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可能胆大至此呢?
    靖安王沉思良久,要不要逐家搜查,这是个问题。
    就在此时,一旁的男子上前半步,拱手说道:“王爷,在下有一计。”
    “说。”靖安王回头看他。
    “世人不会追究祝先生到底逃了还是死了,只要王爷让天下人都知道祝先生已经死了,便没有人能借旧事要挟咱们。”
    闻言,靖安王神情微动,这倒是个主意。只要他一口咬定祝之涯死了,将来祝之涯勾结旁人再回京城,他就能治其诽谤之罪。
    “先生果然是惊世之才。”他欣然笑道。
    月末,南方的战报陆续传到京城。谢杳用兵精妙,打的文郡王节节败退,就差卸甲投降。原先出兵支持他的锦宁王见势不妙,某日夜里带着自家兵马灰溜溜逃回锦林,之后绝口不提将景柔嫁给文郡王的事情。
    京中的形势也大抵安定下来,大行皇帝中毒一案已经查明,是太子命人挟持了御厨的家眷,逼迫他做出这弑君之事。
    还没等朝臣商议出如何处置,东宫那边就传来消息,东宫书房失火,事发时太子和‘祝先生’正在书房内闭门议事,因此没能逃脱。两人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没了生息,身上肌肤都烧的焦黑,只能凭腰上玉佩辨认身份。
    民间传言纷纷,多是唾弃太子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然而靖安王十分宽厚,没有追加罪责,仍让人以太子的规制将其下葬,并下旨追谥他为‘恪行太子’。
    两度牵涉谋逆案,却得了恪行的谥号,何其嘲讽。
    此时朝中官员大多已经默认了靖安王就是继任新皇,只差走个流程再办登基大典了。
    五月伊始,内阁杨大人率领百官请靖安王继位,靖安王再三推辞,终是拗不过满朝官员的请求。他‘勉为其难’地接过传国玉玺,走向大殿最上首那方龙椅,心中略微忐忑,又似乎有些激动。
    他坐在龙椅上,再看底下群臣。
    “国有圣主,泽被万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伏在玉阶之下,山呼万岁的声因在大殿中久久不绝。而这恭敬又响亮的声音之下,亦有人神情复杂,却迟迟不敢提出异议。
    靖安王大势已成,旁人无力与他相抗。
    *
    新皇继位不久便让王府里的家眷迁入后宫,靖安王妃林氏受封皇后,侧妃杨氏受封贵妃,其余妾室多数只被封为贵嫔,甚至更低。
    三日之后的正午,新上任的太监总管杜公公带着几名侍卫来到谢府,指名让谢夫人接旨。
    楚晴岚刚用过午膳,听到外边的动静,便放下碗筷起身出门看去。一见是宫里的人,她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杜公公,可是宫里有旨意?”
    杜公公似笑非笑点了点头,随后转过身去从小太监手里拿起圣旨,朗声道:“谢夫人接旨!”
    楚晴岚没怎么迟疑,闻声后提着裙摆便跪下了,目光轻落在地面,直到他宣读完圣旨才缓缓抬起头。
    “陛下召我入宫?”
    她眉头微皱着,心里隐隐猜到新皇此举的用意。
    听闻文郡王死在乱军之中,南方大定,谢杳功成身退,此时大军已经在回京的途中。新皇命她入宫,就是要拿她当人质,以此要挟谢杳。
    杜公公含笑说道:“陛下知道夫人与皇后娘娘是旧识,想着谢大人不在京中,夫人独自在府里也是无趣,便召夫人和小少爷到凤宁宫小住,闲暇时也能陪皇后娘娘说说话。”
    楚晴岚接过圣旨后站起身来,听到他这番话,眼中却有几分难色。
    “陛下降旨臣妇自然不敢违抗,但是承嗣……只怕无法奉旨入宫啊。”
    “夫人这是何意?”杜公公笑容一僵。
    楚晴岚道:“前阵子承嗣生了一场大病,大夫看了几日仍不见好,我听说他这症状不像寻常风寒,倒像是中了邪……”
    “小少爷还未痊愈?宫中御医医术精湛,夫人不妨让御医替小少爷看看。”
    “多谢公公美意,只是我早已让人送承嗣离京,去了一位高人处清修养病。”
    这回杜公公的脸色彻底变了。
    京城守备森严,要进出城门谈何容易,她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又是什么时候把人送出去的?
    第73章
    谢承嗣已经不在京城, 杜公公再怎么惊惶也只能先领着楚晴岚入宫复命。
    进了宫门之后,杜公公要去向皇帝禀明情况,于是一旁小太监上前两步, 引着楚晴岚直接去了凤宁宫的正殿。
    凤宁宫有几名宫女守着, 却不见林思安的身影。
    “皇后娘娘不在宫中?”楚晴岚随意挑了个宫女问。
    宫女道:“夫人稍安勿躁,皇后娘娘去了长乐殿,一会儿就回来了。 ”
    长乐殿,那不是先帝宜贵妃住的地方?
    恪行太子谋逆弑君的罪名已经坐实, 又因东宫失火薨逝,宜贵妃最终没做

章节目录

被神明暗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凡人书只为原作者山栀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栀子并收藏被神明暗恋后最新章节