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皇上交还了那女子,大易国也已不肯撤兵。”
    徐凌卿立刻问道:“依范大将军的意思?”
    范大将军一字一字道:“臣愿率兵出征。”
    朝堂顿时一片哗然,徐凌卿等着他说下去。
    范大将军接着说道:“臣求皇上赐死那女子,臣将即刻出征迎战。”
    杨大将军也道:“只要皇上赐死那女子,臣也将即刻出征迎战。”
    徐凌卿脸色沉冷,俯视着群臣,问:“你们还有谁想让朕赐死朕的皇后?”
    除了两位刚腹敢言的大将军,其余的朝臣们屏息不敢喘,纷纷将头垂得很低。
    徐凌卿目射寒光的逼视着两位大将军,冷道:“你们听信流言蜚语,逼杀朕的皇后、太子之母,还是朕大徐国的忠义之士吗?”
    范大将军直言进谏:“此女祸国。”
    杨大将军附议道:“求皇上速决,除此祸害,安军心,以稳江山社稷。”
    国难当头,身为一国之君的徐凌卿却要被两位大将军挟持?见他们态度刚硬,他的眼睛里尽是愤怒的火焰,猛得站起身,大声的道:“来人!”
    殿外的禁军应声而进。
    徐凌卿下令道:“此二人对皇后娘娘出言不敬、大敌当前惑乱军心,立刻拖下来凌迟,以儆效尤!”
    两位大将军都哀戚的仰天狂笑,笑得凄厉,毫不畏惧,也未反抗。
    见他们如此挑衅,徐凌卿勃然大怒,道:“将他们满门抄斩!”
    朝臣们无人敢出声,更加断定那女子是祸国的祸害,竟使皇上鬼迷心窍的大开杀戒。
    当两位大将军被带出朝堂后,徐凌卿正襟端坐在龙椅,带着暴戾之气的问:“谁有贤才举荐,堪以率兵迎战?”
    兵部尚书出列道:“臣推荐庐州的郡守李阔,他带兵有方。”
    徐凌卿问:“举国多少兵力?”
    兵部尚书道:“三十万。”
    徐凌卿道:“立刻起诏,任命李阔为大将军,率兵二十万迎战。凯旋归来时,封王加爵,世代可承袭王爵。”
    兵部尚书拱手道:“臣亦愿请战出征。”
    徐凌卿的神情终于微变,道:“你代朕出征,率兵十万,全力收回所失之郡城。”
    兵部尚书应道:“是!”
    徐凌卿即刻颁布一道诏令:“诏告天下,取下不战而降的郡守的首级者,朝廷赏银一千两;取下大易国平王的首级者,朝廷赏银五万两,并封王加爵,可世代承袭。”
    第82章 忌模棱两可
    历经三个月,易元简率领的大军已占领了大徐国的七座郡城,除了定州郡,其余六座均是不战而降。对待每座郡城,他都用相同的怀柔政策,且严格遵行,在大徐国征招的士兵已有四万余人。
    因干旱、瘟疫、贪腐造成大徐国百姓的疾苦,民怨已沸腾,国势衰败是大势所趋。易元简给楚妙写了一封密笺,请她打开阻拦的水道,让河水重新流入大徐国水源命脉的姮河,使百姓将其视为天赐祥兆。楚妙别无选择,只能照办了。
    攻打定州郡用了五日五夜,城破之时,易元简没有像对待降顺的郡城那样,而是率领八千精锐骑兵进城。进城之后并不屠杀,只是没收了城中全部财物,开释了所有人的性命,将人全部赶出城赶出大易国的疆域,并且不从中征兵。他们抵抗的结果,就是身无分文、流离失所。
    占领定州郡之后,估量了它的地理位置,易元简派他的三名近卫带两万士兵留守在城中,这两万士兵皆是在大徐国征招入编。
    程琦不禁发现,大将军随行的近卫总保持在十二人。每占领一座郡城,大将军都是派自己的近卫领兵留守,但身边的近卫人数却没有变化,留守几位近卫便增加几位近卫随行。他好奇的直言问道:“大将军有多少近卫在暗处?”
    易元简对这位副将的直率也习以为常,不可否认他有直率的资格,管理营阵有方、训练士兵有素、攻占郡城的战术精准,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如实的回答:“近卫共八十二人,有一部分隐藏在了大军的士兵之中。”
    程琦不禁惊讶,惊讶于他的坦诚。
    当大军继续向前时,密报频至,得知大徐国的兵部尚书许宏奉旨率兵收复降郡,已在行军途中。不知许宏打算先收复哪座城郡,易元简则果断的派程琦率七万大军返往定州郡。
    定州郡所处的位置很关键,是大易国的大军能迅速补给粮食物质的必经之地,如果此地被收复,便能遏制住大易国的进攻。
    兵部尚书许宏正是计划先收复定州郡,他率领十万大军急行赶至城外,包围了郡城,下令强攻,城内的两万士兵则坚守城门。
    程琦率领的大军本可以连夜赶到定州郡的城下,以解攻城之危,但他不着急,命令疲累的大军在夜晚扎营休息。天亮之后,城被攻破后,程琦带着精神充沛的大军赶到了。
    经过两日一夜的激战,程琦胜利,生擒了兵部尚书许宏和一万余名俘兵,交给易元简处置。
    营帐之中,易元简下令给许宏松绑,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出战可见是位铮铮铁骨的忠臣,能首选重要之地收复可见其勇谋,他给了许宏两
    好看的漫画 关注vx公众号《 zhisanyd 》

章节目录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徐风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徐风来并收藏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