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有了小孩就在村里支书那登记就好,不影响分粮食,大家伙也不是太在意。
    林如茵想着过两天还是要找个时间去办这件事,别人怎么样她不管,没有户口让她感觉自己小孩跟个黑户一样。
    到集上逛了逛,大多都是卖农产品和手工用具的,买了几个大缸,装粮食,当水缸用的,另外买几个小瓮积酸菜酸笋都能用上,盆也要了几个,碗家里也是缺的,真的是看到个东西都觉得能用上。
    这些陶器的价格都不贵,小件的价格都是在二三毛左右,就是大缸也不过一块钱一个,感觉就跟白捡的一样,让林如茵根本停不下自己那颗买买买的心。
    “大爷,这些我先放您这,等会儿再来拖走,行不?”那么多东西自己也没法搬着走,只能先放着。
    “成,你散集前记得过来拿。”大爷看着买了一小半自己摊位货物的大买主,还是很好说话的。
    扫荡了一圈把能买的都买上,看着还挺早的,就打算去屠宰场看看能不能买到些不要票的骨头,毕竟肉是要肉票的,骨头、下水这些倒是不要票。
    结果自己到了那儿连人都没看到,早就卖光了,没办法只能失望地往回走。
    在路过屠宰场不远处的小巷子被一老大娘扯了下衣袖“大妹子,不要票的猪肉,要不要?”
    林如茵眼睛一亮马上拉着大娘躲进小巷子里“大娘,要,是野猪还是自己养的?”
    “自家养的,肯定和屠宰场的差不多。”
    “那大娘,你肉在哪呢?”
    “那里头呢,这可不敢摆在外面,三不五时有人来抓呢。”
    现在虽然可以买卖些农副产品了,但是肉和工艺品这类紧俏的还是有不允许的。
    林如茵跟着大娘进了巷子里,就见有个壮实的妇人挎着篮子在等着,篮子上头还盖着块布,把人领到地方大娘就又到巷子口去了,一是为放风同时招揽客户。
    篮子里有两条猪五花,两条肥肉,两条纯瘦肉,可以看出是货源很足,还能给人留有挑选的空间。
    “这肉瘦的一块二,肥的一块五,五花一块八,每条都满一斤了,”那妇人一看生意来了,热情的介绍。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乡下的喜欢买肥肉,城里的倒是更喜欢五花,价格也就各不相同了。
    屠宰场的价格是统一的一斤八毛没得选,给什么拿什么,但是不仅要票还难买。
    “大姐,给我来两条肥的,一条瘦的,两条五花,您这有没有骨头,我买那么多您就送个骨头吧。”买东西讲价要求赠品,是社会赋予大多数女人的基本技能。
    卖肉的大姐也爽快“骨头倒是有,都搁家里放着呢,你等一会儿吧,不远。”
    想来也是,能在这附近做这种生意的家都住得不远,好方便躲着那些红袖章的。
    这不才过了没两分钟那大姐就回来了,肉和骨头还用布包着,方便跟其他东西放一块不会脏到。
    林如茵一看这布线条稀稀拉拉不像供销社卖的机织布,而且卖肉还搭块布,估计家里有买布的门路,自己也没有布票,就顺口问问,“大姐,看您这布不像供销社卖的呀,是不是有啥门路?我这也正缺着布呢。”
    大姐笑道:“大妹子,你这眼神真好,这就是我家里人到乡下收的,有几块不怎么样的我就拿来包肉,你要是要我给你找几块好。”
    “家里正缺着布呢,多亏遇见您了,您看我还是在这等着?。”没想到真能买到布,林如茵觉得自己这运气还是不错的,缺什么来什么。
    “你就叫我杨大姐吧,跟着我一起到家去看看,这布也不好拿出来。”对着这么个大主顾杨大姐的语气也亲切起来。
    一段路聊下来,才知道杨大姐丈夫是屠宰场的,儿子是县百货的收货员,才能做这门生意,儿子跟着车子下乡收东西的时候自己也会收一些,这些老土布就是自己收上来的,只是现在大家都更喜欢颜色丰富更结实耐用的机织布、化纤布,这土布也就不怎么受欢迎,就算不要布票也买不出什么价格。
    林如茵倒是很喜欢这些布,老土布虽然没有什么花色,大多都是些米黄色,好一些的就是蓝绿色的条纹布,但是大多数还是比较密实的,拿回来缝个被子,做个床单还是很不错的,舒适透气还吸汗。
    布料一共十几匹,大概翻看了下,还惊喜的在旁边发现两匹棉布。
    “杨大姐,这棉布也是要卖的?”这两匹布放在旁边,而且一看就是好布料,林如茵还真不太确定。
    “大妹子你想要倒是可以让你一匹,这还是特地找关系弄来的好布料,专门给家里小孩子留的。”杨大姐看林如茵是个出手大方的,也很好说话。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
    林如茵刚刚还在想着老土布稍微粗糙了点,家里都是小小孩,不好做衣服呢。
    供销社的机织布最便宜一般宽度都在一米,一尺也要三毛,好一点的就要五六毛,而且还要布票,不仅贵还难买到。
    杨

章节目录

七零之咸鱼养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花背乌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花背乌龟并收藏七零之咸鱼养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