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求娶。当初,你救了他家蛮儿姑娘,在长公主宴会上的那一番话也入了郑副宪之耳。他喜你才德,这才以宗妇身份求娶。郑家家风清正,我们最放心这点。你若入了郑家,前有救助之恩,后有欣赏看中,日子必定顺遂。”开平侯府人指着郑公子画像道:“人家郎君长得也好,文质彬彬、谦谦君子,京里还流传着他的诗文呢!每有大作,必定传唱一时。”
    “陆令史才干卓绝,年纪轻轻就中了武进士,正经武举出身,在兵部历练几年,自有升迁,老大人们把他养起来,是要拔擢他呢!内阁中唐阁老年事已高,眼看着就要致仕,陆布政使最有可能升迁入京。你当初说要挑一个不厌恶武功的,陆令史武艺很是不俗,还能和你对招呢!要看看画像不?”三夫人也十分热心的把陆令史的画像找出来。
    景华也看了,笑道:“二婶、三婶为我的苦心,景华都明白,只是我那时在长公主宴会上,是见过莱国公的。”
    两位长辈会心一笑,自然以为是一见钟情。莱国公府能来求娶,自然是不介意景华会武、性子急躁的,现在景华也愿意,自然是皆大欢喜。
    景华任由长辈们误会,一看名单上全是嫡长子、嫡长孙的,景华就知道自己必须嫁做宗妇。她是开平侯府的嫡长女,代表的是侯府、褚氏女子教养的最高水平,她的婚事必须高高的,才能给下面的妹妹们留出余地。若是她都低嫁了,在潜规则之下,妹妹们的婚事选择范围就窄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选一个身份最高的呢?
    莱国公只有寡母在堂,由寡母养大的孩子,日后婆媳关系可能会紧张些。郑公子前程远大,自己却可能过不惯郑家一言一行皆有规矩的拘束日子。陆令史已是朝廷命官却娶她这孤女,相中的想必是先父留下的遗泽。
    景华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之后,又唾弃自己的小心眼儿。你以为自己是天仙吗?就是公主也不敢要求驸马既有家世又有才干,既深情专一又容貌俊秀。景华不过是父母双亡之人,容貌并非倾国倾城、性情亦非贤淑温良,怎么敢要求未来夫婿是神仙?
    能只看容貌家世就昏头来求娶的,都是世俗中人,又凭什么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未来夫婿?景华嘲笑自己高高在上,只把自己当神仙供奉呢!
    “日子都是慢慢磨合的,哪能找到四角俱全、样样满意的呢?若真有这样的,我还担心是不是圈套呢?”景华轻笑着抚慰还有疑虑的长辈。既然定了要走什么样的路,又何必游移不定呢?
    第161章 未曾寄人篱下9
    忐忑的坐在喜床上,突然掀开的盖头露出的光线,让眼睛有一瞬间自然的眨动,直到此时,景华才真正开清楚莱国公的脸庞,这就是自己未来相伴一生的丈夫啊。
    莱国公也很忐忑,他们这样的人家,娶妻嫁女差不多都是相看岳父、相看家世,两人虽曾在长公主的宴会上见过一面,可毕竟时间久远,记忆都有些模糊了。莱国公就很震惊,他当时隔着半池湖水,印象中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女将军,真的是眼前明丽少女吗?
    景华看见莱国公紧张的样子,突然就放松了。他们都一样,都过着平顺安乐的日子,都期待未来相伴的人能好相处一些、希望日后的生活能更上一层楼。
    “国公~”景华轻声唤他回神。
    “我,我名阳,父亲去前为我取了表字敛之,你可以唤我表字。”莱国公喉结颤动,艰难咽下唾沫。
    “我名景华,父母所赠,盼我春和景明、华茂春松,至于小字~”景华眼波流转,笑而不语。自古就有“待字闺中”之说,女子的字,有些由父母在出嫁之前取好上族谱,以示郑重。有的则由未来丈夫娶,表达夫妻恩爱之情。
    莱国公自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立刻绞尽脑汁回想自己之前读书时候学到的好词好句,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可比写诗评诗难多了。以往被人请到诗会上,不管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身份摆在那里,总有人能挑出可堪夸奖之处。自己脸皮厚,笑着接受便是。此时莱国公却恨不得立刻想出一个天上有地下无的好词语来,在媳妇儿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景,日光也。你的名字与我的名字正相配,咳咳,《尔雅》有云,四时和谓之景风,《诗经》又有“以妥有侑,以介景福”的句子,不若小字时福吧。不好,不好,你本就是有福之人,何必刻意强调,反成了画蛇添足,不如就取小时,怎么样?”
    只要不叫铁蛋、驴粪、二狗子,景华就没有不满意的,“如此,小时谢过敛之。”
    莱国公一双星星眼顿时又亮了三分,只觉得自己的表字从娇妻口中说出来怎么这么好听,重重点头,耳后悄悄爬上一抹红晕,笑道:“我还要去外面款待宾客,你劳累一晚,先歇着吧。我去去就来。”
    景华含笑点头,步摇上的宝石折射出星光点点的碎光,钿头碰到珠串,发出清脆的响声,光影流动之间,莱国公都看傻了。送走依依不舍的莱国公,没过多久,就有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提着食盒进来,只看她头上绑着自家送来的赤金玫

章节目录

公主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简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简梨并收藏公主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