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些资料是寄过来得,今天刚收到,我一看就觉得不对劲。”
    沈延卿听着他的解释,抿抿唇,神色有些沉重。
    “林老师,您让我查会儿文献,我都快忘光了。”
    林教授嗯了声,眉头皱得紧紧的,连连催他快些。
    沈延卿失笑的摇头,打开网站,开始查找黏多糖贮积症的相关内容,越看,眉头也皱得越来越紧,渐渐变成了一个明显的“川”字。
    ☆、第六十九章
    黏多糖贮积症, 一种因为自身无法合成能够代谢黏多糖的酶,造成黏多糖在体内各器官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即发病。
    随着病情进展, 患儿会出现智力障碍、骨骼变形、肝脾肿大等症状, 其中还有一条心脏病变,“大部分患者的心脏累及在疾病的后期,表现为瓣膜病,可导致淤血性心衰。”
    这是一种发病年龄在六个月到六岁不等, 病程严重的患儿平均寿命是十岁的儿科罕见病。
    在沈延卿的记忆中,念书时曾跟专攻先心病方向的师姐去到很多地方走访调查, 有时也会接触到一些成员有罕见病的家庭, 他发现,被罕见病击中的家庭, 往往处于布满阴霾和风雨飘摇之中。
    那是笼罩在一个家庭上空的梅雨季,漫长得看不到尽头,贯穿始终。
    他一边看着文献, 一边听林教授说起关于这个病人的事。
    “我上两个星期去京市开会去了嘛,前几天回来, 科室的实习生才说有病人在找过我,说是要检查一下小孩的智力问题,我心想我这里也测不了智商呀。”
    “刚好那个学生让病人留了联系电话,我就打电话去问呀,病人告诉我呢,是她的大女儿,六个月的时候就一直腹泻,从小身体不好,也睡不好, 总是哭个不停。”
    “慢慢的呢,就发现她跟其他的小孩子不太一样,三岁读书,送去幼儿园也坐不住,四岁的时候因为尿在裤子里,老师就说可能这个小孩发育有点迟缓,劝退了。”
    “接回来没多久,听说当地有一家针对智力迟缓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学校,她就送过去了,去了一年多,现在差不多六岁了,没有一点儿好转,哭倒是少了,变成无法抑制的笑,一笑就要笑两个钟,别人介绍说可以考虑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需要脐带血,她跟丈夫就决定怀二胎。”
    并且查到林教授在儿科领域名声在外,也顾不得对不对症,直接千里迢迢赶来容城,希望为女儿再做一次全面检查。
    没想到扑了个空。
    林教授叹了口气,“我听着她讲的,说以前检查小孩就有肝脾肿大的现象,她说是吃太多药吃的,我不放心,就叫她加我微信,视频看看那个孩子。”
    “表面上看像智力迟缓,但又不完全像,面容粗糙,爪形手……我也不敢就下定论,就让她先把检查结果都复印了给我寄过来。”
    说着他努努嘴,“喏,就是你手上这些。我早上看了一早上呀,越看越不对劲,她的心脏也不好,老陈今天没来,我也没个商量的,就来找你问问。”
    他说的老陈是心外科陈秀生主任的老父亲,儿科遗传病领域的泰斗,今年已经八十多了,还奋战在临床一线,只是身体不大好,有时不来医院。
    沈延卿一时失笑,但对比了文献给出的诊断标准,他还是倾向于认同林教授的判断。
    “双心房影,梨形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结果都不好,黏多糖症晚期才会累及心脏瓣膜罢?”
    “是啊,可不是么,其实这种病啊……”老教授又叹了口气,往椅背上一靠,“干细胞移植意义不大,最多延缓一下进程,生活质量还是那么糟糕。”
    移植之前都要做化疗,做化疗就会有很多副作用出现,有的孩子受不住,没等移植就走了,还有的孩子撑到了移植,又在出仓后因为一系列的排异反应,也走了。
    林教授摇摇头,“我得给她回个电话,让她去儿童医院做个酶检测和基因测序,先走了。”
    “哎,您慢点儿走,别摔了。”沈延卿忙应了声,起身去送他。
    待林教授走了,他这才去食堂吃饭,吃完饭歇了会儿,大概一点三刻左右,就去针灸门诊扎针了。
    扎针半个小时,手上扎着针,玩手机也不太方便,他便闭着眼睛东想西想。想到江汨罗今天要去杜家,又有些担心和好奇。
    担心是怕她在杜家受到刁难,要知道现在的有钱人可都不好伺候,好奇则是因为他也没去过阳明山别墅,对于那处有多豪华,都是道听途说,不知真假。
    下午的门诊人有点多,有的病人上了年纪,理解能力不那么好了,他还得一句话解释许多遍。
    一直到快七点,才把最后一个病人送出去,刚说下班,就听衣兜里的手机开始振动。拿出来一看,江汨罗的。
    沈延卿有些愣,她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的,“阿罗……”
    电话刚接通,江汨罗的声音

章节目录

我想牵你的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山有嘉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有嘉卉并收藏我想牵你的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