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让薛恪背锅的事情毫不知情。
苏蘅接上江吟雪,车辇并不离开南瓦子,由江吟雪的丫鬟为车夫指路,左拐右拐,进了一条小巷。
作者有话要说: ①:唐代诗人韩翃与□□柳姬相恋。安史之乱后二人离散。别后,韩翃寄诗给柳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后世即以“章台”为妓馆别名。
②:参考《都城纪胜》、《武林旧事》。
③:参考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
大宋论坛匿名热帖:《去逛勾栏并接走头牌被老公的同事看见还告诉老公老公生气了怎么哄,在线等》
第29章 酸辣拨鱼儿
苏蘅本不想乘车,无奈天气实在太热。要来南瓦子,从金水府邸出发可比从御街上的长公主府出发远得不是一星半点儿。若是不乘车,恐怕要中暑。
江吟雪许久不见苏蘅,原以为她成了亲后该变得同京中那些贵妇人一般,高雅娴静的模样。没想到一见苏蘅,她却还是原先的男子打扮,小小螓首上束了玉冠,手中拿着一把男子所用的水墨青竹摺叠扇,翩翩一摇,浑如个天真风流的富家小公子。
江吟雪问她,为何做如此男子打扮?
苏蘅歪着头,把从薛恪书房里薅来的摺叠扇呼啦一摇,得意地说了个非常实际的理由:“因为凉快啊。”
的确,男子的圆领凉衫材质虽稍厚于女子衣着,但只需穿一层,而女子衣裙材质虽然轻薄,但连抹胸带衬裙加褙子,层层叠叠,行动时虽窈窕,但却很热。
江吟雪看苏蘅就像看自家小妹妹,面上含了极温和的笑意,“阿蘅,你要见我,只消派人送封信来便是,送那么贵重的东西来做甚么?”
苏蘅也笑,老老实实回答:“江姊姊,这么贵重的东西,说老实话,我真舍不得送人。”
这么豪横的排场和礼物,真的不是苏蘅自己安排的。
是苏璞。
自苏璞走后,苏蘅常与他通信。原身对这哥哥显然很眷恋,而苏蘅恰好也觉得苏璞是她穿越过来见到的少有的真正有趣之人。
苏璞天性浪漫风流,潇洒仗义,还带着一颗多情却不肯驻足的浪子之心。就算他不是她哥哥,也该是个很好很好的朋友。
何况他还是个极关心自己妹妹的好哥哥。
苏蘅前次在信中无意间提到自己手被烫伤,留了道浅粉的疤,她自己并不在意,身边服侍的人愧疚得半死。
苏蘅本来只是当个生活小趣事说的,苏璞却认真回信,要她去南瓦子,找一位秦青芦先生,道此人大隐隐于勾栏瓦舍,是个不外传的骨伤圣手,专司金镞、烫疡、正骨等科。
最后苏璞生怕她看完就把信撂在一边不管,在信中谆谆写道:“阿蘅啊,为兄素知你性格不拘小节,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岂敢稍有损毁?那秦先生医术极高明,绝不逊于宫中御医,只是性子僻怪,亦不爱金钱财宝,唯有相熟之人带路,才肯一看。为兄已修书一封给吟儿,你只管去找她便是。”
苏蘅前世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打打闹闹一起长大的缘分,也没有家人相互扶持帮忙渡过难关的福气。因此乍一看到苏璞的信,觉得他实在小题大做,但再一想,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儿泪目。
亲哥哥到底是亲哥哥,靠谱!江吟雪虽然算不上亲嫂嫂,到底也算半个嫂嫂,贴心!
苏璞出钱,江吟雪出力,都体贴到这份儿上了,苏蘅实在不能不来。
何况,苏璞信中不经意提及的“正骨”二字,才更是触动她的关键所在。
为着薛恪的左臂,苏蘅不是没有悄悄打听过宫中的太医官。苏蘅就这点好,有意无意地留心,点点滴滴地在意,她对薛恪那只残臂的歉疚全不张扬,但不代表她忘记了。
打听的结果是,太后病了,缠绵病榻竟到了日日咳血的地步,官家向来侍母至孝,命医官全体守在寿康宫中,太后凤体未愈,太医官们不敢稍离半步。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康阳长公主和她这个朝阳郡主本人生病,太医官也是□□乏术。
汴京城中的那些大夫,一个个都是泥腿子,听是给当官的贵人治病,生怕治不好,忙不迭地推拒了。
看见苏璞的信,苏蘅心中有一丝小火苗被摇摇晃晃地点燃起来。
万一呢,万一这个秦先生真像苏璞说的那么厉害呢,那薛恪的手是不是有希望了?
想到薛恪那张赏心悦目的俊脸,若再能配上一对毫无残缺的双臂,那便真是个完人了。
苏蘅倏忽一笑,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
她第一下想到的是,薛恪要是知道她找到了能治好他的大夫,那双冷淡如水的浅棕色眼睛会不会为她冒一个小小的笑泡儿。
第二下想到的是,若是她真找人治好了他的手臂,她便不欠他了。就算日后两人做不成夫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苏蘅接上江吟雪,车辇并不离开南瓦子,由江吟雪的丫鬟为车夫指路,左拐右拐,进了一条小巷。
作者有话要说: ①:唐代诗人韩翃与□□柳姬相恋。安史之乱后二人离散。别后,韩翃寄诗给柳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后世即以“章台”为妓馆别名。
②:参考《都城纪胜》、《武林旧事》。
③:参考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
大宋论坛匿名热帖:《去逛勾栏并接走头牌被老公的同事看见还告诉老公老公生气了怎么哄,在线等》
第29章 酸辣拨鱼儿
苏蘅本不想乘车,无奈天气实在太热。要来南瓦子,从金水府邸出发可比从御街上的长公主府出发远得不是一星半点儿。若是不乘车,恐怕要中暑。
江吟雪许久不见苏蘅,原以为她成了亲后该变得同京中那些贵妇人一般,高雅娴静的模样。没想到一见苏蘅,她却还是原先的男子打扮,小小螓首上束了玉冠,手中拿着一把男子所用的水墨青竹摺叠扇,翩翩一摇,浑如个天真风流的富家小公子。
江吟雪问她,为何做如此男子打扮?
苏蘅歪着头,把从薛恪书房里薅来的摺叠扇呼啦一摇,得意地说了个非常实际的理由:“因为凉快啊。”
的确,男子的圆领凉衫材质虽稍厚于女子衣着,但只需穿一层,而女子衣裙材质虽然轻薄,但连抹胸带衬裙加褙子,层层叠叠,行动时虽窈窕,但却很热。
江吟雪看苏蘅就像看自家小妹妹,面上含了极温和的笑意,“阿蘅,你要见我,只消派人送封信来便是,送那么贵重的东西来做甚么?”
苏蘅也笑,老老实实回答:“江姊姊,这么贵重的东西,说老实话,我真舍不得送人。”
这么豪横的排场和礼物,真的不是苏蘅自己安排的。
是苏璞。
自苏璞走后,苏蘅常与他通信。原身对这哥哥显然很眷恋,而苏蘅恰好也觉得苏璞是她穿越过来见到的少有的真正有趣之人。
苏璞天性浪漫风流,潇洒仗义,还带着一颗多情却不肯驻足的浪子之心。就算他不是她哥哥,也该是个很好很好的朋友。
何况他还是个极关心自己妹妹的好哥哥。
苏蘅前次在信中无意间提到自己手被烫伤,留了道浅粉的疤,她自己并不在意,身边服侍的人愧疚得半死。
苏蘅本来只是当个生活小趣事说的,苏璞却认真回信,要她去南瓦子,找一位秦青芦先生,道此人大隐隐于勾栏瓦舍,是个不外传的骨伤圣手,专司金镞、烫疡、正骨等科。
最后苏璞生怕她看完就把信撂在一边不管,在信中谆谆写道:“阿蘅啊,为兄素知你性格不拘小节,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岂敢稍有损毁?那秦先生医术极高明,绝不逊于宫中御医,只是性子僻怪,亦不爱金钱财宝,唯有相熟之人带路,才肯一看。为兄已修书一封给吟儿,你只管去找她便是。”
苏蘅前世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打打闹闹一起长大的缘分,也没有家人相互扶持帮忙渡过难关的福气。因此乍一看到苏璞的信,觉得他实在小题大做,但再一想,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儿泪目。
亲哥哥到底是亲哥哥,靠谱!江吟雪虽然算不上亲嫂嫂,到底也算半个嫂嫂,贴心!
苏璞出钱,江吟雪出力,都体贴到这份儿上了,苏蘅实在不能不来。
何况,苏璞信中不经意提及的“正骨”二字,才更是触动她的关键所在。
为着薛恪的左臂,苏蘅不是没有悄悄打听过宫中的太医官。苏蘅就这点好,有意无意地留心,点点滴滴地在意,她对薛恪那只残臂的歉疚全不张扬,但不代表她忘记了。
打听的结果是,太后病了,缠绵病榻竟到了日日咳血的地步,官家向来侍母至孝,命医官全体守在寿康宫中,太后凤体未愈,太医官们不敢稍离半步。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康阳长公主和她这个朝阳郡主本人生病,太医官也是□□乏术。
汴京城中的那些大夫,一个个都是泥腿子,听是给当官的贵人治病,生怕治不好,忙不迭地推拒了。
看见苏璞的信,苏蘅心中有一丝小火苗被摇摇晃晃地点燃起来。
万一呢,万一这个秦先生真像苏璞说的那么厉害呢,那薛恪的手是不是有希望了?
想到薛恪那张赏心悦目的俊脸,若再能配上一对毫无残缺的双臂,那便真是个完人了。
苏蘅倏忽一笑,心里说不上来什么滋味。
她第一下想到的是,薛恪要是知道她找到了能治好他的大夫,那双冷淡如水的浅棕色眼睛会不会为她冒一个小小的笑泡儿。
第二下想到的是,若是她真找人治好了他的手臂,她便不欠他了。就算日后两人做不成夫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