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家常菜,却比肥鱼炙肉更诱人食欲。
    白菜丝自然不必说,快火明油,炒得爽脆、甘甜。红馥馥的酸笋鸡皮汤尤其逗人食欲,光是闻就恨不得流口水。里面放了多多的油酱、椒料、葱花、芫荽,一口下去,酸笋开胃,鸡皮嫩滑,又辣又鲜,滋味强烈而浓厚。
    阿池见汤和菜苏蘅都吃得愉快,但蛋炒饭只吃了小半碗,不由上前一步问:“郡君是觉得这蛋炒饭不好吃么?”
    苏蘅见这少年气性这样高,不置可否地笑笑,“我吃过更好吃的。”
    “哦?”阿池当真是心气高的,自觉不服气,不假思索地继续问:“不知是哪家餐铺?下回我也去学学。”
    苏蘅笑一笑,她脾气好,也不恼,道:“不是外面吃的,是我自己做的。”
    阿池也听师父说起苏蘅做红烧肉和清蒸丸子是绝味,但心想那只是节日偶尔一吃的硬菜。若论家常小菜,她一个闺阁娘子,素日只会吃,绝少做,能比得上自己的手艺?
    不过他虽这样想着,但刚才的追问已是僭越,哪怕心里不服气,真要让苏蘅动手和他一较高下他也是不敢的。
    谁料苏蘅却搁下筷子,问:“还有剩饭和鸡蛋吗?”看样子是要亲自动手。
    阿翘拉一拉她的袖子,小声道:“小娘子,这不合规矩吧?”
    苏蘅摆摆手,她随性惯了,这些规矩限制不了她。
    何况她并不是想要和阿池一争高下,毕竟阿池的年纪在前世的她看来就是个弟弟。她只是被这一碗蛋炒饭勾起了乡愁,怀念起遥远的曾经罢了。
    往事不可追,味道却可以长存。
    既然如此,干脆亲自动手。
    苏蘅换上下厨的窄袖麻衫子,驾轻就熟地绕锅撒了一圈油,扬手倒入打散的蛋液。
    澄黄的蛋液在空中划出一道线,“哗”的一声,迅速在锅内的热油中膨起来,边缘滚起大泡。苏蘅将大泡划拉到一边,让中间的蛋液流出来。蛋液一半煎成金黄略棕的蛋块,另一半却是刚刚凝固的黄嫩嫩样子。她也不划散,直接飞快捞起。
    “这鸡蛋里面没熟啊?”旁边的帮厨凑在阿池耳边小声道:“能吃吗?”
    阿池刚开始还不服气,见苏蘅动作干脆堪比张春娘,又看到这一步,已经明白自家这位小娘子绝非只是说说的本事。
    锅中不倒油,苏蘅快速将米饭倒入,用圆勺背轻轻敲散冷米饭,再将刚才的鸡蛋倒入划散混合,快速翻炒均匀,炒到粒粒分明、锅铲炙手时撒盐。起锅前撒一把鲜嫩青绿的葱花,翻拌后略焖便起锅装盘。
    若要加香菇丁松子虾仁青豆火腿等配菜,可以在揽鸡蛋后,下米饭前先炒熟,再与米饭混合便是扬州炒饭了。
    但苏蘅是一个蛋炒饭原教旨主义者,一向是不加配菜的,只油香、蛋香、米香和葱香便足以炒出一碗好饭了。
    “来尝尝。”苏蘅盛出小碗,递给阿池及众人,“如何?”
    众人刚开始半犹疑地吃了一口,着实的喷香可口!
    “唔,好香!”
    阿池吃了一口,顿了顿,默默又吃了第二口,然后吃完了一整碗,意犹未尽,心悦诚服。
    比起自己将鸡蛋完全煎熟后再和米饭的混合的做法,苏蘅的蛋炒饭层次丰富分明,的确更好吃。
    扑面而来的先是葱花的清香,煎至金黄的鸡蛋入口浓香匀实,刚凝固的鸡蛋块鹅黄松软,松散的米饭粒粒晶莹,鸡蛋中没有完全煎熟的蛋液挂在米粒上,金裹银,爽而松,不腻人。蛋炒饭要大口大口吃,满嘴的油香,然后长饮一缸浓茶,才算圆满。
    一碗炒饭,这样简单的材料,却有几种不同味道微妙过渡,是浑然天成的巧妙。
    周遭热闹,赞美此起彼伏。苏蘅放下袖管,只是笑笑,她在意的是将对一千年以后的那个时代的怀念吃了胃里,像切实地捉住了某样缥缈的东西。
    世界上没什么烦恼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如果一顿不行,那就两顿。
    作者有话要说:  ①:说法出自唐鲁孙《酸甜苦辣咸》。
    这个蛋炒饭的方子真的很好吃,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第19章 玫瑰鲜花饼
    金水官邸四处花丛都开得格外娇妍。尤其后院的那丛玫瑰开得最肥美,苏蘅大清早便带了几个侍女前来摘花。
    苏蘅仿佛天生有讨人喜欢的本事。入府不到半月,府中上上下下,无论婆子侍女还是管家小厮,提起她没有一个不交口夸赞的。
    她说要采花去做花羹,几个婢女便提着篮子跟在她身边,一群人欢欢喜喜地簇拥着她前来。
    苏蘅蹲在花丛前,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扶着带露水的花枝,挑最大最鲜妍的玫瑰剪下来,扔进篮子里。
    这里的花朵繁盛。也许是近水湿润的缘故,即使少有人悉心打理,也比康阳长公主府里精心侍弄的花丛更郁葱。
    枝繁叶茂,姹紫嫣红,当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想起来,上次

章节目录

尝宋(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傅支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傅支支并收藏尝宋(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