董家——她不是来吃饭的,而是上完工之后,惦记着剩下的活还没干完,所以想先来这边裁
魏嫂子见苏桐不接,自己走进门把筐放下了,依旧慢声细语但十分坚定的开口,“至于的……苏桐啊,嫂子主要是还想求你,能不能以后让裴盛也带着点儿小山子啊,你放心,不会让你们白带的!”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富裕,钱是没有的,魏嫂子犹豫一下,“我时不时的给你送点儿菜和水果,你看行不?你可别嫌弃,实在是……”
苏桐连连摇手,“不用不用,真不用给我东西,你就让小山子过来就行,以后我打算每天早晨八点到十点教裴盛,下午两点到四点让他们自己复习,你让小山子按时过来就行。”
反正教几个都是教,多个小山子也不是事儿。
魏嫂子听苏桐这么说简直乐坏了,“那可就谢谢你了。
但她也很坚持,“东西是一定要给你们的。”
说完还感慨,“怪不得裴珏平稀罕你,你和他处对象也没多长时间,就学会这么都多东西,这脑袋瓜得老好使了,要我我也稀罕这样的啊!”
苏桐:……
她还得谦虚,“不是我脑袋瓜好使,主要是裴珏平教得好,有耐心。”
“裴珏平可是个好人,可惜……”魏嫂子说到这,意识到自己容易勾起苏桐的伤心,立刻住了口,“那我就先回去了,一会儿就让小山子过来。”
苏桐拿起花筐,想让魏嫂子带回去,“真不用给我东西。”
可魏嫂子说啥也不肯,“你要是不收下,我哪好意思让山子过来,可不能这么占便宜。”
苏桐没办法,只能留下。
只是这么一大筐的东西,她和裴盛真吃不了,这年头又没有冰箱,所以她留下了点儿,剩下的打算一会儿带去董家。
她刚分完,又上门好几个家长,都一人挎着一花筐的菜和水果啥的要她收下,目的也挺一样的,希望苏桐也能教教他们的孩子。
苏桐收了魏嫂子的东西,就没法不收这几家的,只能让他们以后不要客气了。
可这几家人一商量,简直要把苏桐和裴盛这一年的口粮和蔬菜给包圆了,只求苏桐多教他们孩子一些。
同时还歌颂了裴珏平和苏桐的“爱情”。
苏桐愈发的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才把人给送走了,然后看着一院子的东西才想起来,等秋天的时候得挖个地窖储菜,还得盖个仓房放煤啥的。
苏桐一边打算着,一边和裴盛去董家吃了饭,又让董志帆用手推车把那一院子东西拉回去,然后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来的孩子居然有十来个。
当然,不是各个家长都给苏桐送了东西。
苏桐也不在乎。
这年头,农村孩子能得到教育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自己虽然算不上善良,但能出一份力的话,也不会斤斤计较的拒绝。
让这些孩子早点接触知识,就算最后做不成脑力劳动者,等以后生活水平上升了,家里添置电器的时候,能看懂说明书也是好的啊。
只是这么多孩子的话,她原本弄的那个教拼音的沙地就有点儿小了。
得想办法弄块儿黑板才行。
苏桐这刚想着,董建国那边就叫人给她送来了——其实就是一块胶合板,上面刷了墨汁,现在墨水还没干呢,得晒晒才行。
随着黑板来的还有用白灰块做的土粉笔。
虽然简陋了点儿,但苏桐已经很满意了。
然后这两个小时,她暂时分成了三个小段,教孩子认识了几个拼音,学习了数字,然后让他们背了一首古诗。
中间休息的时候,带着他们打口袋、砸瓶盖,还……还挺好玩的。
等有机会要是能弄个皮筋儿回来跳就更好了。
课程结束了之后,苏桐把门锁上,就去了王桂花家开始踩缝纫机。
王桂花连连感慨,苏桐现在是又有文化又能干,夸的苏桐都不好意思了。
其实王桂花心里那叫一个可惜。
这要是裴珏平还活着可多好,和苏桐多般配。
可惜啊,可惜。
也不知道苏桐这么好的闺女,最后会便宜了谁家。
唉,哪还有比裴珏平更好的人哟。
可苏桐总不能一辈子守寡吧?那样也太孤单了。
自己得帮着注意下,看有没有好点儿的人家。
但一时间,王桂花还真想不到合适的……那午饭的时候菜里多放点肉吧,都守寡了,就不能让苏桐亏了嘴。
再说这几套衣服做好,她能分到七块钱,那能买八斤多的肉。
这钱都是靠苏桐赚的,可不得给人家吃好点儿才行。
就这样平平静静的干活干到中午,苏桐估计着董建国他们要回来了,她也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打算帮王桂花摆桌子。
刘山花也跟着董建国来了董家——她不是来吃饭的,而是上完工之后,惦记着剩下的活还没干完,所以想先来这边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