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选?区区一个侍郎的女儿也敢递帖子,三品将军也敢上蹿下跳。你娘我贵为元妃,一辈子比人强,在你这孽障跟前丢了丑,淑妃、贤妃、德妃她们不知怎么看我笑话呢,你今天在慈宁宫没看见吗?”李元妃想起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一辈子比人强,偏偏在儿子娶妻上低人一等。
“母妃,哪儿有啊。贤母妃和德母妃都忙着相看媳妇儿呢,并没有和母妃争风头。”
“那是她们不敢,她们若是争得过我,就不会是我高居元妃之位,你父皇最看重的还是我们母子。我把什么路都给你铺好了,可惜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回去就把黄氏打发到庄子上,无论如何,先把妻娶了再说。”
怎么说着说着又要拿不相关的爱妾出气了,四皇子坐到李元妃身边,又是敲背又是捏肩的奉承,讨好道:“母妃,我刚好要给您报喜呢,盈盈有孕了。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她去庄子上呢,舟车劳顿,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怀了又怎样,有福气生下来再和我报喜不迟。”李元妃骂了一句,黄氏在年初的时候也怀过一次,可惜没保住。这也是当初她肯在陛下面前进言两句,推迟震惊公主到大都时间的原因。李元妃现在都没改变这个观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异国人诞下儿子的长子,于她儿子不利。可如今是看大皇子妃的肚子日渐鼓起来,也无人说什么,连老太后这样固执的人也愿意看在孙子的面子上,不天天找茬儿,李元妃就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尤其看到贞静公主给大皇子带来的那些好处,李元妃更是眼红,暗自嘀咕,若是大梁哪位公府的女儿就好了。
黄氏肚子里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孙女,骂几句过瘾之后,李元妃也退步了,道:“可以不送庄子,可你也给我紧紧皮,低调些,别闹出满大街找蜜饯的蠢事。她少吃一口蜜饯就生不了孩子了?我的孙儿又不是蜜饯精投胎。”
上一胎怀着的时候,四皇子大喜过望,做过许多“至情至性”的举动,至今仍是大都城里的闲谈趣事。
四皇子不好意思摸摸鼻子,赔笑道:“母妃教训的是,儿子再也不敢了。”
“你要真明白才好。我问你,你可知道你的婚事比三个兄长艰难,艰难在哪里?”李元妃换上语重心长的调子,好好和儿子分析。
四皇子默默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他自然知道黄侧妃的存在不是好事。
“你自己心里大概也清楚,可我今天不把话挑明了,你还以为能蒙混过去了。婚姻乃两姓之好,若是别人把女儿嫁给你,你冷落她,只偏宠一个妾室,让妾室爬到主母头上耀武扬威……”
“母妃,盈盈不是这样的人,她素来柔弱……”四皇子还没说两句,在李元妃的瞪视下渐渐禁声。
“你心里清楚妻妾之别有什么用,我知道,你知道,旁人不知道。旁人只看到你偏宠妾室,把一个侧妃捧得高高的,那些有资格做皇子妃岳家的人,哪家是傻子。人家凭什么冒着风险把女儿嫁给你一个宠妾灭妻的东西。心疼女儿的人家,不愿意女儿来跳这个火坑。不心疼女儿的人家也要想想以后,做你岳家费心费力扶持你,等日后枕头风一吹,你就把继承人的位置给了一个妾室偏房的儿子。人家疯了,为你卖命!”
“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还要问一问女儿家的意见。我是女人我清楚,哪个女人愿意还没进门就有现成庶子,还有个碍眼的宠妾早在丈夫身边?”李元妃自己也是妾室,也是出身低微从底层慢慢挣扎上来的,有时候李元妃都非常理解老太后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可对丈夫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期望是不同的,李元妃狠狠戳四皇子的头,“你给我放明白些!”
“所以,我才说黄氏这胎来的不是时候,可既然来了,也是我的孙子孙女,我没那么狠心让她打了不生。可你要放明白些,在议婚的风口,别给我整幺蛾子。她有孕的事情你还没宣扬出去吧?”得到四皇子肯定的回答,李元妃拍板;“那就让她在府里秘密养胎,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可皇室子弟有孕,总要报备宗人府啊,父皇当初就说了,咱们大梁已经立国,规矩也要跟着立起来……”
“有我在呢,你娘就掌着宫务,放心。”李元妃叹息,“怪你舅舅们没本事,若是他们能上马征战、下马抚民,我儿也不至如此艰难。”
四皇子立刻劝慰道:“母妃无需伤心,就算我没有舅家扶助,可我有父皇疼爱啊。我们原本什么都没有,现在却比比人强,不正该自豪吗?”
这就是四皇子的好处,总能找到清奇角度劝慰自己母妃。四皇子是年长皇子中唯一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可他依旧在皇帝面前得宠,靠的就是这做小伏低的劲儿。别以为做小伏低是容易的事情,一般人让人撅一回,面子上就挂不住,撅两回心里就记仇了,四皇子却不这样,他不以身份自傲,面对想讨好的人,十分弯得下腰。宠妃的儿子,皇帝本就高看一分,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娇娇儿。
虽然四皇子排行老四,但在皇帝心里是把他当幺儿来疼的。皇帝对李元妃的宠爱也数十年如一日,只要不涉朝政,内宫一
“母妃,哪儿有啊。贤母妃和德母妃都忙着相看媳妇儿呢,并没有和母妃争风头。”
“那是她们不敢,她们若是争得过我,就不会是我高居元妃之位,你父皇最看重的还是我们母子。我把什么路都给你铺好了,可惜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回去就把黄氏打发到庄子上,无论如何,先把妻娶了再说。”
怎么说着说着又要拿不相关的爱妾出气了,四皇子坐到李元妃身边,又是敲背又是捏肩的奉承,讨好道:“母妃,我刚好要给您报喜呢,盈盈有孕了。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她去庄子上呢,舟车劳顿,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怀了又怎样,有福气生下来再和我报喜不迟。”李元妃骂了一句,黄氏在年初的时候也怀过一次,可惜没保住。这也是当初她肯在陛下面前进言两句,推迟震惊公主到大都时间的原因。李元妃现在都没改变这个观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异国人诞下儿子的长子,于她儿子不利。可如今是看大皇子妃的肚子日渐鼓起来,也无人说什么,连老太后这样固执的人也愿意看在孙子的面子上,不天天找茬儿,李元妃就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尤其看到贞静公主给大皇子带来的那些好处,李元妃更是眼红,暗自嘀咕,若是大梁哪位公府的女儿就好了。
黄氏肚子里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孙女,骂几句过瘾之后,李元妃也退步了,道:“可以不送庄子,可你也给我紧紧皮,低调些,别闹出满大街找蜜饯的蠢事。她少吃一口蜜饯就生不了孩子了?我的孙儿又不是蜜饯精投胎。”
上一胎怀着的时候,四皇子大喜过望,做过许多“至情至性”的举动,至今仍是大都城里的闲谈趣事。
四皇子不好意思摸摸鼻子,赔笑道:“母妃教训的是,儿子再也不敢了。”
“你要真明白才好。我问你,你可知道你的婚事比三个兄长艰难,艰难在哪里?”李元妃换上语重心长的调子,好好和儿子分析。
四皇子默默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他自然知道黄侧妃的存在不是好事。
“你自己心里大概也清楚,可我今天不把话挑明了,你还以为能蒙混过去了。婚姻乃两姓之好,若是别人把女儿嫁给你,你冷落她,只偏宠一个妾室,让妾室爬到主母头上耀武扬威……”
“母妃,盈盈不是这样的人,她素来柔弱……”四皇子还没说两句,在李元妃的瞪视下渐渐禁声。
“你心里清楚妻妾之别有什么用,我知道,你知道,旁人不知道。旁人只看到你偏宠妾室,把一个侧妃捧得高高的,那些有资格做皇子妃岳家的人,哪家是傻子。人家凭什么冒着风险把女儿嫁给你一个宠妾灭妻的东西。心疼女儿的人家,不愿意女儿来跳这个火坑。不心疼女儿的人家也要想想以后,做你岳家费心费力扶持你,等日后枕头风一吹,你就把继承人的位置给了一个妾室偏房的儿子。人家疯了,为你卖命!”
“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还要问一问女儿家的意见。我是女人我清楚,哪个女人愿意还没进门就有现成庶子,还有个碍眼的宠妾早在丈夫身边?”李元妃自己也是妾室,也是出身低微从底层慢慢挣扎上来的,有时候李元妃都非常理解老太后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可对丈夫的期望和对儿子的期望是不同的,李元妃狠狠戳四皇子的头,“你给我放明白些!”
“所以,我才说黄氏这胎来的不是时候,可既然来了,也是我的孙子孙女,我没那么狠心让她打了不生。可你要放明白些,在议婚的风口,别给我整幺蛾子。她有孕的事情你还没宣扬出去吧?”得到四皇子肯定的回答,李元妃拍板;“那就让她在府里秘密养胎,等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可皇室子弟有孕,总要报备宗人府啊,父皇当初就说了,咱们大梁已经立国,规矩也要跟着立起来……”
“有我在呢,你娘就掌着宫务,放心。”李元妃叹息,“怪你舅舅们没本事,若是他们能上马征战、下马抚民,我儿也不至如此艰难。”
四皇子立刻劝慰道:“母妃无需伤心,就算我没有舅家扶助,可我有父皇疼爱啊。我们原本什么都没有,现在却比比人强,不正该自豪吗?”
这就是四皇子的好处,总能找到清奇角度劝慰自己母妃。四皇子是年长皇子中唯一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可他依旧在皇帝面前得宠,靠的就是这做小伏低的劲儿。别以为做小伏低是容易的事情,一般人让人撅一回,面子上就挂不住,撅两回心里就记仇了,四皇子却不这样,他不以身份自傲,面对想讨好的人,十分弯得下腰。宠妃的儿子,皇帝本就高看一分,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娇娇儿。
虽然四皇子排行老四,但在皇帝心里是把他当幺儿来疼的。皇帝对李元妃的宠爱也数十年如一日,只要不涉朝政,内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